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腾讯与阿里的新战场
5年15亿美元,腾讯再次成为“NBA中国数字媒体独家官方合作伙伴”。通俗来说,接下来的5年,想在网上看NBA还是得上腾讯。
NBA与腾讯合作已久,上一份合同即将到期,新的版权争夺战重新打响,在与阿里的直接竞争中,腾讯笑到了最后,事实证明,它依然是NBA在美国地区外最大的合作方。
01
自姚明加入NBA之后,中国逐渐成为了NBA最大的海外市场。2019 年,美国知名数据研究公司安培分析(Ampere Analysis)的调查报告显示,NBA是中国最受欢迎的体育赛事,甚至压过了世界杯、奥运会、英超和欧冠。
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前,NBA的传播主要来自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虽然早在1994年,火箭和尼克斯的总决赛比赛画面就曾传到中国,但直到21世纪的前十年,人们想要观看NBA,依然需要守着CCTV5等少数体育频道。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NBA也从传统电视平台走向了互联网。2009年,腾讯开始与NBA合作,并在2015年签下了第一份独家网络播放权合同。
早年NBA的网络转播十分混乱,除了官方授权的转播方外,充斥着各种盗版的转播平台,甚至一些网络电视,可以同步电视平台的转播画面。
之后,NBA对网络转播进行了规范化处理,除腾讯之外,即便CCTV5上转播的比赛,都不得在其网络平台进行转播。
原本就已门庭若市的NBA,在腾讯时代收割了新的流量。
2014年,4G开始普及,伴随着流量的提升和通讯资费的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球迷选择了移动互联网平台观赛,腾讯无疑正好赶上了这波红利期,比起前任合作者新浪,他们显然幸运很多。
最近的一个赛季,腾讯交出了一张令NBA满意的成绩单:2018-19赛季中,通过腾讯平台观看NBA赛事直播和视频节目达到4.9亿人次,该数字是2014-15赛季的近3倍;更有超过2100万球迷观看了2018-19赛季NBA总决赛第六场比赛的直播,创造了中国数字媒体平台的单场NBA赛事收视人数之最。
02
发现流量红利的并不只有腾讯,上一个合同周期里,NBA先后签约了微博、字节跳动、咪咕等平台,除了直播,在社区和短视频舞台也进行了相应的布局。
相比短视频,直播才是NBA版权IP中最具用户聚集价值的权益,竞争也围绕数字媒体权益展开。站在5G时代的大门前,NBA直播权益这样的稀缺资源,已然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在新周期谈判开始时,阿里成为了腾讯续约谈判桌前的劲敌。
官宣之前,阿里和NBA的绯闻传得有板有眼。先是有消息传出阿里体育已经着手挖角腾讯体育的解说员,又有分析文指出阿里体育希望拿下NBA的新媒体版权,以此与苏宁成立全新的体育公司。
今年自由市场上,阿里高管蔡崇信的布鲁克林篮网队一举拿下了杜兰特、欧文、小乔丹等巨星,跻身总冠军争夺行列,这都被看作阿里有意进军NBA的信号。(NBA自由市场硝烟弥漫,蔡崇信成最大赢家)
坊间传闻说,上周NBA中国把腾讯和阿里的两份报价都上报了NBA总部,双方报价差额不大,都显示出了志在必得的诚意,总部在召开了专门会议后依然无法做出决定,最终经过几天的思考,NBA总裁亚当·萧华还是选择了腾讯。
与腾讯相比,阿里在体育圈还是一支新军,其2015年成立以来,在举办赛事,发展大众体育与校园体育方面颇有建树,在体育运营方面,却仍处于摸索阶段。
阿里体育过往最大的事迹便是去年以16亿的价格拿下了世界杯的版权。对于阿里,用户、钱、资源乃至NBA关系都不欠缺,但是在内容生态和运营层面,与腾讯之间的差距依然较为明显。
阿里直到拿下世界杯版权后,才匆匆开始建设内容生态,相比体育内容,类似于《这!就是灌篮》的综艺形式,才是优酷所擅长的,优酷在阿里体育中的定位本就不够清晰,目前来看,他还不能称为体育媒体平台。
相比之下,腾讯的运营能力则要强很多。
与NBA的合作经历显然是他们可以夺标的重要砝码,目前腾讯体育投入NBA的团队超过150人,他们斥巨资打造了全新的演播室,包括解说区、战术分析区、女主播互动区等等,在2017-2018赛季正式投入使用,并获得了美国拉斯维加斯广电行业展览会最佳体育演播室。
腾讯体育还与ESPN进行合作,在多支热门球队都有驻队记者,借助与NBA的合作,将腾讯体育打造成了国内一流的体育媒体平台,并且不断探索与NBA的新合作模式,本赛季,他们就把旗下的火箭少女101带到了休斯顿火箭队的主场,以此提升双方的品牌价值。
腾讯体育也自制各类球员纪录片和综艺栏目,包括今夏推出的《篮板青春》,以及之前为哈登等球员量身定制的纪录片,都展示了其在体育内容生态上的硬实力。
NBA官方显然更愿意相信在过去四年证明过自己的腾讯体育。
03
2015年,腾讯与NBA达成的协议为5年5亿美元,新合同的价格几乎达到了上一份的三倍。版权价值进入到了飞速增长到时代。
纵观世界,腾讯开价并不是“冤大头”行为。如今的体育版权价格,上升势头超过了中国的房价,根据维基百科的数据,2008-2016年,NBA与ESPN签下的合同为8年74亿美元,而到了16年,新的合同飙升至9年240亿美元,价格几乎也翻了3倍。
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无疑是流量都保证,而在篮球领域,NBA的水平和商业化相较于其他联赛,领先又何止一个身位。
NBA赛事价值依旧是逐年攀升,30支球队5年内涨了3倍有余,平均每支球队价值超过19亿美元,球员顶薪工资相较于10年前也翻了一番,接下来的5年内,很有可能会出现年薪超过半亿美元的超级合同,因此版权的涨价,是大势所趋。
暴涨的版权费用对夺标者的运营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考验。
版权的收入项目十分明晰,会员费、商业广告占据着大头,版权价格上涨,会员费是最直观的体现。
2015年,腾讯体育会员每月售价30元,可以观看所有30支球队的比赛,如今,初级会员的价格依旧是30元,但是仅能观看选定一支主队的所有比赛,如果想要观看其他球队的比赛,则需要购买高级会员,官方售价每月90元。
上述价格在连续包月或指定促销中可以获得更多优惠,大体算下来,想要观看全部NBA比赛的会员费用在每月60元左右。
会员费用的上升对运营商来说就需要提供更加饱满的观赛体验,如今的体育会员可以畅享所有腾讯拥有版权的高级赛事,包括美网、NHL,以及NBA比赛的回放,各场比赛不同角度的转播,以及英文原声等等。
至少在观赛体验上,腾讯的会员费还算物有所值。
付费观看最近几年被中国市场所接受,多家视频网站通过自制网剧、自制综艺等吸引新的会员,体育领域亦是如此,不过单一的会员费并不足以达到收支平衡。以爱奇艺为例,其年亏损额让人触目惊心,乐视体育的失败也证明了这样单纯的模式并不能杀出重围。
不过早在2015-2016赛季,腾讯体育基本就实现了运营收入和版权费用的打平,足以证明腾讯体育在运营上的优势,但想要做出利润,还需要继续探索。
阿里与腾讯同时瞄准NBA,或许从一开始就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用户下沉与引流是更加切实的目标,以此来提升其品牌价值,其战略意义更为重大。
不管是场内还是场外,NBA生意经都比赛事本身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