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书法用笔的不传之秘,董其昌说出了其中的关键,其实就2个字
我们学习古人的书法,主要是为了得到古人的用笔之法。赵子昂曾说过“用笔千古不易”,意思就是说自古以来的用笔法则是一致的,可能每个书家风格不一样,但是用笔的实质却是相通的。那么,古人书法用笔的奥秘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其中的关键,来看看董其昌是怎么说的。
探讨用笔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书法才算是好的?这个问题要回答起来,可能需要考虑很多方面,从笔画到结体,从用墨到章法,很复杂。但是有一点需要首先保证,那就是线条的质量,无论是何种书体,要想写好,别的不谈,线条的质量必须要好。
线条怎么才能体现出好来呢?这就牵扯到用笔方法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中锋行笔。笔画线条要想表现出来质量,要想写出骨力,行笔的时候必须要保证中锋行笔。说起来简单,可是在正常书写过程中,时而方折,时而圆转,怎么才能保证行笔的中锋呢?有没有具体的方法来实现呢。
关于用笔,董其昌曾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出,古人用笔的奥秘在哪?其实就2个字:提笔,并且说这是千古不传的用笔之法。
为什么董其昌这么看重提笔呢,小编感悟尚浅,但个人认为这个提笔对书写过程中的调锋帮助很大,也是保证中锋行笔的关键动作。有的朋友在写字的时候,下笔之后,笔锋没有上下的调整,一直都在一个平面内运行。这种仅限于平面内的行笔,写直线还行,可是到了需要转折的地方,笔锋就会绞在一起,没法实现笔锋的调整,中锋行笔自然是谈不上了。
所以说,古人用笔的奥秘在哪呢?就像董其昌说的,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要会提笔,这样写出来的笔画才干净利索,笔锋在转折处的调整也会更加顺畅,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锋行笔。中锋行笔是运笔的关键,而学会提笔,就是为中锋行笔服务的,是行笔过程的具体调锋手段。以上只是小编的个人感悟,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