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赵堡太极拳的主要特点(二)
(1)何为“耍拳”
武当赵堡太极拳之“耍拳”,是赵堡人炼拳的特色。所谓“耍拳”顾名思义,即是玩之意,通常叫做玩耍,“耍拳”,“耍拳”即是一种游戏、玩耍。武当赵堡太极拳把炼拳行功称之“耍拳”,武当太极拳这个博大精深,见难学之更难,犹如万丈琼崖,高不可攀、深不可测。何意把炼太极拳之功夫称为“耍拳”。 “耍拳”者取其自然、轻灵、松柔,如之和风细雨、阳春三月;如之儿童戏耍,消遥自然。没有故意造作、故弄玄虚,动作上不用刚猛威烈之发劲。武当赵堡太极拳只是以慢生柔,以柔求活;轻摇之以松其肩,柔随之以活其腰。至柔至坚,炼柔成刚。“耍拳”是采用小孩的顽耍精神,他们非常放松,毫无拘紧、凝滞之态,一味耍气,童稚的天真无忧,可谓淋漓尽致。这种“耍拳”的精神,正是附合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耍拳”是修道的无为心神,是一种自然运动而归于和谐的统一。“耍拳”比起“炼拳”、“炼功”更似乎确切,更合乎心神能的无为程度。“耍拳”朴实无华,超凡脱俗,从自然中求真无为,它是至简至易的道理。
笔者在刚接触武当赵堡太极拳时,就听老师说过,炼拳要象“耍拳”一样,精神要放松,动作要协调,周身随和,轻灵自然。“耍拳”的含意,这里是指老子的道法自然,以及太极拳的天人合一。天地是浑圆恍惚的,人在炼太极拳时也是浑圆;如天地是浑圆的而人身无处不是浑圆。天地间有三直是上中下,人身亦有三直是头身腿。天地有四顺是寒温暑凉,人身亦有四顺是手身腿脚。天地有六合上下四方,四方为东西南北,人身亦有六合是手脚肘膝膀胯。天地有四大节是春夏秋冬,人身亦有四大节是两膀两胯。天地有八小节是四立,即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二分为春分、秋分、二至为夏至、冬至。人身也有八小节是两手、两肘、两膝、两胯。
天人合一是人体躯干与自然天体相结合,也就是在太极拳走架时,把自己与宇宙融合为一体。太极拳的姿势效法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太极拳的天人合一,是历代武当赵堡太极拳宗师炼功结淀的体味,是道法自然的体征。
“耍拳”是武当赵堡太极拳几代宗师沿用的名称,可见赵堡对“耍拳”特别重视,最早出自武当赵堡太极拳第八代传人和召元,独创“耍拳”之公式,以供后人学炼的必修公式。第九代传人和庆喜著有“耍拳”解。第十代郑悟清老师对“耍拳”更有精辟的叙述。
四、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
“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这两句拳诀几乎成了练习武当赵堡太极拳人的口头禅,但这不是一般的口头禅,而确确实实是长年修炼出来经验的总结。这是武当赵堡太极拳的精典名句,也是武当赵堡太极拳的重大特点之一,它不只是一种理论,而是赵堡架套路和修恃之目的,为了达到“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这种境界,追求太极拳成功之路。只有不断努力,不断体悟,才能真正获得这方面的成就。此句在武当赵堡太极拳历代的拳谱中都有,如《天远机论》其中就提到:“操演时面前如有人,交手时是有人如无人。前手起,后手紧催,起前脚,后脚紧跟,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这些话在老师教我们太极拳时,经常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名句。在操演拳架时面前如有人,交手时是有人如无人。我们操演拳术时,每一个动作都有它的技击作用,我们虽然是练架子,并无人对打,但是我们就要如同与真人交手,凡动作都是交战,似与无形之人相互交手,这是修练太极拳的一种似真打法,是锻炼园活灵变的基础。练习并非只是炼架,而在与人交手。但是真正与人交手之时,却似面前无人,如入无人之境,这样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技击效果。所谓“打人如蒿草”,在赵堡拳谱中的《太极拳论法》其中有“起望落,落望起,起落相随,身手齐到是为真。剪之股,望眉斩,加上
反背,如虎搜山。三尺罗衣挂在无影树上,起手如闪电,打下如迅雷。”
对于“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这二句话不好解说,武当赵堡太极拳传人中就有许多不同的解说,各人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一位太极拳名家是这样解说的:“面前有手不见手,也即就是练架时,掌心朝外旋,也就是自己看不到自己的掌心,这就是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就是两肘始终要垂肘下沉,所谓“沉肩垂肘”,这种解释法对技击散打有一定的作用,但这对“不见手,不见肘”是很难解说通的。在走架时原则上要有“肘落肘窝,手落手窝”。手有手的位置,肘有肘的地方,但这毕竟不能理解为“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以上的解说,尚难自圆其说,在武当赵堡太极拳谱中,另有一篇《太极拳诀》曰:“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倘若触手彼难走,这样方显是高手”,以上的二句歌诀中,尤其明显地说明如果对方触手彼难走,也就是对方一接触到我的手我的肘,他就无法逃脱挨打,这样才能算得是太极拳的高手,这二句词的含意,我想不纯是不见手,也不是不见肘,也即是将用未用之间,对方刚接触到我的手肘,彼必挨打而不能逃脱。”
鄙人就这“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曾请教过几位高师,尤其候春秀老师,其形象颇深,我喜欢究根刨底,要问一个清楚,老师既然也一再强调“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老师和盘托出,给我们做了许多的推手实例,使我们对此有进一步的理解。
手有手的位置,接手时都是掌心朝自己也即是以手背接对方之手,在搭手过程中,对方拿不住自己的手,老师在打白鹤亮翅和高探马时,几乎都是把对方引出来打的,有人说推手始终要垂肘,不让对方捉着肘打,但老师的手肘在运转盘手时,都含有捋挤按的四正劲,该抬肘地方还是要抬,而当你要去端他的肘,挒他的手腕,突然摸不到,就如水蛇一样,一下就脱了,什么也摸不着,而你的劲已经落空,就好像进入乌黑山洞,不知其方向,不知其所以然。原来对方的手肘已被我端拿,一发即能击倒对方,就在这瞬间,即将摸到的手肘突然不见,迅即滑溜走脱,并且感觉到手下什么都没有了,连对方的栅劲也突然松掉,就像看见一个人想抓着他,结果扑了一个空,什么都没有,很自然会令人心惊胆颤,继之而来的是对方的会击劲,“倘若触手彼难走”,你摸对方的手肘,非但摸不着,而自己反而走不掉,这叫攻其无救。我们武当赵堡太极拳对此也叫吃啥还啥,你打我什么?我还击你什么?当你要打对方时,看起来可以搬肘挒手,但你摸不到对方的手肘,所以老师对此的见解是这样的,手是有的,肘也是有的,而且都有看得到,放在高高醒目的位置上,但是你如果说要去触摸却突然消失,而你也无法走脱挨打的回击劲。所以老师就有这样的见解,“有手摸手不见手,有肘摸肘不见肘。”看得见,摸不着,一摸就挨打,几乎百发百中,这样使我们清楚了解其中之真正含意。老师曾给我们做过多次实践和体验,当时我们觉得也很奇怪,为什么老师的手肘无法触摸,一摸就挨打,现在看来这是长期锻炼出来的一种功夫,并非老虎屁股摸不得,而是你没有到达这种层次。老师要我们练架与推手结合起来,练架即是推手,推手即是练架。老师说我们的架子是张三丰承传的架子,又叫太极拳成架,其意义即是成功的架子,不是说其它的架子不成功,而是说明我们的架子和体用绝对到位,怎么打就怎么用。当时老师说此拳名曰成架,即成功之谓,也是先辈承传的名称,让后人得以成功练就的架子。
“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这是我们武当赵堡太极拳的重要特点之一,它的这种打法、化解方法也是十分奇特的。练就这种功夫需要长期修练和实践,因为他必须节节贯串,旋腕转臂,滑肩松胯,稍有不顺都是走不掉的,俗话说“棋高一着,缚手缚脚,这是推手中的一着高棋,掌握了这种技法,才能说对赵堡拳的入门”。
“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我的认识是,手是有的,肘也是有的,只是看得见摸不着,一摸就挨打。当对方正准备挒腕端肘击打你的时候,我们很巧妙的走化,使你还在朦胧中,缺陷已经暴露,就如已经为你没下了陷井,一击必倒地无疑。这是基本的推手功夫,但也颇见功底,也就是只有通过正确的练架,在推手中体验拳路,要求手腕、肘、肩等关节,旋转调节,使之引进落空,并必须密切配合档、胯、步的运用,此为缺一不可,也是武当赵堡太极拳重要关键的训练方法,对赵堡架来说,这是入门必经之道,也是看门的本领与方法,不可不知,因为它在推手技击中是非常重要的。
“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这是武当赵堡太极拳化劲的体验,如果你不能走化掉对方的来劲,那么你只能挨打,能化才能打,这个高难度的化解动作,只能有老师手把手的教导,自己体验心悟,才能掌握这种手法,掌握这种高难度的技巧。有时我们和老师推手,给老师连珠般的挨打,也不知道老师用的什么劲,是怎么的打法,这不是几次能看懂的,要细心体味,不断摸索,“看得见,摸不着”。水平越高,他的手、肘、肩就特别灵活,你根本无法拿着他的手肘,想拿而又拿不住人家,那么你必然会处于挨打的位置。所以要练好武当赵堡太极拳,在推手中必须做到“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这样才能称得太极推手的好手,也是赵堡架人长期追求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