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尽的乡愁 ——春节见闻忧思录
老君山
道不尽的乡愁
——春节见闻忧思录
文|杨子
我的老家在湖北省红安县二程镇一个偏僻的农村,湾名为“张杨家湾”,属于“大山背”行政村。听这名称你就会觉得是山旮旯的。不错,故乡确实在山脚下,至今交通依然不是很方便。我在那里的山山水水度过了童年、少年和青年。写这则笔记,是缘于对故乡的挚爱,而且爱得深沉、浓烈。在外这么多年,最爱说的还是家乡话,浓浓的乡音未改,故乡的情思难却。
我每年都从湖北黄石回到黄冈市红安县二程镇大山背村张杨家湾过年,两者之间距离不远,走高速也就2个多小时,每年一般在年前一两天回到家,年后初六左右离乡返城。
春节放假前夕,单位主要领导给我们布置任务,要求写一篇民情日记。这正说到了我的心坎上。笔者业余喜欢写点文章,特别是评论文章,有时有种不说如鲠在喉的感觉。回乡时短,我细心观察,与宗亲相聚聊天、走亲访友、围炉夜谈,尽可能多掌握一些素材。
回乡的几天,心情难以平静。刚刚过去的2016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写出来的也似乎前言不搭后语。疏漏之处,敬请谅解。
红安城南开发区
一、农村的亲情社会
我生于1984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三四个单位工作过,当过中学老师,做过团委书记,又在政法部门和组织部门历练过。年纪虽不大,经历却也丰富。虽然在黄石娶妻生子,也买了房子,可以说是安居乐业,但根依然在老家,几乎所有的亲戚都在老家,所以每年都回乡下过年。
老家是年三十早上过年(吃年饭)。一大早妈妈都会张罗一大桌丰盛的饭菜。开席前祭拜完祖先,一家人就围在桌子上热热闹闹吃上了。
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守岁、看春晚。老家特殊的风俗在于,三十晚上转点后,每家每户各派一名男丁,到村里过去一年有亡故者家去叩头。父亲2016年7月7日去世,我亲身见证了亲情的可贵。12点左右,房头的叔伯都来家里帮忙张罗,村里男丁全部出动,在深夜的乡间不约而同前来叩头,家族老小一起陪着拜谢。我们张杨家湾是大湾子,一百几十家全部姓杨,这天晚上基乎都来了。
正月头几天忙着拜年。年初一基本上是村庄里每家每户相互上门拜一次门年。这是唯一一次显示我们大家还是邻居、还是重视亲情的机会展示,平时大家一年到头难得串门一次,今天来串门,就算来给你拜年了,也算是对乡里乡亲的认可和尊重,人的骨子里,还是有共一方水土就血脉相连的朴素感情认知。
年初二是“拜新慰”(也叫新香),所谓新慰,也就是去上一年死了人的亲戚家看望慰问聚餐。农村的红白喜事是最能体现家族团结和全湾村民凝聚一心的活动,特别是丧事,一村的人都会自发地来帮忙,大家在亡人家最痛苦的时刻所表现出来的同情、怜悯、关心和团结一致、相互支撑的精神令人感动。“拜新慰”首先是在亡人遗像前叩头,再起身说拜年。等亲戚来齐了,房头长者主持祭拜仪式,上供品,祭拜,烧纸钱、磕三个头、放鞭炮,然后大这一起围桌子吃饭。
年初三,开始陆续拜亲戚的年。舅舅、姑爷等重要亲戚、年岁大的亲戚,照例是先去看望,然后是平辈、晚辈。一般给长辈拜年要带猪肉、甜点等食品。但如今很多年轻人嫌麻烦,给点钱,移风易俗也未尝不可。下午照传统风俗是不能去人家拜年的。大家拜年,已经很难得有时间交流感情,虚寒问暖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在拜年这个环节是最能体现岀来的。虽然与过去相比,给亲戚拜年的节奏在加快,氛围在减弱,但暂时还看不岀来会有消失的迹象,毕竟这是祖祖辈辈传递下来的风俗,人还是群聚动物、感情动物,都需要被关心和关注。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陡山吴氏祠
二、农村的文化生活
大家都反映现代农村过年不热闹了,没有了以前在大集体生产队时的玩船、打锣鼓器乐表演了,其实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记得小时候,村里玩船、杂耍、荡腔锣鼓是远近闻名的,不仅在本村玩,还上别村拜年,还要到有本村姑娘所嫁的村庄去玩,风光得很。每到一处,鞭炮声不断,摆设香案、祭品,年味十足。当前,先是电视,再是电脑,现在是智能手机,早已把人们的注意力分散牵引过去,一个人无聊时翻翻手机就已经知晓天下,看看朋友圈、发发微信就已经知道你最近所思所想所行了。
农村文化氛围不浓,可以说是还没有浸润。城市随处可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在农村基本看不到,休闲文化广场空空荡荡。老少唯一娱乐是串门聊天,更可怕的是豪赌,在牌桌上输赢成千上万,以显示自身的能力。在农村宣传文化领域,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外来宗教侵入。基督教在很多地方盛行,基督教本是一种教派,西方的圣教,但这类宗教在传播过程中已经变味,变成了能包治百病的神教,男的统一称弟兄,家里不张贴画像,在洪水淹天时可以得永生等等,误导很多农村妇女和老人有病不看医生而去信教,最后走火入魔,疯疯癫癫。在这方面,我觉得还是佛教对农村的危害最小,甚至是利大于弊,农村人特别是老年人,还是需要有一种精神上的慰籍。
其实政府在这一块是缺位的。政府可以在农村文化阵地作些引导工作,举办各类有益活动。比如举办乡村敬老孝亲表彰大会和演出会,宣传树立传统孝顺文化,每年隆重表彰一次孝亲榜样,这会产生较好的表率作用。比如召开村民生活会,介绍周边村情、民情,传播真善美,农村口口相传,力量不容小视。再比如开展各类技术有奖比赛,如农村能工巧匠很多,木匠、泥瓦匠、装修工等等,这样肯定能引导农村的社会风气的积极向上。但这些既无人组织,也无集体经济支撑,我也只能在这里说说罢了。
农村打麻将和斗地主盛行,小赌成风。在我们那里,还有摇宝(赌博)的,小时候笔者也参与过,现在听着就觉得烦,既费时间又费精力还伤身体,有的把孩子的学费都输了。但很多村民却有此恶习,主要是有个社会教育问题,和个人素养、品质、追求有关。关键一点还是无文化熏陶,什么活动也没有,人们在一起也只有赌博娱乐,先进的文化不占领,落后的糟粕肯定会占领,真是如此。
农村现有的一大进步就是:村民邻里之间经常争吵的现象少了。我记得我们小时候村上经常发生村民争吵打架斗殴的事,分析原因,可能过去大家相互交集的地方多,比如为了田角地头的界限、灌溉用水等农务而大打出手的矛盾源多,往往要闹出个你死我活。而现在年轻人眼光向外,外出谋生,家里的田地大多早已弃之不顾,谁也看不上眼了,加之现在年轻人都接受过学校教育,读书多,学过法,还是比较明事理,鸡毛蒜皮的小事早已不去计较了,比起上一辈子人的愚昧好多了。
农村人现在春节聚会,谈论最多的政治话题是反腐败、精准扶贫、村里哪个人在哪办厂发财等,而他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电视、电台。其实很多农村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了解程度都超岀了我们的想象,农民是最希望国家强大起来的,希望共产党一如既往惩治腐败,关注农村弱势群体,同时也希望反腐肃贪向基层延伸,苍蝇也要多拍一些。可爱的村民们。
红安建县人耿定向故居
三、农村的经济
当前农村经济实在是外强内空。我们村在大集体时代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有大山背水库、林场,山上有水杉树、松树等等,还有经济作物油茶、茶叶、板栗。但如今,承包给个体,经济受益效果不明显。我们村耕地面积在迅速减少,毁地、建房占用等使耕地面积迅速减少,我一直怀疑政府公布的18亿亩耕地红线早已不存在了,我也一直怀疑政府公布的粮食年年增产是不是水分太大。
我家的土地大多已经被人挖做宅基地。就本村而言,粮食在逐年减产,因为种植面积在减少,青壮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种田还是需要劳动力的,特别是我们那里,交通不便,机械化程度不高,没有劳动力难于上青天。现阶段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农民外出务工挣钱。村庄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外挣钱,如果断了这条财路,农村就会陷入瘫痪状态。
我们村基本上家家住上了楼房,大规模建房时代已经过去,而建房的主要经济来源当然也是外出挣的钱。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已经基本全覆盖,有房有车(摩托车)的生活在农村基本实现。如今,很多人在县城买房,当然这既有利也有弊,攀比现象依然存在。在拜年的路上我甚至看到一条雷人的标语,“城里买套房,亲朋脸上好风光”“**小区买得早,儿媳妇比人家娶得好”。至于车子,也有一些买轿车的,车子基本上都是在十万左右,也有少数的中高档车,那是能人外出挣了大钱,终于回乡风光了一下。
车子多了,道路却不通畅了,政府本来搞村村通,可我们那里乡村道路只有三米五宽左右,让两辆车硬是不能交会,过年堵车是常见现象,开车出门生怕会车,胆战心惊。如经济条件允许,乡村道路还是要加宽,修就修到四米五,让两车交会时能顺利通过。
红安在湖北的位置
四、农村的嫁娶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本是天经地义。但是,在我们村,很多大龄男青年如今依然是光棍一条。我的小学同学就有好几个,要说人也不差,既不痴呆也不傻,就是讨不到老婆。分析原因,既有个人的,更有社会的。
当前,农村嫁娶可以说已经和做生意没有多大区别(理性的家长除外)。村里结婚的,我打听彩礼都在6到8万元左右,有的甚至更高,房子、车子什么都要。遇到不好说话的,还要请人去谈判,和做生意报价无两样。这对农村家庭可以说难得很,但往往如果达不到这些条件,婚事就泡汤了。愁煞家长,急坏亲朋。
在农村,以往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亲的习惯基本不存在了。女孩都在外务工,长相漂亮的,人大方得体的,多半在外就自由恋爱了,待在农村适龄的女青年少得可怜。农村男多女少,比例严重失调,加之经济条件差,本地没有合适的,外地不愿嫁进来,一年又一年,一晃就是大龄剩男了。借此机会,笔者呼吁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要关心农村大龄青年的婚嫁问题,多组织村与村、镇与镇的相亲会,多当红娘。同时,呼吁宣传部门多宣传理性婚嫁,不要把婚姻嫁娶当成买卖。期待新风尚早日形成,期待大龄男青年早日成家,了却父母亲的心事。
鄂豫皖苏区中心革命烈士陵园
五、读书与打工
小的时候,读过私塾的爷爷就经常教导我:“读的书多胜斗丘,良田不种自然收。”在上世纪80年至90年代初期,哪家读书考出去了绝对是农村的大事要闻。当时的农村封闭落后,考上大学意味着跳出农门,转成城市户口,拿国家工资,风光得很。
如今,随着大学扩招,农家子弟或多或少读了点书,但是情况千差万别。有的家庭读书致贫,有的读了小学在外发了财,当了老板,读书无用论的论调在抬头。
其实读书在农村,表面现象看大学生不如初高中生,初高中生毕业就外出打工拼搏挣钱,而大学生还要读书费钱,两者比较,认为读书无用。农村人对子女教育的投资也不比城里人少,可是有的人是死读书,应试教育。当前的大中国是开放包容的,不仅要会读书,会为人,还要有道德、有品性。只要用实际行动践行传统,提升自我素质,读书人肯定不会无用武之地。
共产党的标语
六、留守儿童和老人
可以说,农村过了正月十五就是空壳,老弱病残居多。特别是留守儿童和老人,这个问题不得不说。很多老人儿女在城里,自己独自居住在农村老屋。现在不愿来城里生活的老人,大多是因为在农村生活惯了,到城里不习惯,年龄也多在六十多岁以上,而当他们这一代去世以后,下一代人因为早年在外打工,早已与城市融为一体,况且儿女也都在城市生活,所以不会在农村值守了。
当前,留守老人和儿童的问题可以说是很多的,社会学等各类专家也有多种调研和论证,但农村养儿防老、居家养老的基本模式依然没有变。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现象依然严峻,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差异,生活的逼迫,各有各的无奈,各有各的心酸。
红安古迹——两道桥
七、农村的其他问题
农村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建强支部,引用人才。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的主心骨,力量是巨大的。老百姓有大事和扯皮的事情,口头禅还是去找“大队”(村“两委”)。但是当下在集体经济虚弱的村庄,村级党组织力量薄弱。现在农村建设把外出的大部分农民排斥和遗忘在外,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群众与干部交往不多,既不上交公娘,也没有三提五统,可以说是老死不相往来。平时外出打工,即不关心也不理睬,集体意识淡化到了零点,反正你不找我收上交,还要补贴我粮食补贴。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村“两委”班子平时也不召开村民大会,农村“会荒”现象严重得不得了。农村党员是“十个党员九颗牙,开会不知是干啥,反正来坐一下,过年还把挂历发”。
在家过春节期间,我随意和几个村的党员闲聊,问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问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问题,村庄夜间无路灯的问题,都是一问三不知。知道的只是哪里可以搞点钱回来,哪个老板资助了多少,吃救济的思想根深蒂固。
农村的问题,人才是关键。引用人才是当下农村最迫切的问题。当下农村的干部大多观念老旧,缺乏活力,不思进取,不敢人先。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支农惠农政策更是多得不得了。农村应该大胆启用有热心的在外创业或者有管理能力在政府工作的家乡能人,在家乡就职或是兼职,让他们为家乡发展出力献策。
当然要给他们以各种回报,比如给予职位,挂职副县长、挂职副乡(镇)长等,职位只有留给想干事的人才最有用,否则一文不值;比如给予政治荣誉,只要能为农村做出了贡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都可以大张旗鼓地给。你给能人荣誉,他当然会投桃报李。各种荣誉不能只给那些出了点现钱治了标不治本的人,要注入一剂膏方,从骨子深处清除毒瘤,让农村广袤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启用热爱家乡,德才兼备,德且在先的优秀能人才会有一线生机。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能人不一定要天天坐班上班,隔空指挥,遥控兼职,不拘一格。只有有一个想干事、能干事的组织班子,才能搭建起建设农村的基本框架,而中国经济也只有把农村经济发展起来了,夯实了,中国经济才会有坚实基础,才能真正扬帆远航!
红安最高峰——老君山
八、农村的出路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大有可为。我一直坚信偌大的中国,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在机械化程度高的今天,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合作化。一家一户根本不可能抵挡住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化大潮的冲击,也根本不容易生产出产品,每家每户巴掌大的田地形成不了任何优势,实行合作化协同大生产,是整合农村有限资源的最根本办法。农民以土地入股,交村委、村合作社组织生产,规模经营,以点带面,以一业带多业,一村一特色,一片一拳头,既能把村民紧密联合,把农村有效治理起来,又能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城镇化不是中国农村的根本出路,农村经济合作化才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唯一路径。当前农村表面上看农民富裕了,其实是没有实体经济支撑,就如生命蓬勃却毫无目标地蔓延,农村经济脆弱到不堪一击。
可爱的家乡,道不尽的乡愁!
杨子2017年2月6日(正月初十)于湖北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