热门考点讲解:“第三次分配”真的来了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其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叫“第三次分配”。具体在《建议》第42条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中,原文如下: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关于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要性,毋庸讳言,多个知识点都出现在了今年各地的行测考试中,比如2035年九大远景目标。这个第三次分配,就出现在2021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中:

下列属于我国分配制度中的第三次分配手段的是:

A.慈善事业;B.社会保障;C.转移支付;D.税收

那么第三次分配是什么意思呢?

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提出的,他认为: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一次分配”;通过政府调节而进行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二次分配”;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可称为“第三次分配”。比如上面这道题目里的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和税收都是二次分配手段。

简单说,第一次分配以效率为主,第二次分配兼顾效率和公平,第三次分配以公平为主。

当第三次分配正式出现在党内文件中并不是第一次,而是在2018年10月份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提出了,当时是这样表述的:“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本次表述和上次表述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少了“重视”两个字,二是把“慈善公益事业”变成了“慈善事业”,三是点明了其目的: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这三个变化是我们理解“第三次分配”的重点。我们分别讲下:

首先看第一个变化,去掉“重视”二字,我们知道,通常说重视某某工作,多指思想上引起重视,但不等于就要去做,去掉“重视”表明从思想上转为行动上,要正式进入实践阶段。

然后看第二个变化,把“慈善公益事业”变成了“慈善事业”,显然是强调了实施范围和受益范围,因为公益事业涵盖了慈善事业,慈善事业更多的是侧重于“扶弱济贫”,公益事业则是惠及公众。

最后看第三个变化,明确了“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的目的,这个内涵更加丰富些,对应的是全会提出的2035年九大远景目标中的最后一项:“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大家特别注意“实质性进展”这几个字,以往我们提共同富裕,多是面上提,这是首次提出“实质性”进展这一说法,也就意味着要动真格了。

最典型的案例当属最近发生的蚂蚁金服暂缓上市事件,蚂蚁金服的本质是小额贷款公司,按照经济学者黄奇帆在《分析与思考》的说法:“蚂蚁金服把30多亿元资本金通过资产证券化循环的发放贷款,在几年里循环了40次,造成了30多亿元资本金发放了3000多亿元的贷款,形成了上百倍的高杠杆。”上市之后,这个杠杆会呈现指数级跃升,杠杆越高,风险越大,一来违背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一精神;二来从财富流向看,还记得上市前期,媒体怎么造势的吗?“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造富运动”、“将诞生50多位亿万富翁”、“蚂蚁员工人均财产增加1800多万”等,显然和共同富裕背道而驰了。

因此,深入理解“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是理解第三次分配的重点。

最后讲讲政府如何推动第三次分配。毫无疑问,宣传引导,政策激励等都是常规手段,实际上在当年的税法中,早就对税收和慈善进行了挂钩。

对于个人捐赠,《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三款规定: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对于企业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这也就是许多明星热衷于捐赠,但是数额往往不高的原因。无论是个人名义还是企业名义,都可以在规定范围内,将捐赠款予以抵税,但是超出的部分,是要自理的。同时捐赠还能树立个人正面形象,提高曝光率,何乐而不为?

对于部分特殊领域,比如教育、老年服务机构、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相关基金会等,还可以在税前全额扣除。假如扣除之后刚好能够将应缴纳的税率降低一个档次,那就省了更多的钱了。

当然,我讲这个,并不是心理阴暗或者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什么的,而是作为研究学习公考的人来说,我们有必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和本质讲清楚,因为这并不是一篇宣传文案,也不是一篇抒情散文,而是一篇知识学习的文章。

所以,既然允许捐赠抵扣税款,必然有其存在的意义。任何一个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继续要道德教化,也需要一定法制手段进行约束。比如现在有些城市“车让人”已经成为日常现象,但最初却是通过“扣分”来达成的。

同样的,通过税收手段来引导高收入群体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也是同样的路径,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高收入人群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也必然会成为一种常态,从而实现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改善这一根本目的。

好了,今天关于第三次分配这个知识点就讲解到这里,下次我们再讲讲其他的一些新提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