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他的魔术成为情怀,刘谦已成为了魔术界传奇
前些天在湖南卫视的舞台上,见到了久违的刘谦,他剪去了长发,留起了小胡子,不再是当年春晚舞台上观众记忆中的样子,看上去更很沉、更有魔术师的神秘感。
形象的变化让人很感慨,从2009年登上春晚舞台声名鹊起,到之后的大红大紫,再到后来的漫天流言和沉寂,有人说刘谦被封杀了,但是他2016年还在《我要上春晚》做评委,今年也参加了《吐槽大会》和《说出我世界》,事实证明,他只是极力淡出观众视线,刻意的和娱乐圈保持距离,当然,也有可能是2014年结婚之后暂时放下工作,将重心放在家庭上。
说回湖南卫视的表演,作为又一支近景魔术,《魔壶》的整体效果堪称完美。有的观众只将注意力放在探求魔术的机关和道具,这样其实是忽略了魔术表演的艺术性。毫无疑问,这支魔术的奥秘在酒壶和酒杯里,但是同样的魔术由不同魔术师演绎,出来的效果肯定不一样。刘谦先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把观众吸引到情境当中,接着酒壶倒出各式不同的饮料掀起观众一轮轮的惊叹,现场的观众完全被他的魔术吸引,全身心的投入,欣赏了一场妙趣横生的魔术表演。
而前几天在安徽卫视春晚上的表演,刘谦同样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对于这支名为《千里挑一》的魔术,我无意探究扑克牌和白板上数字背后的秘密,这不是重点,它和观众熟知的其他近景魔术不同,这一次只有刘谦一个人在舞台上,其实和观众是有距离的,这种距离很容易削弱魔术的魅力,也会让互动变得困难。但刘谦通过两轮扔球,让观众说数字,取得了非常好的互动效果,同时也看到了刘谦更多的表演成分,比如假装魔术表演失败的尴尬和不知所措,让人信以为真,赋予了魔术表演跌宕起伏的观感,刘谦又进步了。
想一想,在刘谦之前,魔术其实很小众,也极少登上大型的舞台,在他之前,魔术可以说是春晚的空白。刘谦在2009年春晚一炮而红,很多人觉得是运气,一根橡皮筋、一枚硬币、一颗鸡蛋,他的魔术看起来那么简单,也不太符合春晚大气、华丽的气质。
首先我想说,刘谦能被认可并登上春晚舞台不是运气,这不是一蹴而就。在很多人看来魔术谈不上艺术,更难登大雅之堂,我们对魔术的认知往往来自于天桥和小剧场。知道的魔术师名字,除了国外的大卫·科波菲尔,国内也只有刘谦了。1976年出生的刘谦,12岁就开始登台表演,并夺得“全台湾儿童魔术大赛冠军”,而当时为他颁奖的正是魔术国际大师大卫·科波菲尔;
刘谦大学时期就一直活跃于各大比赛,毕业后,他走上了职业魔术师的道路,一走多年,到登上2009年的春晚舞台,刘谦已经钻研魔术20多年了。所以,皮筋、硬币、鸡蛋,反映出的恰恰是刘谦对于自己技巧和舞台表现力的自信,从而改变了中国人对于魔术的固有认知。在和观众最紧密的互动中,刘谦最大限度放大了魔术的奥妙和神奇,改变了魔术固有的表演模式。
先后三次登上春晚的舞台、展开全球巡演、荣获好莱坞魔术学院年度魔术师,他是这个奖项成立以来第一位获奖的华人魔术师,至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刘谦是魔术界的“华人之光”。不过自私点说,在2009年春晚之后,刘谦其实有点红过头了,他的魔术始终能找到动作技巧和表演技巧间的平衡点,魔术师有必要保持自己的神秘感,这样才能带给观众最神秘也最惊喜的表演,所以我喜欢刘谦近几年的低调,他三十年如一日对魔术的钻研和勤奋,直至取得今天的成就,其实本身就是一件很魔幻的事情,希望刘谦能始终保持这份神秘感,带给观众更多、更有创意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