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鲁迅|经典重读

故乡读书会

  ◆  ◆

  ◆  ◆

余梦楼

  ◆  ◆

读书

感谢鲁迅

文|胡光波

不知从何时起,中学生间流行如是戏语:“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目前,人教版语文课本收鲁迅作品十六篇,其中小学一篇,初中八篇,高中七篇,除一篇自传、一篇序言和三篇杂文外,都是小说和散文。

学生“恐鲁”,其因大概有二:一距鲁迅生活时代已远,对其时的政治、文化环境尤其是文化论争知之甚少,加上鲁迅语言处在白话与文言交替之际,一些文章读来不太顺畅,有“疙里疙瘩”之嫌;二多数教师固守传统的字词解释、时代背景和段落分析,对作品意旨做过多的社会学解读,未能引导学生领略鲁迅所营造的美学意境,导致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异于中学生的遇鲁生畏,我读鲁迅则具主动意识:经历三次考研失败,极欲寻求精神力量。记得那是1990年冬,我在西安第四次考研报名。从招生办一出,见时间尚早,就直奔钟楼书店,想找几本参考书,却看到新出的人民文学1981年版《鲁迅全集》。当时心里一动,问了价钱,不到一百三十元,就留够车费,兴冲冲拎了回来。

回到学校,将它藏于箱子,因以前《徐志摩选集》《孟子》《约翰·克利斯朵夫》等书,放在桌上床头,都被人借而未还。每天晚上十一点后,估计无人打扰,就按卷次阅读。读前我有个预想:如果一篇文章耐读,就用铅笔打个对号:如果时效性强,就打个三角号。因非出于研究需要,我将十一卷后的书信、日记,没有列入通读计划。这样,就从最初两个杂文集入手,然后是五部文学作品,再就是十五个杂文集、两部文学史著和两本序跋集。

全集开卷,是批判意识强烈、文辞遒劲刚健的《坟》。坟虽为人之归宿,但一想到就阴冷恐怖,背凉发直,鲁迅以之为名,实大有深意,因为他一惯以杂文为匕首投枪,不留情面,直刺对手的命穴,面世后屡遭憎恶,甚至为盟友所不解,故愿将其文堆成坟,寓埋藏与留恋之意。以前,我在中学也学过鲁迅杂文,如《拿来主义》《文学和出汗》等,都是小制短章,而《坟》起首却是四篇文言长篇,或介绍生物进化学说,或勾勒西方科学简史,或破传统之弊以倡思想自由,或以精神英雄相召反专制。这一组文章作于日本留学期间,源于西方近代科学思想的刺激,具有激进的爱国民主精神,初显鲁迅的历史批判意识和改造社会人性的意图,其强烈的文化启蒙意义,在当时不啻于空谷足音。

鲁迅不欲做单纯的文学家,其社会探索与文学研究,与其创作几乎穿插进行,一则因为他从事文学杂志编辑,常拟名写作时评回应社会,再则兼任几所大学教职,出于备课教学之需,与此同时又不废文学翻译、古籍校点,而其于古代野史札记的涉猎,在于绕过御定正史的伪饰,寻觅中国社会的真相。研究历史资料,使其对中外文化认知深入,也增加了他对现实的焦灼感,急欲改造国人的民族性,使中国从专制中尽快解脱,顺利走向自由民主之途;审察中国文史,增加了他对古代文学传统的体悟,也熟谙了古人的文学旨趣和创作方法。

因此,鲁迅的创作起点高,质量优,且有多种文体尝试,虽然从数量来说,远逊于同时的新文学作者。由于鲁迅不欲以文学立世,他在展现炫人眼目的文学才华后,就将思想触角重新回归到社会文化热点,运用杂文这轻便易施的利器,总结历史的沉痛教训,批判重大的社会现象,揭示文化现象的意义,对众声呶呶的重要文艺论争,给予即时的辩驳总结,清除民族文化的积弊,培植自由民主的精神。

正因鲁迅以思想取胜,杂文以理性思考衍释其独到的思想,而文学作品以形象承载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绝非一般性地写实描写,婉谢闲情逸致,杜绝风花雪月,即使作品所呈现的游戏之笔,都大有深意。但是,他又洞悉为文之理,通晓做法技巧,因此不会将秉持的文化理念,强行钳入作品之中,故其思想的深刻往往借生动的描绘表而出之,不管是狂人的精神变态、孔乙己的窃书被打、《药》中乌鸦的凄鸣,还是九斤老太的唠叨、闰土的嗫嚅、阿Q临刑的画圈,甚或祥林嫂的呢喃、魏连殳的嚎哭、爱姑的认命等,作者都以近乎冷静沉着之笔,将人物言行举止与周围氛围,配合得不露痕迹,极少作者挺身而出,增添一丁点“画外音”。当然,他出于故事情节的需要、人物思想发展的必然,有时也发点议论,如《故乡》末尾关于希望的有无、路的形成,实则对未来寄寓希望,为宏儿水生新的人生祈祷。从这一切,可见中国叙事文学白描、画龙点睛之法于鲁迅影响至深。

至于鲁迅的杂文创作,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笔触、情调、力度,随着国内形势和文化环境而变换。如果说《坟》还是以长篇论文的形态立篇、《热风》更多出之简短的随感,那么到《华盖集》《华盖集续集》以后,其形式更加多样,文学形象性大大增强,而归谬、反讽、幽默等大大增强。值得注意的是,这时作者已完成《彷徨》,而《野草》也写了大半,后者格言隐喻式的语言,所传达的理念正与杂文相通。由于鲁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为思想基础,因此其杂文很少落入就事论事的窠臼,总能从所论说的现象与事件,一点点荡漾开来,既能析理斩截,又时旁逸斜出,趣味横生,常有警句喷涌,直指现实人生,如寸铁杀人,令对手难以骤防。如《未有天才之前》末尾对泥土的赞美、《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对悲喜剧的定义、《青年必读书》对古书的彻底否定等,简直不胜枚举。

原载黄石日报2019年11月25日5版

至今想来,当时对我影响最深的还是《这个与那个》第三节末尾三段,对运动会中虽落伍而不放弃者的赞美,对失败英雄的同情,对单身鏖战者的欣赏,对抚哭叛徒者的嘉奖。每当我复习稍生退心,都要翻到全集第二卷143页,把这节文章的末段默念几遍:“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感谢鲁迅,让我度过人生最艰难的时期。

2019年11月23日夜草。

〖欢迎阅读〗

王国红的富贵|俗世奇人

武师王东曹|俗世奇人

钉枋盖的人|人间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