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中国行(6)1909年张柏林拍摄的广州

原创图游华夏网2021-03-22 19:43:07

引子

1909年1月,芝加哥大学为了调查中国的教育与地理,派遣了东方教育考察团,地质系教授托马斯·张柏林与其子罗林·张柏林同为成员,28岁的罗林负责全程的摄影,他以详实的文字回忆、极高清的照片,留下了非常珍贵的记录。

时光久远,我们对已有资料进行了严谨考证,力求按时间顺序还原解读,与喜爱历史的读者朋友们共同分享。

第6篇概况

1909年2月18日,考察团一行结束在广西梧州的行程,乘船从西江顺流而下,于19日到岸三水后搭乘火车,当日便抵达广州市。

图片解读

1、1909年2月20日,罗林站在镇海楼的第五层上,往下方俯拍,广州城的这一段城墙,建在越秀山的蟠龙岗上,远处的山坡建筑为观音阁,后来被拆改建为孙中山纪念碑。

我们找到卫星地图,大致判断罗林在镇海楼拍摄的方位,如果有广州的读者朋友看到本文,期待能发出同样位置的今图对比欣赏。

2、罗林在路边的稻田旁,发现两个农民卸下两个水桶,里面放的蔬菜有点像大蒜。

3、这一天,罗林在广州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游览白云山的行程上,轿夫们将他们抬到山下,准备徒步登山。

5、罗林观察到白云山几乎都是花岗岩山体,他特别注意到山上有很多坟茔,它们由同心马蹄形的低矮围墙组成,并圈成一个梯田状的平台。

6、罗林在回忆中提到了轿夫,他们把我们抬到山脚下,穿着薄布裤,身体的上半身、小腿和脚完全裸露,照片中两个轿夫在一座巨大的坟茔前,左边一人旁的碑刻还刻有“探花及第”的字样。

7、山路转弯处的山坡上,一座新墓完全是白色的石头砌成。

8、白云山的后山,山势环绕,像靠背椅一般的风水,正中的位置,也修建有一座很大的坟茔,山下的谷地隐约可见几户人家。

9、快到山顶处,山坡的斜棱仍然建有坟茔,能在此修墓的人家想必非官即富。

10、在白云山顶,罗林远眺山下,远处的珠江如一条白色的细带子,山路弯弯,曲折而下。

11、白云山的这一面山坡,坟茔密集紧挨一处,可能从风水的考量,吸引着那时富贵之家的纷至沓来。

一百多年已经过去,今日的白云山早已被树木覆盖,照片中的广州人祖先坟茔,不知道有没有保存下来,而时光如水,总是冲刷着往日的痕迹,这些瞬间,犹如惊鸿一瞥,仅让今日的我们感怀一番。

12、山脚下,罗林发现一支挑着大粪的队伍,在他眼中看来,这就是广州城的污水系统。

而罗林在回忆中对广东人评价很高,他认为广东人是一个非常活跃和勤劳,这一点与大多数外国观察家的看法不谋而合,即广东人总体上平和、心满意足、性情善良,聪明才智也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只要条件有利,他们会主动与创造性的做事情。

考察团2月22日结束广州的行程,乘船前往香港,再于2月24日从香港乘船,2月27日抵达上海,2月28日乘船沿长江前往汉口,欢迎您关注下一期《长江之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