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秦文化风采浏览(二)

祁山堡参观结束后,就是参观久负盛名的大堡子山秦公陵园遗址。大堡子山位于礼县县城以东13公里处,这里属秦岭西脉,在嘉陵江支流西汉水的北岸。这里向西北可进入河西走廊,向东可直下关中平原、汉中平原,向南穿越群山可进入四川盆地,西南方向背靠青藏高原群山。这里发现的秦人墓群有着重大的意义。可惜在上世纪1987年开始,一直到90年代中期,大堡子山遗址惨遭盗掘,大量文物流失,据说在盗墓最猖狂的1992-1993年,大堡子山方圆几十里的山沟里,云集了来自十多个省份,共约两万多人的几十个工程队,“空气中都是钱的味道”。根据后来追缴的、流落到世界各地并现身的大堡子山出土文物,以及亲历人的描述,此地出土了大量可定为国宝级的文物,青铜器厚重高大、独特完整、纹饰精美、锈色一流,据说大墓的棺椁出土时周身由金箔包裹。当时,还有人曾挖出过两只玉龙,以15万卖给了广州贩子。1993年盗墓所得的15万,和2013年3438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也难怪会使所有人沉沦在一场魔幻主义的狂欢中。从香港重金回购的秦公簋,现藏上海博物馆。据到现场查看的记者介绍,当时在大堡子山挖墓的人不少于七八百,甚至彼此之间为争抢地盘时有械斗。白天人山人海,晚上灯火通明,卖吃的、卖啤酒的、卖凉面的,都上山搭的帐篷,有的村全村齐上阵,能拿起一个铲刀的小孩都上山了,八岁的小孩可以认出墓土。有老人讲:“那形势比当年修梯田、搞大会战要大的多。那些流失的国宝级文物仅仅追缴回很少的一部分,仍有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散布于公私机构和个人手中。

1994年3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礼县博物馆进驻大堡子山,对被盗掘的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近8个月时间,清理了一座车马坑、两座大墓和九座小型墓葬。其中一座“目”字形大墓全长115米,深16.5米,规模十分巨大。但由于墓内文物基本被洗劫一空,墓主身份无法考定,仅确认时代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2004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家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组成联合课题组,启动早期秦文化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考古工作,取得重要的学术成果。

2006年在大堡子山遗址,调查和钻探面积为130万平方米,发现各类遗迹近700处,包括夯土城墙、建筑基址、墓葬、车马坑、灰坑等。该遗址当年度的发掘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主要发现了1处大型建筑基址、9座中、小型墓葬,以及1座乐器坑、4座人祭坑。21号建筑基址位于城址内南端较高处,夯土基址呈南北向纵长分布。该建筑四周为夯土墙,西墙在地面以上还有部分保存,其他三面只剩夯土墙基。整个建筑基址南北全长103米、东西宽16.4米,东、西墙之间正中发现平行排列的18个大型柱础石。该建筑基址的基本结构仍大体清楚,似为大型府库类建筑,大约始建于春秋早期晚段或春秋中期早段,战国时期废弃。墓葬有3座未被盗扰。

这是大堡子山发现的最重要的一座大型“乐器坑”模型图,这里出土了保存完好的青铜乐器和石磬。大型“乐器坑”的发现,为确认被盗秦公大墓的墓主人、研究早期秦人的礼乐制度、祭祀制度和铜器铸造工艺,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材料。

大型乐器坑位于被盗的秦公大墓西南部,坑内南排的木质钟架朽痕旁,依次成排放置有3件青铜镈、3件铜虎(附于镈)、8件甬钟,镈和钟各附带1件青铜挂钩;北排磬架朽痕下有2组共10件石磬,均保存完好。其中,最大的一件铜镈造型及纹饰华美,鼓部有铭文20余字,与过去发现的秦武公镈相似,年代为春秋早期。

这是部分大堡子山出土的精美青铜器图片,

在大堡子山秦公墓前,礼县文物局副局长独小川为参观的与会人员介绍了大堡子山遗址的情况。独小川虽然只有三十多岁,但是已经在秦文化研究中赞露头角,对礼县秦文化如数家珍,很有见地。

据介绍,大堡子山的秦公墓主人仍然在学术界有争议,有的人认为是秦襄公和秦文公两位秦国国君的墓,也有的认为是秦襄公和夫人的墓,野有的认为是秦文公和未能就位即去世的太子出子的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