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赐小仵作(续):无“考”却有“据”,陈旧服化道是怎样玩色彩的?| 剧说服饰史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其实这部分内容原定是要写在《御赐小仵作:成为好剧的代价,就是牺牲服化道?| 剧说服饰史》一文里,后来发现有点长,所以只能另起一篇了。
前文提到了《御赐小仵作》由于经费原因以及导演以往经历的缘故,服化道的理念偏早期。“早期”这个问题可能以前我会觉得是一个缺点,尤其是面对很多表演和内容都可以拍出高分的佳作,服化道就有很明显的拖后腿问题,比如之前写的《〈大明王朝1566〉:豆瓣9.5也救不了只有1星不能再多的服饰啊!》。但最近我越来越觉得这更像是一时一潮的偏好,或许过几年我们又觉得早期的那种理念更好了呢。
我们先看一段“腾讯新闻-贵圈”对导演楼健的一段采访里的内容:
再比如剧中的皇帝,我给他设计了一个沙盘。晚唐时期,风雨飘摇,皇帝想要恢复盛唐,但能力不及,剧中,他就一直在修补江山。至于太监秦栾,他是阉人,但心里肯定想成为一个男人,所以我为他设定了经常贴胡子的戏份——胡子是男性的基本特征。这些都是我们上学时学的“影视剧符号学”,是电影学院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是很多时候大家没想着用它。
△ 《御赐小仵作》截屏
△ 导演楼健
这段对剧中人物行为的说明挺教科书的,对于观影体验比较多的人来说即便没有这段说明也大致可以看懂导演的用意。但我特别观察了一下弹幕和网上的讨论,发现看不懂又敢于表达看不懂的人其实很多,这其实已经是观影习惯上的区别了,很多观众过分依赖主创十分直白地表达,比如甜宠剧里我们常说的“工业糖精“的处理方式。
《御赐小仵作》的服化道虽然不如我们常见的网剧那么精良,考据的成本很低,但它依然遵照了一定了“符号”,也就是根据不同的角色和所处境地设计了不同的服装,让观众做到区分,也就是拥有了一个相对完整分明的体系。而很多以服化道作为宣发卖点的剧,花了很多钱,也请了大神,却反而很难做到这点。
我们仅以色彩为线索,简单说说本剧的划分。
#红得发紫
前文《御赐小仵作:成为好剧的代价,就是牺牲服化道?| 剧说服饰史》里解释了为啥两位男主的官服扮相比便装好看,但实际上还真的就是矮子里拔高,仅以官服造型而言,说这剧产自20年前也有人信。虽然衣服帽子都磕磕绊绊的,但它却特别明显地做出了唐代官服以颜色区分品阶的特点,就是颜色面料都选得够不咋样的。
△ 《御赐小仵作》截屏
△ 《御赐小仵作》剧照
可以看到皇帝身边的官员不是穿红的就是穿紫色,因为在唐代服制之中,用以表达品阶的颜色里,以紫色最为高,红色次之。这个排序其实和我们一般接受到的古代颜色贵贱理念是有出入的,因为一般资料里会笼统地说,正色贵,间色贱,很明显紫色是间色。我们之前《海上牧云记:让任何一部东方魔幻都欲罢不能的是皇帝的黄袍 | 剧说服饰史》里介绍过的皇帝所用的黄色也不是一种正黄色。因为早古到隋唐,紫色在服饰用色的地位一直在提高,直到超越了红色跃居第一,明代红色又是第一了。
从考古资料看,早期紫色的确不尊贵不罕见。彩绘兵马俑里就有一件很有名的身穿紫色衣服的兵俑,由于这种颜料经鉴定是人工合成的,后来还被命名为“汉紫”,也由此可见当时的工匠是有意去表达身上的颜色。
△ 兵马俑上的紫色
汉代的考古资料更为丰富,紫色服饰也就见得更多了,从汉墓的俑、帛画、壁画上都可以看到不同身份地位的身穿紫色的人物,可见此时紫色的地位有所上升,但它是如何成为一种贵色的呢?
△ 西汉陶俑上的紫色
有的人认为是受到西方以紫色为贵的影响,西方的原因是由于他们所用的紫色染料是提取自地中海里的一种骨螺。后人曾以古法复原,发现一万两千个骨螺仅能提炼1.4克紫色染料,物以稀为贵自然紫色也就身价不凡。我知道很多人抗拒任何西来影响说,但紫色跃居第一的过程伴随着圆领袍这种胡服也同时逆袭成为了中华官服(见《圆领袍:从异域服饰逆袭到中华官服》),不能说没有道理。
有的人认为是和道家有关,汉代壁画里大量神鬼服饰都用紫色,沾仙就飞升,由此提升了紫色的地位。而且紫色的确自带神秘色彩,对于塑造贵族身上的神性有很大的助力。
△ 西汉卜千秋墓中的女娲
还有的人认为是礼乐崩坏的结果,孔子就说过“恶紫夺朱”的话,后世也多从正色间色之争来解读。这里还有一个著名的“齐桓公好服紫”的故事,造成紫色面料价格暴涨。中国古代染紫色主要用的是紫草根(不然就得用两种颜色套染),虽然不会像骨螺那么罕有,也不容易,并且在合成染料发明之前,天然染料都可以视作有限资源,涨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历史其实就很像楚楚手里的验尸单,看到的表象都是客观事实,但造成这些的原因却需要小金鱼那样条分缕析地去推敲。
#司马青衫
剧中到了地方场景里,地方官员的官服就变成了绿色和蓝色,虽然同样是选色灾难,但也完成了低阶官员穿青、绿色这点。白居易在名篇《琵琶行》里写“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就用“青衫”点出了自己的贬谪江州的位卑官小。
△ 《御赐小仵作》截屏
△ 《御赐小仵作》剧照
青、绿、黄还有未经染色白色,都是身份卑下的人最常穿的颜色,这几种颜色的色素存在于许多植物里,所以也最容易染色。我们常说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里的蓝草,其实在不同地区指的是不同类型的蓝草,提取色素的制靛方式也各有不同。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后,蓝染都是民间最常见的服饰用色。
而黄色素的存在就更多更广泛了,而且染色也很方便。我们前面说紫草很难染色,是因为它必须配合媒染剂作用才能将颜色显现出来,而且紫草根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却不易溶于水,高温就会分解,所以提取的方式就得靠繁复捣揉,还需控制酸碱度影响紫草根的颜色偏蓝或偏红,可以说是比较矜贵难伺候的。但黄色素就不一样了,很多草木染的教程里有用姜黄的、有用栀子的、有用柘木的,还有许多植物,都可以染出黄色,而用到的媒染剂很简单,有的甚至不需要媒染剂可以直接染色。
△ 草木染,网络
至于绿色就更简单了,青色与黄色套染就是绿色了。“绿帽子”一词也和绿是一种贱色的缘故分不开的。与青有关组成可以代表身份的词,比如青衫,也有了指代无功名身份之人的意思。
#红男绿女
古装剧里唐宋婚服使用“红男绿女”的搭配,其实是这几年古装剧才有的意识,还包括以扇遮面这个。单看剧照就能发现,男装几乎没有什么改进,女装的变化很大。我在前文里开玩笑说,如果不是有这些小改动,这剧的服化道真就没有什么2021年的印记了。
△ 《御赐小仵作》剧照
△ 《御赐小仵作》截屏
△ 2000年《大明宫词》
但实际上,唐代婚服的颜色不算明确记载在文献里,而是从文献的记载里推测出来的。
现代的普通人穿着礼服的场合并不多,婚礼是其中最为隆重且几乎人人都会经历的一个。加上婚礼的形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见《从“两姓”到“两人”——百年婚礼变迁》),用某位《奇葩说》辩手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大型、尴尬、荒谬、自相矛盾、自嗨的私人举办的庙会”,所以婚礼服饰千奇百怪,而且让新人感觉服饰也很重要。但在古代,婚服只是礼服的一种,与新人(主要是男性)的等级相匹配,庶民有格外开恩升个级的便易,比如无品级的可以穿官服,但不能僭越太多,这就决定无法一个服装配置走遍天下。
依照《唐六典》的记载:“庶人婚,假以绛公服”,这是“红男”的来处;“花钗礼衣,庶人女嫁则服之”,这是“绿女”的出处。这般看就会明白,绛是红色是没问题的,但“花钗礼衣”是如何推断出绿色的呢?其实连花钗礼衣究竟应该是个啥样的搭配,目前依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结合钿钗礼衣、翟衣、大袖连裳之类多为青色,加上敦煌壁画中的一张婚嫁图才推断出可能也是青色。但细看敦煌壁画这一角,也并非全身青色。
△ 婚嫁图
史料并非是这几年才出现的,而是“红男绿女”这个解读推广开来是这几年的事儿。而近年古装剧在服化道上的风气便是偏爱这类有文化感的东西,自然就用上了。包括前面提到的以扇遮面,一般认为宋代就已经开始使用“盖头”了,但《知否》这样的剧依然在用扇子,主要还是看起来会比较有仪式感,也比较容易安排婚礼时的表演。《御赐小仵作》用的就还是传统的盖头。
△ 《知否》剧照
△ 《御赐小仵作》剧照
#用色与不用
还要指出一点,之前《海上牧云记:让任何一部东方魔幻都欲罢不能的是皇帝的黄袍 | 剧说服饰史》里吐槽过的皇帝到哪儿都要穿一身黄的毛病,在本剧里反而寡淡了很多。除了在沙盘前,他穿得格外黄澄澄的,且看起来衣服参考的是明定陵出土的衮服,其他时候他穿得就偏浅金色或者紫上加金。
△ 《御赐小仵作》截屏
△ 《御赐小仵作》剧照
反而是意图造反的大BOSS,自从剧情揭开他的身份开始,他就穿得格外耀眼,黄色加橙色绣金色,反而是剧中穿得最像皇帝的一个。
△ 《御赐小仵作》剧照
之前就提到过,除非礼仪场合或舞台上的皇帝,是不需要处处穿得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个皇帝的,《御赐小仵作》就很好地运用了这点。皇帝穿得寡淡,说明他是一个权力欲没那么重的拿着好人牌的皇帝,只有在沙盘前,也就是导演安排了他“修补江山”这个符号前才需要把皇帝的身份注上。而谋反的人不是皇帝却要穿得胜似皇帝,说明他拿得是一个谋朝篡位的牌。
△ 《御赐小仵作》截屏
△ 《御赐小仵作》剧照
△ 明定陵衮服,复制品
此外,本剧的选角都非常到位,即便衣着没有点到,演员本身的形象和演技也可以将角色差别拉开来,这也很重要。否则你以为为什么霸总剧为啥男主都要做到西装三件套,还不是因为少穿个马甲就容易像卖保险的或者门童。有时候也不是事事都怪造型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因为《御赐小仵作》火了,大家一下子看到了原来拍电视剧的导演拿来拍网剧,完全是降维打击。实际上我觉得《御赐小仵作》没那么好,它像我以前看过的电视台的很多古装剧,工工整整的,像一本教科书的答题卷一样,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能省钱的地方省钱,该推敲的地方推敲,不把观众当傻子,也不观众当人均二创传播手,做成了一部有头有尾、完整规范的古装剧。没想到,这年头竟然稀罕了,估计连带着很多原本将导演作为普通工作的电视剧导演也会变得稀罕吧。
△ 导演楼健
△ 豆瓣评分
有时候给一部剧打高分,不仅仅是给它现有的成绩,更是给它可能带来的革新。只是有点讽刺的是,这种革新,本质可能是一种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