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热点问答||选了历史凉凉?新高考选科还有后悔药吗?
2021年是新高考第一年,广东将开始实行“3+1+2”模式,考生所面临的第一挑战就是选科走班。选科该怎么选?究竟选历史还是物理?选完了后悔怎么办?
原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专家郭建民,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员施美彬,原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心理学专家莫雷,广东华侨中学校长李子良,广州市第五中学校长裘志坚等教育界权威人士,曾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郭建民:选科的核心是要有前瞻性
原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专家郭建民指出,虽然两年后的2021年,广东省的高考生就面临新高考,但是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已经向新高考接轨,“高考不是考知识本身,而是考知识的运用。未来人才需要哪些能力?我认为是独立思考能力、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今年的高考更是明显体现这一点,这是符合未来人才培养的。”
郭建民建议,新高考下,考生在选科方面需要考虑志向、兴趣、自身优势、高中优势学科与大学所选专业的匹配度等因素。他提醒学生,选科的核心是要有前瞻性,“尤其在当今急剧转型的社会,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作出正确的决策”。同时,选择时还要重视整体性,从全局上思考问题。
莫雷:按价值、兴趣、能力、个性综合权衡
“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这句话对高一学生来说,也许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的困惑是,“我怎么知道自己的特长?怎么判断适合?”别急!原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心理学专家莫雷为大家抽丝剥茧,教你判断方法。
如何做好规划?莫雷指出,要根据价值、兴趣、能力、个性综合权衡,作出最佳选择,但这4个方面又分别容易有误区。
“价值是科学地分析当前各个专业的发展前景,优势、待遇是应该考虑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价值取舍要谨防陷入功利误区。”莫雷指出,仅仅根据哪种专业最容易找工作、薪酬更高的“热门”进行专业和职业规划,就是“功利误区”,因为热门是会变化的,“日前,教育部公布了15个前几年还热门但现在已经就业困难的专业。例如,2000年法学专业很抢手,但现在所有的高校基本上都有法学专业,饱和了。所以要长远一些,不要这么短视。”
人的真实兴趣是跟内在能力、性格连在一起的,有时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深层的隐性兴趣是稳定的,可以不断支持个体进行相应的学习与工作,“个体常常没有明确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兴趣,需要通过潜在的兴趣测评才能发现”。
有兴趣,还得有能力,它决定了今后的规划是否可以可持续发展,科学地分析自己的能力倾向,分析自己的能力特质水平,优先考虑自己最有胜任力的专业与职业。
学生最容易陷入的“能力误区”,是将自己中小学学习各科的成绩作为衡量自己能力倾向与水平的依据,“哪一科成绩好,通常被叫做一般能力,但是职业、专业的好需要更多特殊能力。有的潜能我们不知道,特别是职业的潜能,所以应该通过科学的测量工具来考察学生的专业学习或职业能力。”
“不同的气质和性格的人,适合职业是不同的,个性气质越典型,越要选择好相吻合的专业与职业。”莫雷认为,学生应该科学地分析自己的个性特点尤其是气质类型,优先考虑与自己的个性最适合的专业与职业。
Q1:新高考为何采取等级赋分制度?
一位家长问出了大部分考生和家长的疑惑:新高考为什么要采用等级赋分的制度?意义在哪里?
施美彬解释,等级赋分大有好处,有三个作用:第一解决了不同的科目选考不同,不能比较的问题;第二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能力,以能力为导向来选拔学生;第三充分满足了所有学生能够有更高分值的要求。
“比如A学生选物理、化学、生物,B学生选物理、化学、地理,科目不同无法统一画一条线比较,不同的科目难度也不同”,等级赋分相当于排队赋分,学生在群体当中的排位,排位越前赋分就越高,排位越低赋分就越低。
等级赋分无论是对排位靠前或靠后的学生都有利。以地理为例,原始分不可能考满分,但考第一名就有100分、第二名就99分,所以对尖子生来说,分值提升了;对于基础比较弱、分数偏低的学生,即便原始分考十几分,也有30分的起点,所有的学生都水涨船高。
同时,等级赋分还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压力,不再分分必究。
Q2:如何等级赋分“弯道超车”?
对于学生来说,有没有策略可以利用等级赋分制度实现“弯道超车”?陈慧指出,等级赋分的本质是考量学生所处的相对位置,她建议同学们要考虑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成绩,还要关注同一个学习阵营的其他学生成绩,选择过程中,等级赋分有一个测算公式,如果不太了解这个逻辑的话也没有关系,建议大家牢记一句话:不看分数看排位,参考全市统考的排名来进行选择。”
第二个维度是用未来所从事的选择倒推现在的选择,“问自己5个问题: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未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未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从事这个工作需要学习什么专业?选定这个专业,在高中需要学什么学科?”这5个问题一一拆解和思考清楚,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Q3:对于选课走班很焦虑怎么办?
广州市第五中学校长裘志坚表示,对于走班选课,家长、孩子们不用过于焦虑。很多学校是固定四科走两科或固定五科走一科,尽量减少学生的走动,例如选择物理、生物、化学组合的学生较多,学校就会形成固定搭配,这种选择的学生就可以不走班。
“同学们要考虑的是,你究竟哪科能学好?怎么选择?”裘志坚提醒,适合学哪个科目,并非只看考试成绩。例如,一个男学生政治考第八名,家长认为孩子政治很好,应选政治,“可是我一问,这孩子不喜欢看新闻、也不关注社会,社会上发生什么事一点都不关注,这样的孩子适合选政治吗?选了以后读大学也会很痛苦。”选政治科目的学生,应关注社会,有家国情怀。
所以,“表象的分数不证明学生真正喜欢这个学科。选科既要考虑功利的得分因素,更要看清楚未来孩子适合做什么。”裘志坚说。
对此,广东华侨中学校长李子良也赞同,“学生发展指导应该要比生涯规划更大一些,生涯规划属于发展指导里面的一部分。”
不少高中学校都用科学的心理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明确学生的思维方式、潜能潜力等。同时,在高一给予学生多次选择和验证选择的机会,尽量让学生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Q4:选完后悔了怎么办?
“我是历史班的,但觉得历史学得不是特别好,物理也不是特别好,能不能转到物理班,把物理重新学起来?”一个高一女生的问题。
裘志坚直言,“选完历史再转回物理很糟糕。”如果是选了物理转历史还相对好转,因为“理科的思维讲究层次性,物理转历史比较容易,历史转物理很难”。
裘志坚回应这位女生:“这个问题还是要你自己回答。仅仅从时间上你还来得及,因为选科走班基本是从高二开始,至于能不能学好物理,还要问你自己。”
选择物理还是历史?这是很多学生的纠结。裘志坚忠告学生们,选择物理还是历史跟个人的思维特点有关系,“你是偏理科思维还是文科思维?历史不仅仅是背的问题,更多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曾经发生的人和事,有没有这种思维体系很重要。”
李子良告诉这位女生,如果是因为觉得困难而摇摆,他不赞成,“有的时候需要咬定目标不放松,不能一碰到困难就摇摆”。他建议高一学生不要恐慌,做好心理档案,多请教老师和学校的指导,多次测评后听从内心的选择定下来。
Q5:选历史就业面窄吗?
很多家长、孩子不愿选择历史,是认为历史能选的专业少,影响将来就业,果真如此吗?
“完全是误解。”施美彬强调,“社会上有些家长误解,选历史只有很少专业可以匹配,其实不对的。”选历史比原来文科整体上的专业多了很多,“不用担心选了历史就没有专业可选,这完全是坊间谣言。”
他解释,新高考改革方案无论选物理、选历史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比原来大文大理都多了选择机会,“还是回到初心,看自己真正适合学哪个科目,这个科目能够学好就有兴趣,科目学好了,说明这方面有特长,做好铺垫和积累,再慢慢思考。”
Q5:艺考生或体育特长生该如何选科?
在高考生当中,有一部分考生会选择艺考或体育特长生,新高考后,这些孩子该如何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