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我的人生启蒙者 --鲁迅先生》
【原创】文/詹义清
(一)鲁迅先生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起用的笔名。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民主主义战士,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
早年公费留学日本,由于课间观看“日俄战争教育片”,再联想到祖国的残破不堪,激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毅然放弃了学医,回国拿起手术刀般的笔,剖开、甚至摘除了当时人们禁固的封建思想毒瘤,唤醒人们愚昧而沉寂的灵魂,重新焕发出求新求变的革命精神。
(二)“早”字的故事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虽出身于破落的士大夫家庭,由于清末朝廷的腐败与时局的动乱,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又长期患病,十三岁时,家里越来越穷困,他一边上三味书屋跟寿镜吾先生读书,一边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几乎每天都奔忙于当铺、药房、家里及书屋之间。有一天他迟到了,老师生气地对他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鲁迅默默地点点头,没作任何解释,第二天早早的就到书屋,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从此也把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刻进了心里。还有鲁迅的一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这些都让我从小就树立了惜时的观念,一直到现在也未曾改变,以至于我的妻儿平时常常责怪我车开得太快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小学到高中,在课本上不断地吸收、体会了鲁迅先生的刻苦奋斗精神,进而读懂了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从而也树立了我“虽卑微而求变、求进”的不挠精神。
(三)鲁迅先生一生的成就
在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他的作品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社会的封建制度和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批判,表现出对中华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如《呐喊》、《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以及《阿Q正传》和《故乡》等短篇小说。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本质与虚伪,痛苦地解剖了中国沉默的民族灵魂,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正如他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的那样:“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鲁迅先生的一生在文学创作与批评、思想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成就,蜚声于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毛泽东主席曾评价他:“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四)总结
鲁迅,虽然身材廋小,但他的内心却装作千千万万国人的疾苦与祖国的未来。可谓是时代变革的勇士,和在社会革命中冲锋陷阵的斗士。他的精神堪称是现代中国的“民族之魂”。在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上,值得人们永远缅怀和传承。
最后再引用毛泽东主席对他的评价来结束: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