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

吃饭的时候,因为一个话题说某个人爱占小便宜,娃娃直接说婆婆是一个爱占便宜的人,婆婆很委屈,她觉得她绝对不是一个爱占便宜的人,还例举今天买菜,人家应该找她90.5元,结果卖家算错帐,找她95元,她发现后立马把多余的钱还回去了,卖家还感谢了她。娃说几年前婆婆捡了一部手机,娃要婆婆把手机还给失主,婆婆竟然关机没归还,还骗娃娃说已经给了,不久之后一不小心,又被娃发现手机根本没还。然后娃就直接冲她吼,说她不仅会撒谎,还喜欢占人便宜。婆婆一时语塞,有点尴尬,说不是那回事。今天又提起这事,婆婆又解释说手机有密码无法接打,后来没电,也就无法归还。

我和先生在一边解释说婆婆不是爱占小便宜的人,我们一家人都不是。其实我觉得手机事件不是因为婆婆想占便宜,而是她的观念问题,在她心里捡到的东西就是属于自己的,既不是偷,也不是盗,这是理所当然属于她的了。因为之前经常她说拾到什么东西,然后就直接拿回家了。她压根就没有捡到的东西应该交给失主这一想法。她也没意识到自己捡到东西不归还失主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我记得我也捡过一手机,失主打电话过来,我就赶紧把手机送过去了,婆婆知道后就问有没有感谢我,有没有买东西给我。我说没有必要呀,本来就该给人家的,然后她就嘀咕说那人不懂礼。

所以婆婆至今还是觉得委屈,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从不占人便宜的人,别说是对待亲戚朋友了,就是跟自己的孩子,她都分得很清楚,在我家帮忙干活,给她伙食费,她全部用在买菜上,只有给的钱是孝敬她的,她才会带走。针头线脑都不会随便用,更别说别的了。疫情期间,欠邻居十块钱,一直念叨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还钱。

有时候真是一件事从道德层面来衡量对与不对,实在不好说,不同时代道德的标准也不一样,不同的人的道德观念也不一样,层次也是高低不同。

比如在20世纪中前期,同性恋被认为是犯罪行为,所以计算机之父图灵惨遭伤害就活活被逼自尽。如果现在有人因为同性恋被人恶意中伤,相反恶意中伤人的人就要遭受别人的道德谴责。

现在新二十四孝中就有支持丧偶父母再婚,如果在封建社会,谁家孩子支持父母再婚肯定能要遭族长惩罚,肯定作为一个妥妥的不孝子的典型反面人物教材,让别人反思教训。可是新社会就不一样了,谁要阻止父母再婚,如果出现过激的不当行为,就是违法行为,父母再婚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可是我们在谈论谁谁父母再婚的时候,婆婆就在一边特别生气,而且说这样的人要遭雷劈,怎么能对得起死去的人,怎么能做出如此丧良心的事情,死后哪还有脸去见地下的人。所以我们不会也不敢提出让婆婆找老伴的建议,哪怕我们支持她再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念,他受成长的环境和教育的水平所制约,形成一套属于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也就体现每个人文化层次的高度。同时也涉及到一个文化属性问题,想改变一个人必须从改变思想观念开始。想明白了可能就是一瞬间的事,想不明白可能就是一辈子都不会改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