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城人的烟囱文化
村里村外,稍微年头多一点的房子,挨着房檐的某个角,都有一个或两个砖砌的烟囱。高度三四板砖吧,多以“抖砖”砌成,后来也有直接用现成烧制烟囱的替代砖结构,主要功能是用来连接做饭的锅台往外排烟用的。
说到烟囱,首先有必要介绍一下关城传统房子的格局。关城村里老房子相互连接,墙体共用部分称为“伙山”。大多面积不大,32平米的两大间算是不小了,有的只有十来平米。屋里四面墙体,很少有里外间,织席干活、生活做饭、洗漱睡觉,全都是一个屋里。城市人也许对这样简单布局的房子感觉很新奇,甚至不可想象,干活、睡觉、做饭、吃饭的地方怎么能在一个屋呢?但咱们就是在这样的居室里一代一代繁衍生息下来的。
贫困年代,人吃饱,肯定是最最重要的事。由此,锅灶台是屋内必须的配置,用来做饭的锅台大多挨着屋门或对着屋门。有锅台就得有烟囱,烟囱就是在墙山直上直下地留一个凹形,再用“砖打抖”方式磊平,从下到上抹好灰后还看不出来。与锅灶台直接的叫“直洞子”,多设计在挨着屋门的地方。这样的烟囱优点是做饭好烧柴,容易起火,做饭屋里没有什么烟。缺点就是特别“拔火”,烙饼时,前面的饼不爱上“火烧儿”,后面的容易烙糊喽,解决方法就是把柴禾往外抽一抽。
还有一种,烟囱与锅灶台不直接相连,做饭烧柴的烟雾要经过土炕内部的空间,再由炕角端的烟囱把烟雾抽出去。多数在屋内对着门的地方。这个设计最大的优点就是冬天可以把半个土炕顺便烧的很暖和,缺点就是容易土炕内的灰多而鐞烟,去房顶上用几根高粱秸绑在一起打打“烟子”管些用,但弄不好,飞的满头是烟子黑,脸上一痒痒用手擦几下,唱李逵不用化妆了。有时候做熟一顿饭,全家都得去院里或外面溜达一圈,多冷的天也得打开窗户放放烟。经常是等屋里烟雾小了,把搭在门板上的门帘放下来,关严实窗户,等一会儿一家子围坐在大炕上的小方桌前。一揭锅,热气腾起,屋内上方都是浓浓的白雾,立刻感觉屋里暖和许多。无论做的啥饭,吃起来都特别的香,鼻中还是能闻到屋内那淡淡地、烧柴禾未散尽的烟味……
在我小时候,村里供电没保障。夜里没电,到处漆黑一片。这时候我比较害怕烟囱,尤其有月亮的日子,自己走路不敢抬头看。因为有一次傍晚时分,我看到有人在房上抱着烟囱哭着大声呼喊:爸爸,快回家穿衣服啊……原来其父刚刚咽气,尸体发僵不好穿装殓。孝子嘶声力竭的哭喊情景深深印入脑海,所以小时候晚上不敢看烟囱,感觉那是鬼魂出入的地方。20多年前,有一个同学因故英年早逝,大约半年后我梦见他回到我们身边,还是穿着生前最后见到他时那件白衬衣,深灰色裤子,看上去很帅气很精神,气色还特别好,与大家说说笑笑的,仿佛没有发生过什么。梦中,我内心特别惊讶好奇,因为我知道他肯定去世了,怎么又回来了呢?于是我问他是怎么来的,那边生活怎么样?
他微笑着说:跟这边差不多,什么都有。是从房上的烟囱里来的,平时就藏在屋里这个大瓮里,这边的任何人看不到我。
至此,通过那次梦境,看来民间流传下来的说法并非一点谱也不靠。一个人走夜路,我是更不愿意抬头看到烟囱,晚上在大瓮里舀水也不看瓮里面。
(各位读者请千万不要被我误导,邪不压正,已经没有什么诡异之事了,不宜多想)
如今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除了极少部分住老宅的人家以外,很少有人在大锅台做饭了,都被现代化的煤气灶和电磁炉等家电替代,所以新盖的房子几乎不在考虑留烟囱。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做饭冒烟、抽火、热炕头、打烟囱等情景,也只能就存在记忆中了。
文:张丑八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