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中聚访探(二)

我前面对“梧中聚”地名是从它的地理特征角度加以理解和诠释的,一个好的地名,有时候所包含的意思,想表达的文化信息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梧中聚就是这样一个文化信息非常丰富的地名。
梧中聚地处朱圉山下,因此它的命名与朱圉山密不可分。
我们知道,朱圉之圉,还有一个通假字“圄”,朱圉又做朱圄,圉和圄都有监牢的含义和守御的含义,圉,还有牧马人的含义。朱圉(圄)山地名的产生与秦人以罪犯之身西迁,“在西戎,保西垂”有直接的关系。朱,言其色,圉,言其功能。就是秦人监禁牧马戍边,抵御西戎,守卫周王朝西部边疆的地方。
我们看一下圄的含义:
圄,形声。从囗(wéi),从吾,吾亦声。“囗”,“围”的本字,表示限制在某个范围。“吾”义为“中立的”、“不偏不倚的”、“公正的”、“官府的”。“囗”与“吾”联合起来表示“强行留置”、“拘留”、“拘留所”。本义:拘留、拘留所。引申义:控制场所。再引申义:监狱。说明:“圄”本义是古代官府设置的拘留所,不是作为国家机器的监狱。监狱用于关押犯罪的人。拘留所“圄”用于临时拘留民事冲突的双方当事人,以控制事态发展,待官府调解纠纷成功后可以解除拘留。
1、看守的意思,《说文》: 圄,守之也。“守之”即“有人看守之”之义。《左传·僖公四年》:“子越又恶之,乃以若敖氏之族,圄伯嬴于轑阳而杀之。”
2、守御 的意思,《战国策》:“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圄之具,其何以当之?高诱注:“圄亦守。”
3、监狱的意思,《礼记·月令》:省囹圄。注:“所以禁守系者,若今之别狱矣。”《晏子春秋》:拘者满圄,怨者满朝。又如:圄犴(牢狱);圄空(牢空着)
4、通“圉”,指养马人。
明白了“圄”的意思,以及和“圉”字的关系,我们再来看“梧中聚”地名所表达的含义。
朱圄山之“圄”,“吾”(梧)居住在“囗”——吾(梧)中聚,意即朱圄山下的村落,朱圄山下居住的人。
由此可见,梧中聚最早的主人就是秦人。这个地名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无疑与朱圉山相似,属于秦文化范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