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模红利到质量驱动,太平人寿正打造第二曲线增长

挑战与机遇共存之下,2021太平人寿将坚持价值优先,从规模红利向质量驱动发展,聚焦三大目标发力。

撰文/李德胜

出品/每日财报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球疫情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严重冲击,寿险行业线下展业受阻、队伍管理难度增加,导致新单销售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太平人寿积极应对、稳扎稳打,推动了整体经营成果的稳定增长。

根据中国太平3月22日发布的年报,2020年,旗下寿险——太平人寿保费收入平稳增长,实现原保险保费1444亿,规模实力持续增长;盈利能力稳步发展,2020年净利润132.76亿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3%,抵御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年末内含价值达1694.5亿,同比提升14.3%;得益于新业务持续高质量发展,剩余边际在2016年-2019年翻番,去年在疫情下仍然同比增长14%达到1714亿,其稳定的释放是未来利润和分红稳定、可持续的重要支撑。

从稳健增长的财务数据来看,太平人寿从规模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向战略卓有成效,有望迎来业绩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在质量驱动下,2021年太平人寿在渠道和客户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步释放,再配合公司积极的产品创新策略,公司实力将更进一步。

01
“规模扩张”转向“产能驱动”,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过去20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国人保障意识的增强,国内保险行业蓬勃发展,保费收入年均高达18%。但2018年以来,寿险行业增速放缓,2019年增速尽管有回升,但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加剧,渠道拓展受到互联网新兴渠道的冲击,传统增长路径受限下,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与此同时,各家保险公司积极寻找转型路径,保险行业发展的动能也开始从规模红利走向质量驱动。在这期间,依靠优质渠道、客户以及产品经营能力的保险公司,获得高成长。

作为一家勇立潮头的公司,太平人寿也紧跟行业发展步伐。

《每日财报》观察到,2012年以来,中国太平相继实施“三年再造”、“精品太平”等战略,把握行业红利期,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实现了保费收入的量质齐升。这也是公司给外界呈现的最津津乐道的成就。

“三年再造”(2012年-2014年)期间,太平人寿以规模为先,通过银保趸交冲规模、个险期交持续增长和银保期交保持稳定,在同业因调整结构而规模略受影响时,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

至2014年底,太平人寿总保费收入增长116%,总资产增长120%,净利润增长337%,新业务价值年复合增速达到23%,是上市同业均值的2倍以上,可以说是高水平地完成了总保费、总资产、净利润翻番的目标。

在完成三年再造目标后,公司趁热打铁,继续推出“打造最具特色和潜力的精品保险公司”,由规模价值并举向价值导向转变。毕竟专注修炼内功,实现价值驱动,是保险公司做大做强的不二法门。我们看到“精品太平”(2015年-2017年)期间,公司持续加码个险,建立“大个险”格局,同时期交占比提升,续期效应凸显,产品设计方面回归长期储蓄和保障,进一步提升了业务品质以及价值。

“三年再造”与“精品战略”战略相辅相成,使得太平人寿得以突破瓶颈,巩固了老六家中的地位。截至2018年,《每日财报》注意到太平人寿保费收入1236.2亿元,稳定在老四家平均值的40%左右。新业务价值从2012年14%增长至2018年的36%,增长了两倍多,其增长率总体上优于老四家(国寿、平安寿险、太保寿险以及新华保险)的平均水平。

2019年以来,由于人口红利逐步消减、竞争压力加剧的市场环境下,公司改变发展动能,从“规模驱动”逐步向“产能驱动”转型。在战略上始终坚持价值优先,一面大力推动高价值的保障类业务销售,改善业务结构、提升价值率;一面发挥专业化经营优势,扎实做好业务推动、推动销售队伍提质扩量。

年报也证明了太平人寿策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承受转型阵痛下,公司的各项指标都实现了稳健提升,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根据年报,太平人寿尽管全年新业务价值有所回落为21.5%,但通过逐季追赶,下半年整体新业务价值为同比增长34.8%,新业务价值率较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大幅上升。内含价值一如既往地增厚,在克服疫情冲击下,保费继续增长,内含价值同比提升了14.3%。

业务品质持续领先,太平人寿个险渠道新业务价值率提升6.8个百分点至42.1%,其中下半年61.4%,同比和环比大幅提升。银保渠道下半年扭亏为盈,全年新业务价值增长137.4%。继续率方面,个险13月、25月分别为95.1%、92.7%,银保13月、25月分别为96.3%、95.5%,保持稳定并继续领跑市场。

02
提质扩量,持续聚焦高价值个险渠道

个险渠道是太平人寿新业务价值最主要的来源,占比高达七成以上。其中规模人力、人均产能和产品结构三大主要指标直接影响新业务价值增速。

2012年“三年再造”战略实施以来,太平人寿聚焦高价值个险渠道,重视人力扩张,个险代理人数量由2010年的4万增至2018年的51万,复合增长率约34%。

随着代理人数量来推动新业务价值增长的不再适用,公司自2019下半年起,主动清虚,代理人规模大幅降至39万(同比-25%)。通过主动清虚、夯实队伍人力结构,代理人队伍的留存率保持了良好水平。2020年公司又推出“5G经理人计划”,优质增员诉求明显,代理人扩员需求明确。

年报显示,2020年,其寿险代理人6个月、13个月、24个月留存率分别为71.3%、46.3%、22.9%。相对较高的留存率给公司带来了“良性循环”,通过主管高产能、高收入,进一步保证了组织架构的稳定和优秀队伍维持发展。

到2020年末个险代理人保持在38.1万,营业组均人力由9.9人大幅增加至11.7人,架构更加夯实;月均综合活动率提升4.4个百分点至48.4%,队伍质态更加优良。

2021年公司人力发展提出“犇计划”,从津贴、产品、培育及持续培养等方面,为新人提供了更大力度的支持。同时还加强了对代理人的科技赋能,公司太平通、易行销、易享太平顺利上线。从终端用户需求出发,协助保险代理人进行客户画像和需求分析,定制个性化营销服务,从而降低代理人获客及展业难度,提升智能办公应用水平。多措并举之下,也为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从年报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平人寿在个险渠道的布局是逐季稳扎稳打、积极变革,紧咬价值,同时积极革新产品和服务、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统一信念、总分共振,稳住了人力平台、提升了渠道价值率和强化了专业化运作能力。2021年太平人寿仍将价值放在首位,并将加大优质人力的增员力度、将增员纳入考核,代理队伍提质扩量。

03
新价值增速低点已过 基本面向上动力更足

有时候深蹲,是为了更高的起跳。

为了成功转型,太平人寿不可避免地经历了短暂阵痛,新业务价值出现了下降,叠加疫情影响,这对于公司估值的确造成了一定的拖累。但随着去年新业务价值下滑减缓,人力结构的优化,今年寿险业务开门红策略较同期更为积极,太平人寿正迎来了轻装上阵的机会。

伴随转型,公司业绩逐见成效,有望带动资本市场估值提高。目前太平人寿母公司中国太平正处于历史底部,太平人寿作为集团中流砥柱,其业绩增长为公司估值提升提供了充足的向上动力。

根据天风证券最新的研报,截至2月19日,中国太平估值对应2021年P/EV仅为0.29倍。根据统计,自2012年至今,中国太平P/EV估值均值为0.64倍数,仅在平均均值9%分位数。在当前宏观环境、资本市场新风格以及业绩改善下,其极低的估值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每日财报》注意到,今年以来,平安证券和天风证券都给出了推荐买入的评级。3月23日中国太平业绩发布的第二日,股价高开,可见正获得市场资金的认可。

截至目前,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挑战与机遇共存之下,我们注意到,2021年太平人寿仍将坚持价值优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聚焦三大目标发力。

一是强化以价值考核为中心的绩效评估体系,实现新业务价值增速跑赢大市;二是进一步深化个险渠道战略核心地位,持续优化业务结构,价值率在稳定前提下努力实现提升;三是以长期主义为队伍成长策略,走内涵式和外延式结合的专业化经营路线,实现有效人力和规模人力同步增长。

太平人寿在年报中表示将在集团坚强领导下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实现“十四五”高质量开局。在此背景下,公司整体价值的复苏以及转型成效值得期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