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实:黄石市创办的第一所大学
沧桑漫忆
黄石大学:黄石市创办的第一所大学
文|张实
黄石大学是黄石市创办的第一所大学,开创了本市高等教育事业。
黄石大学于1958年9月创办,至1962年4月停办。它在“大跃进”高潮中仓卒上马,在“三年调整”的末期奉命结束,留下了特定历史年代的烙印,是一次勇敢而艰辛的探索实践。它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第一批黄石本土培养的大学生,经历时代的风雨,他们大都成为本单位的骨干甚至是本地区、本专业的精英。它留下了艰苦奋斗、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办学模式,为此后黄石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先例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奉行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促进本地区现代化的坚定信念;也留下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与经济综合实力相互适应、协调的思考。
黄石大学停办至今,已近一个甲子。岁月无情,历史的画卷越来越暗淡模糊。世事沧桑,昔年尊长,多早归道山;共砚师友,渐星散凋零;存者年已耄耋,白发萧疏,相见时难。笔者作为亲历者之一,幸得黄石市档案馆鼎力支持,以黄石大学现存之部份档案见示,得以研读爬梳、综合整理,据以敷衍成篇。但求略存黄石大学史实之梗概,以供来者参考,并盼原黄石大学师友及广大读者指教、补正。
黄石大学概况
1958年8月22日,黄石市委文教部向市委报送了举办黄石大学的方案。拟建立黄石大学筹备委员会,由汤瑞普、王宝楹、寇东振、邵浩、吕凤魁、孙玉玺、贺青云、陶俊良、运群学、姚达三、罗继理、肖铨、陈学构等组成。由汤瑞普、王宝楹、寇东振分别担任主任委员与副主任委员。下设办公室,由邵浩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筹建与招生工作。[1]([1]汤瑞普系黄石市委副书记,王宝楹系黄石副市长、医学博士,寇东振系市委文教部副部长,邵浩系黄石市文教局长,吕凤魁系市委组织部科长,孙玉玺系市委文教部科长、贺青云(未详)、陶俊良后为黄大党委成员、工学院负责人,运群学系黄石市卫生局长,姚达三系黄石二中校长,罗继理系黄石一中副校长,肖铨系大冶钢厂副总工程师,陈学构系华新水泥厂副总工程师。)
1958年9月16日,武汉大学提前毕业的9名大学生来黄石市文教局报到,这是最早到达的、国家分配来创办黄石大学的专职教师。
黄石大学下设工学院、师范专科、 医学专科。党委集中领导,分头办学。工学院设在陈家湾原武钢黄石技校,师专设在沈家营黄石一中,医专设在天津路黄石市卫生学校。至1959年12月,黄石大学在册学生共计285人,教职员工约60人。
黄石大学由黄石市市长孙德枢兼任校长,后孙德枢任黄石市委书记。
1960年4月,市委研究决定,黄石大学拟在下陆柯儿山南端建校,预计规模为2500名学生,投资400万元。
1960年10月28日市委通知,黄石大学党委由邢尚亭、邵浩、陶俊良、姚达三、蔡子英等五人组成。邢尚亭任校党委书记,邵浩任副校长,陶俊良、姚达三、蔡子英分别是工学院、师专、医专的负责人。随即,黄石大学在武汉路新校址集中办学。
黄石大学开设有四个专业,工学院设机械制造专业,师专设中文、数学专业,医专设医疗专业。学制原拟二年制专科,后改为三年制。
1960年、1961年暑期,黄石大学师范专科先后输送两届毕业生共计99人。其中,中文专业计53人(1961年毕业为25人),数学专业计46人(1961年毕业为29人)。
有资料预计,1961年暑期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毕业15人,医专医疗专业毕业66人。
1961年7月29日,中共黄石市委下文,撤销黄石大学党委,成立医专党委(三医院、卫校党支部划属医专党委领导),工专、师专分别成立党总支,直属市委领导。黄石师范专科学校由邢尚亭兼任党总支书记,叶波萍任总支副书记,姚达三任主任。
1962年4月,黄石市委决定黄石大学停办下马。当时黄石师范专科学校在校学生124人,教职工40人(其中教师22人,干部职工18人)。
(现湖北师范大学内原黄石一中高中部教学楼,黄石大学师专曾在此上课。)
黄石大学是大跃进和教育革命的产物
1958年5月5日——23日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要求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争取在十五年,或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会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大跃进”高潮。
在高等教育战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开展红专大辩论,以“插红旗”“拔白旗”方式,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同时组织大学生编教材、编讲义;二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大搞各种形式的勤工俭学,在“大跃进”高潮中发展到组织师生大炼钢铁,大办各类工厂;三是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办教育,实现各类教育的“大跃进”,特别是开办了一大批高等院校。
这一年,刘少奇和中央文教小组组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强调提出了专区办大学的问题。3月,陆定一在中共江苏省委召开的民办农业中学座谈会上指出:“要开始打算每个专区办几个大学。”他还说,办大学不要那么害怕,我来破除一下迷信。我在交大读过书,……其实就请了几个助教。所以,办大学没有什么了不起,办办就会办成了。各个专区都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现在不考虑,将来要被动。
在4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陆定一要求15年把高等教育普及起来,起先每个省办几个高等学校,以后每个专区都办几个高等学校,再以后,每个县、每个乡,凡是有条件的都办起来。可以请些有相当程度的年轻人来教。南京有一批高中毕业生,请了个讲师,就办起半工半读的民办大学来了。这些新事物,我们要去研究推广。
同年6月,刘少奇在给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指示中指出:“县办大学,将来势必每个县有一所大学,准备十年达到这个目的。现在是否给每个县派一个、两个或几个大学生,这样学校就可以办起来了。世界上第一个办大学的总不是大学生吧?现在有一个大学生,大学就应该好办了。一个县,既办了大学就要办高中,既办了高中就要办初中,既办了初中就要普及小学。”
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推动下,全国新办的高等院校如同雨后春笋。据《中国教育年鉴》统计,1957年全国高校仅229所,至1958年达791所,净增562所,增加了近两倍半;至1960年达1289所,比1957净增1060所,增加了4.6倍多。在校大学生,1957年为44.12万,至1958年达65.96万,净增49%;至1960年达96.16万,比1957年净增117.7%。
黄石大学的教师队伍建设
1958年9月12日,毛泽东主席亲临武汉,视察武汉大学的校办工厂,傍晚在行政楼前大操场接见了武汉大学及附近的武汉水利学院、武汉测量制图学院、中南民族学院四校师生员工13000多人。9月13日视察武汉钢铁公司新高炉出铁,9月15日至黄石市视察大冶铁矿、大冶钢厂。此行,进一步推动了全国大办钢铁、高校大办工厂和新建高校的热潮。
此时已是9月中旬,新的学年已经开始。各高校当年的毕业生早已分配就绪,先后离校。为了支援湖北省创办高等院校,采取了抽调少数在校学生提前一年毕业的特殊措施。9月13日,武汉大学共抽调了54名学生提前毕业,分配至湖北省八个地、市创办高校。各系办公室分别通知相关学生立即办理离校手续,其中中文系四年级共抽调学生6人,分别至黄石市、孝感专区、黄冈专区,每地2 人。武汉大学这次分配到黄石市的共9 人,第三天傍晚,以经济学系的党员韩伟同学为领队,紧紧追随毛主席的行踪,奔赴黄石。其中叶梅林、张绍贤(即张实)系黄石一中毕业生。报到后,学习物理、化学、数学的梁秉辉、梁树扬、叶梅林、曹建群、鲍继芳等5位同学,分在工学院;韩伟(经济学系)、宋顺源、张绍贤(中文系)唐衍惠(数学系)等4人,分在师专。
随后,分配来师专的还有华中师范学院提前毕业的曾玉珍(中文系)、吴汉明(数学系),应届本科毕业的、武大法律系的朱开化和中南政法学院的王怀先、李芬等。
据1959年6月22日黄石大学向市委、市人委报告,计有专职教师23人,其中有15人是去年大学毕业和提前毕业的学生。黄石大学的教师队伍,主要来源是武汉高校提前毕业的学生和应届本科毕业生。
创建黄石大学的教师队伍,还有两个来源:一是武汉高校支援的少数老教师,有王楷元(中文)、金藻香(数学);黄石市内抽调的中学老教师马文(中文)、优秀青年数学教师罗绍炎、程汝霖、程子鹤等,除程汝霖在工学院教数学外,其他教师都在师专工作。
另一来源是工学院和医专从黄石相关企业、医院抽调人员任专职或兼职教师。
从三个专科学校的情况看,各有不同。师专较快的建立了自己的基本的教师队伍,以武大、华师的提前毕业生和陆续增添的应届毕业生为主体,青年人多,经验不足,但有朝气,队伍比较稳定。医专设在卫校,依靠卫校和医院的兼职教师开课。工学院更为困难:仅有上述数、理、化等基础课的青年教师,而缺乏专业课的专职教师。原计划从华新、大冶钢厂、铜矿等单位分别抽调一人担任专职教师,至1959年6 月尚未落实。开学一年来,工学院的青年教师们克服困难,勇挑重担,由数学、物理教师改教或兼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并聘请厂矿工程师4人任兼职教师,基本上完成了教学计划,但也反映因兼职教师本身的工作任务重,难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需要。
(黄石大学师专数学教研组合影。前排从左至右:罗绍炎、舒鹏飞、龙俊林、唐衍惠;后排:程子鹤、徐国强、曾广学、吴汉明、廖作贤)
1959年12月湖北省文教工作会议的文件显示:“如在黄石、黄冈、荆州三个地区七所高校的157名教师中,1958、1959两年高等学校毕业生约占73%。”看来各地的情况相类似,近两年毕业的青年教师,是当时新办高校的主力军。
黄石大学的学生来源
中共黄石市委文教部1958年8月下旬报送黄石大学建校方案时,全国统一高考录取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本学年必须自行招生。方案拟定:在保证政治质量,结合学业成绩和健康条件的前提下,认真贯彻阶级路线,招考具有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对象。其中,保证政治质量、贯彻阶级路线,放在首要位置。同时制订了三项具体的招生措施:
一、凡参加当年高考未被录取的高中毕业生,可以重新填写志愿,择优录取。
二、工学院主要由各厂保送三级以上具有高中文化或初中文化的技工,医疗专科内调三年以上的护士,师范专科抽调部份小学教师。
三、录取部份符合报考条件的在职人员。
根据湖北省委关于积极动员和选送工人、农民和工农干部入高等学校学习的通知精神,结合招生工作面临的实际情况,黄石大学首届招生工作的重点,实际是放在选送在职人员入学。
参照湖北省高等教育厅制定的保送条件,黄石大学于1958年10月30日报告市委,要求保送技工、在职人员入工学院学习。报告强调了必须政治挂帅,政治条件必须放在第一位。其中,保送条件是:凡在35周岁以下,政治条件、健康状况合乎高等学校录取标准,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保送入学:1、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三级以上技工;2、初中毕业参加工作两年以上的三级以上技工;3、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在职人员;4、初中毕业参加工作两年以上,经过业余自修达到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在职人员。报告要求工学院当年招收保送新生60-70名,并将名额具体分配给各单位,要求确保完成。其中大冶钢厂10-12人,地方工业局9-10人,华新水泥厂、源华煤矿、铜厂各5-6人,农场(下放干部)5-7人,铁矿、商业局各4-5名,手管局4人,电厂、矿山各2-3人,交通局、港务局各2人,粮食局、财政局、银行各1人。保送学生入学后,根据本人条件,分别享受一般学生助学金和工农干部学生助学金。
工学院招生遇到较大的困难。一是政审要求较高。至10月底止,工学院从高考未录取的考生中审查了137人,认为总体上“政治质量较差”,仅有19人符合录取标准。1959年12月教育部党组在改进高考招生的文件中,曾指出“有些地方经审查不合格的学生竟占30%-40%以上……显然偏严”。二是要求各单位保送学员的计划难以落实。有的单位领导重视,积极贯彻执行,如电厂保送2 人,一为党员,一为正在北京参加会议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有的单位却忽视或抵触:有的大型厂矿置之不理,有的计划指标为10多名只安排了1人,至11月22日,早已超过办理期限,尚只有初步决定的保送人员18名,与当年计划招生数相距甚远。
黄石师专系为发展本地教育事业服务,招生工作得到市文教局大力支持。中文数学两科仅招收到应届高中毕业生3人,都是成绩优秀而因家庭成分、社会关系等因素未被统一高考录取者。市文教局及时从小学教师中抽调了40人,加上少数被保送的在职人员,分为中文、数学两班,于10月开学。学习两年,至60年夏季毕业。这届学员的主体是湖北省实验师范近两年的毕业生,具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党团员多,政治表现好;经历了实际工作的初步锻炼,珍惜学习的机会,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较高;大多数同学比我们这些初出校门的青年教师还要大两三岁,难得的是他们能体谅学校和教师的困难,主动配合支持我们的教学工作。
(原中文科教师张实(中)与首、二届毕业生李全修(左)、毛汉华(右)合影)
关于学校体制、年限、培养目标的变迁
黄石大学的基本体制是“统一领导,分散教学”。学校建立党委会,统一领导。各专科分别建立党支部(师专与一中合建党支部)。大多数同志认为这种体制比较适应当前的情况和需要。
1959年6月贯彻省委高教会议精神,学习讨论时结合黄石大学实际,对于体制问题出现三种意见,一是保持现有体制,在黄石大学的统一领导下,办学与所在中等学校加强协作;一是保持黄石大学的统一领导,除借用校舍外,割断与所在中等学校的联系,避免它与黄大之间的某些矛盾;一是取销黄石大学的统一领导,各专科独立办学,有的同志还主张医专与卫校合并。通过讨论,意见趋向一致,肯定第一种意见,保持和加强现行体制。
当时中央大力提倡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师专数学科原拟采取半日制,一则可以解决本市师资不足,二则可以照顾学员的经济困难。学生到校后,全部是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尚无家庭负担;个别学员家在农村,当时成立人民公社后吃饭不要钱,减轻了负担,同学一致要求改为全日制。另一方面,市文教局从农场调回了12名“右派分子”,调进了3名下放干部,补充了部份师资;有关学校则认为半工半读的教师不好安排课程,怕影响教学质量,愿意另请代课教师,或合并班级。1958年12月黄石大学报请市委批准,师专数学科由半日制改为全日制。
1959年6月贯彻省委高教会议精神,黄石大学还修改了教学目标和学制年限。如机械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原为:“培养出既有政治觉悟,又有文化技术知识的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后改为:“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觉悟,初步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体魄健全,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的高级机械技术员。”学习年限由二年改为三年。医专亦作了相应修改。在专业设置上,工学院原拟开设钢铁冶金、机械制造、化学工程、采矿等专业,实际只开设了机械制造专业。根据1959年省委高教会议精神,经研究决定,黄石大学不再增设新的专业,仍维持原有机械制造、医疗、师专中文、数学共4个专业。
1959年黄石大学参加全省招生,省分配招生名额120人,经研究决定三个专科各40名,并拟从黄石卫校、大冶师范应届毕业生中各抽调20名,直接升入医专、师专学习。
师专主要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员,学制原定两年。1960年第一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一般能胜任初中或高中教学工作,有的成为教学骨干。1961年5月师专向校党委和市委提出,为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提高教育质量,要求将学制由两年改为三年。报告着重阐述了目前两年制按照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与四年制本科大致相同,如中文科《文学概论》《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都是必修课程。教学内容多,而教学时间少,难以完成教学任务。1961年初,师专召开座谈会,毕业校友反映:“我们啥子都学习到了,可是啥子也没有学深学透。”“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工作中遇到不少的困难。”通过调查,不少学校领导反映:“近几年内,中学教师在数量上并不缺乏,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水平低,骨干教师少,不能满足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原数学科教师吴汉明夫妇(左二、三)与首届中文科毕业生刘英华(右一)夫妇合影)
逐步充实教师队伍,大力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新建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师队伍质量不高、数量不足的突出问题,黄石大学采取了逐步补充师资,积极培训教师,成立综合教研组,加强集体研究等措施。
一、1959年5 月,黄石大学向市委组织部呈送了关于工学院配备教师的专题报告,要求发挥工业城市厂矿多、工程技术人员多的优势,提出具体名单,请求市委调配。不久夏宗琦由大冶钢厂调来黄大工学院任主任,主持教学行政工作。师专在争取老高校、市教育局支持的同时,每年都充实了应届本科毕业生。先后从武汉大学中文系调来了熊文钦,从华中师范学院毕业生中陆续分配来了秦惠民、汪星辉、梅细海、陈铁生、胡传源、黄元亮、龙俊林、曾广学、廖作贤、徐国强等教师。
二、1958-59学年,黄大已选送三名教师分别至省委党校、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短期进修。1959年暑假,省高教厅为新建高校教师举办教师进修班,黄大派出6名教师参加进修。其中,叶梅林进修理论力学,梁秉辉、唐衍惠、吴汉明进修高等代数,宋顺源进修文艺理论,张绍贤进修现代文学。其中,武汉大学现代文学进修班,由刘绶松教授利用这个假期,为各地市来的14位学员,系统地讲授了五四以来文学领域中的两条路线斗争史,这是刘老师当时在国内很受重视的学术成果。
三、成立了教研组,强调加强集体研究。师专由罗绍炎任数学科教研组长,张绍贤任中文科教研组长。需要说明的是,师专的教研组有其特殊性。当时一般高校是按校、系、教研室三级管理,系(科)的职能是负责行政、教学和学术研究的综合管理、服务、协调;教研室是教师按课程门类组织的基层单位,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进行教学管理。黄石大学处于草创时期,人员少,机构因陋就简,师专由姚达三主任直接领导教研组长;教研组不是按课程分别建立,而是包括本专业各门课程的一个综合性的基层组织。现在回忆,在实际运行中,教研组长的职能主要并不是、也不大可能是组织不同课程的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而是在主任领导下分别作一些中文科、数学科的基本的教学行政事务工作。
张绍贤回忆,到校后第一项任务便是拟订师专中文科的教学计划大纲草案:两年内计划开设哪些专业课程,每门课何时开设及其课时总量,本学期的教学安排等,草案经教研组集体讨论修订后,报上级批准实施;同时向各位老师分别征求意见,根据个人的意愿和专长,协商确定其担任的课程;最后落实到本学期每周的课程表,开学后师生按此进行教学。第一学年中文科陆续到校的只有5位教师,《古典文学》《古代汉语》先后由两位老教师马文、王楷元讲授,《文学概论》由宋顺源老师讲授,《现代汉语》由曾玉珍老师讲授。如此,张绍贤就安排自己讲授《现代文学》。按照教学计划,这门课应在第二学年开设。考虑到第一学期只有四门专业课,课时偏少,张绍贤又不能不开课,便建议结合当时文艺形势,临时增设了一门《民间文学》,重点讲授革命新民歌和毛泽东主席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原则。
黄大师专十分注重提高教学质量。1958年秋开始办学之际,正逢全民大炼钢铁的高潮。我们借住的黄石一中,师生已经在操场上用土法炼焦、钳锅炼铁。师专有的学员、教师受形势影响,向张绍贤反映也要求参加大办钢铁。张绍贤向姚达三主任作了汇报,姚主任原是黄石二中校长,当时兼任一中校长,他明确表态:这些青年教师脱产来学习,时间很宝贵;除了教学计划安排的生产劳动(每年集中生产劳动四周,分散劳动每周平均半天)外,以课堂教学为主,不要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黄石师专的师生没有参加大办钢铁,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师专在特殊情况下的教学矛盾
1958年创办的新高校,普遍存在着教师数量不足,青年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缺乏教学经验的问题。一般说来,大学本科毕业留校作助教,需要追随老教授学习深造三至五年,才能试讲部份章节。黄大师专青年教师当时的处境是,毫无思想准备地突然离开了大学课堂,两手空空,一张白纸,来到这所无教材、无教学参考资料、无图书馆、一无所有的新高校,仓卒受命,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要走上讲台,独立讲授一门大学的专业课程。而他们所要面对的主要是一群年龄比他们大、自身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的调干生,他们学习的自觉性高、求知欲望强烈,对教师的教学期望值更高。如此,教师队伍的现状与与学员的要求便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当时课堂教学的基本矛盾便是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教师教学质量的矛盾。
1959年冬,姚主任带领部分教师专程去武汉师范学院(原武汉师专)参观学习。当时不去武汉大学,也不去华中师范学院,主要是结合本校实际,学习师范院校办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与此同时,强调要大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要面向中学实际。
面对这种特殊形势,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感到压力很大。一般都能端正态度,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虚心听取意见,建立了比较融洽、真诚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同时刻苦学习专业知识,认真备课,努力适应同学的期望。当时我们青年教师讲课都兢兢业业,准备有详细的讲稿。学员的意见主要是有的讲课照本宣科、平铺直叙、重点不突出、表述不流畅不生动之类,对于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教学作风的意见并不多,也谅解我们提高教学水平要有一个过程。
出乎意料的是,中文科的同学对于两位老教师的意见却更尖锐。一位老教师早年追随无产阶级革命受过迫害,留下了精神创伤;虽然读书甚多,却被学员称为讲课“爱扯野棉花”,他兴头来了,手舞足蹈,大讲特讲古籍中的故事,信马由韁,离开了教学内容。另一位老教师作过一家著名晚报的记者,见多识广,五十年代初被安排在高等学府,名义是“讲师”,据说并未从事教学。从武汉调来支援师专,比较高傲、任性。第一次上课就破口大骂本教研组的一位青年女教师,令同学们惊愕不知所措;据反映,他还在课堂上说过:“什么是又红又专?明十三陵地宫里的朱漆棺材,那才是红到底。”当时粮食紧张,凭粮票定量供应,他讲到盛唐开元年间的富庶,即兴发挥说:“那时也不要粮票!”讲到李白的诗句“大车扬飞尘”时插科打诨,说唐代也没有洒水车。第一届学员中党团员多,经历过1957年反右,对于此类情况比较敏感,陆续通过党团组织反映给师专领导。为此,党组织主持了一次座谈会,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面对面地听取同学对教学的意见,同学的发言提出了上述对两位老教师的意见。后来,前一位老教师调回了原单位。另一位停止授课一段时间后,曾改教《古代汉语》。自1960年春季开学后,陆续增加了熊文钦、秦惠民、梅细海等青年教师接任《古典文学》《古代汉语》等课程,这位老教师便退出了教学第一线。
新建校党委 迁入新校址
1959年6月经申请,黄石市政府曾同意拨给黄石大学基建经费40多万元,后来因为要保证钢铁工业等重点工程建设而未实现。
1960年4月25日黄石大学向市人委报告,根据上级指示精神,黄石大学拟于柯儿山南端建校,预计规模为2500名学生,投资400万元;1960年第一期工程投资108万元。其中医专、师专教学楼各一栋,教工宿舍、食堂各一栋。次日市人委批复,同意上述规模和投资,并批示:当年100万投资,应保证20万元安排设备购置和室外工程等费用,剩余80万元安排土建工程,并规定每平方造价标准:教学楼75元,宿舍48元,食堂、厨房45元,厕所55元。
1960年10月28日,市委组织部下文通知,黄石大学党委由邢尚亭、邵浩、陶俊良、姚达三、蔡子英等五人组成。邢尚亭曾任市委秘书长,现任专职的校党委书记;邵浩四十年代中期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原任黄石市文教局长,现任黄石大学副校长。其他三位党委委员分别是三个专科的负责人。市委此举,显然是充实黄石大学的领导力量,加强党对黄大的集中统一领导,由此,学校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筹备,1960年底黄石大学校部和各专科迁入武汉路新址集中教学。在原黄石市三医院右侧、市工人文化宫背后,临街有两栋新建的红色的两层楼相对而立,后部尚有建筑物只打了地脚而未继续施工。据说这里原是为大冶师范建的新校舍,后来市里决定大冶师范暂不搬迁,此处用来办黄石大学。
此前师专住在黄石一中,借人家的教室、宿舍,吃人家的食堂,用人家的课桌椅、两层床,一切现成,和一中师生同等待遇。各上各的课,相安无事,和睦友好。大家欢欢喜喜迁入新校址,有了自已的家,却遇到了新的矛盾。新建的校部,除书记、校长办公室外,拉开了架式,人事科、教务科、总务科等一应俱全,占据了西边那栋的二楼,其中只留了一间教室,给师专中文、数学两个教研组十多位教师备课。有的教师没有办公桌,只能在宿舍床上写讲稿;教师宿舍的床位也不够,张绍贤和一位年轻的转业军人、名叫马列的图书管理员,晚上就在教研室拼起办公桌睡觉。
校部的干部是上级从各个机关抽调来的,既不熟悉师专的实际情况,也不了解大学教学工作的特点,遇到食堂卸煤、搬米这样的杂活,随意支使教师。刚从武汉大学调来的熊文钦老师,对此很有看法,后来整风学习时发言说:“在黄石大学,教师的地位最低,什么人都可以指挥教师。”
1961年春季开学后,黄大在左邻新竣工的多层楼房内争取到几套住房作青年教师的集体宿舍;又在王家湾争取到原金属结构公司遗留的几间工棚供教工家属居住,虽然墙壁是竹片糊泥漏风、泥土地面潮湿高低不平,总算是有个安身之地,老教师王楷元和韩伟、朱开化的家都住在这里。
从“劳逸结合”到“以抓生活保健康为中心”
1959年9月印发的《黄石大学师范专科1959-1960年度上学期工作规划要点》,在提出“尽量减少师生兼职,克服忙乱现象”“精减会议”的同时,安排的活动尚有:党团组织生活、班会活动每二周一次,工会组织生活每月一次,安排在星期五晚上;教师理论学习每周两次,星期三、六下午;教研组会议每周一次,不得超过两小时,时间自行确定;全体教师参加的学校工作例会,每星期一下午(无事可不举行)。1960年3 月制订的工作规划要点,将教师理论学习改为每周三次,共8小时。实际的会议只会比这安排的多,不会少。如此,每周天天都安排有会议、学习,不是下午,就是晚上,留下可供教师备课的时间就很少了。
在按照上级指示“贯彻劳逸结合关心师生健康”时,有份材料反映,在师专存在的问题有“四多四少”,即劳动多,会议、活动多,师生突击任务、兼职多,病号多;教师备课、学生自习时间少,自主支配时间少,辅导少,互相通气、彼此了解情况少。“教师方面每周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用在整风和学习毛主席著作方面(整风用了四个下午一个晚上,共17小时,学习毛主席著作两个下午,共7小时。骨干分子还经常要利用中午、晚休等时间开会,每周每人约5-6小时。”据调查,任课的14位教师中,7 人患有不同的疾病;中文科二年级学生中患病者亦占48%,有的还患有两种病。
每当晚上开会到11点,宣布散会时,领导同志说:“保证健康,现在休息。”我们教师就暗自相视一笑,因为这时才是我们备课时间的起点,有时就不免要苦战通宵,第二天上了课才能睡觉。
1959年师专师生集体下乡劳动,经历了人民公社食堂化,敞开肚皮吃饭不要钱的盛况。公社食堂一日三餐,每餐至少有半斤米,蒸成满满一大磁碗。男女老少每人一大碗。1960年粮食定量供应,教师每月定量24斤,平均每天不到8两,早上2两粥,中午下午各3两饭。学校食堂普遍推广“双蒸饭”,每个圆柱形的瓦缽内放米加水上笼基本蒸熟后,每缽加水后再蒸一次。看起来一大缽,却是烂熟稀软不经饿。
学校迁到武汉路后,1961年春季开学,校党委制定的方针是“以学习毛泽东思想为纲,以整风为动力,以抓生活保健康为中心,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说明师生健康问题已经很突出了。自1960年12月起,黄大每月进行一次疾病普查。1961年元月统计浮肿的61人,女师生闭经的32人,患肝炎18人。此后肝炎继续蔓延,二月达33人,三月达56人。
春季开学后,校党委成立了全校生活领导小组,下面分组加强对食堂、农场、校内副业代食品生产、防病治病的领导。食堂管理初步走上正规,基本作到称米下锅,餐餐核算,定量落实;保证了青菜的供应。校办农场的生产形势好转,陆续为食堂供应了几千斤蔬菜。副业生产校部与各专科分片包干,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对肝炎患者及时隔离、集中治疗,病号的营养物质落实到人,开展肝炎的预防宣传。在上级支持下物资供应也有所好转,增加了豆腐、豆芽、三合粉、面粉等品种的供应。总的来看,师生生活有所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浮肿病人:二月下降至32人,三月下降到23人,四月下降至18人。闭经:二月下降到14人,三月下降至7人,四月下降至6人。肝炎的蔓延直到四月才有转机,下降到40人。
直到1962年2 月,湖北省教育厅下达《关于安排61-62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仍然首先着重强调:“这学期计划周学时,仍不能超过48小时。这里包括所有的上课时间、自息时间、和分散劳动时间,每天保证学生至少有8 小时的睡眠时间。课余时间一般由学生自由支配,党团组织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每周至多6小时,保证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的休息时间。”
撤销黄石大学党委,分别成立三个专科
1961年7月29日,中共黄石市委下文通知,撤销黄石大学党委,医专成立党委(三医院、卫校党支部划属医专党委领导),工专、师专分别成立党总支,直属市委领导。邢尚亭兼任师专、工专党总支书记;余均义任医专党委副书记兼三医院党支部书记,廖子和任医专副校长;靳治芳任工专党总支副书记,夏宗琦任工专副校长;叶波萍任师专党总支副书记,姚达三任师专副校长。
黄石师范专科学校仍设中文、数学两个专业,学制改为三年。
撤销黄石大学党委是贯彻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需要。撤销黄石大学,实际上只是精简了原来黄大校部所属的一些非教学人员,三个专科的实体及其教师队伍仍然保留。黄石市委显然是想保留这所大学的,由此,进入了它的历史的第三阶段,也是最后的阶段。
1961年冬,贯彻执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12月13日,黄石师范专科学校接到黄石市人民委员会发出、由市长孙德枢签署的《关于批准成立校务委员会及其成员职务的命令》,由姚达三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叶波萍、刘诚、吴躬定、熊文钦、张绍贤、罗绍炎等六人为校务委员会委员。这一文件的存在,证实了在黄石大学党委撤销后,黄石师范专科学校的建设仍在进行、完善。
自1958年秋季创办以来,黄石师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一定的发展。此时共有教职工40人,其中教师22人,职工18人。设有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余怡华任秘书干事,吴躬定任教务干事,刘诚任总务主任,张世民任党总支干事。在教职工中共有党员8人,团员20人。在校学生124人,其中一年级76人,二年级48人,学生中共有团员53人。
三年来已购置、收藏图书13000余册。当时正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古旧书多而便宜,其中不少是秦惠民、张绍贤因公去武汉时,多次从汉口交通路古旧书店等处搜罗而来。图书由陈昌烈、唐志英管理。马列在黄大时间很短;陈昌烈是由大冶师范保送入学读中文科、后留校工作。
师专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努力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立了自己的劳动生产基地。通过市文教局与本市中学挂钩,先后深入到当时的黄石一中、二中、九中、十一中和金湖农业中学进行教育调查和教学实习,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先后输送了两届毕业生共99人,其中中文科53人,数学科46人,主要分配在黄石市和黄冈地区任中学教师。
黄石师专停办及师生员工安置
1962年3月15日至30日,黄石市委召开市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央扩大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和省委有关会议精神,市委领导对1958年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和指出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4月13日正式宣布黄石工专、师专、医专同时停办。此时共有在校学生约400人,教职工144人。
黄石大学及其三个专科停办是贯彻八字方针的必然结果,与当时下列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1、全国高校和黄石教育事业发展过快。
据《教育年鉴(1949-1981)》统计:
高校数(所) |
% |
学生数(万) |
% |
|
1957年 |
229 |
100 |
44.12 |
100 |
1958年 |
791 |
345 |
65.96 |
149 |
1960年 |
1289 |
562 |
96.16 |
217.7 |
1962年大调整后,全国高校降至407所。
据《黄石市志》记载,1958至1960年间,黄石市区除新增黄石大学外,还新增教师进修学院1所,中学3所,小学5 所,中专技校11所,初级综合师范1所,红专学校36所,农业中学每乡一个班。1661年调整后,大跃进中举办的学校仅保留4 所中学和少数小学。其余全部下马。
2、黄石市地方企业发展过快,后实行“关停并转”、精简职工。
据《黄石市志》记载,1958年黄石地区在大办钢铁的群众运动中,新建扩建厂矿企业45家,省下达指标招收新职工77000名,当年全市职工达115208人,比上年增长67.70%;工资总额达4615万元,比上年增长17.91% 。1959年省下达精简职工指标5000名,实际完成5059人。1961年贯彻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到10月底关闭地方企业13家,合并8家,街道企业基本停办、共200家。各厂矿企业精简职工,减人减粮,到1963年全市实际精减职工共93784人。
3、财政大幅减收,入不敷出。
据《黄石市志》,1960年全市财政收入6232万元,至1961年、1962年分别下降至3150、3300万元,减少近一半。而全市教育经费支出由1954年的53万元,至1960年增长为262万元,基本是1954年支出的5 倍。财政支出难以为继。
师专停办后,教职员工除1 人自愿回乡生产外,均另行分配工作,教师全部由市文教局分配至各学校或局机关。二年级学生48人,提前一年毕业,分配至市区、大冶各小学或党政机关工作。一年级学生76人,其中家在农村的有33人回乡务农;家在城镇的、或需特殊照顾的归侨等亦分配在各小学任教。校舍先由文教局接收,创办半工半读学校。学校图书室原地封存,1966年夏季后多有流失,后来所余图书移交给市图书馆。1970年,黄石师专原有房产改办黄石市轴承厂。
重建黄石大学曾是黄石人民的一大心愿
1973年3月,中共黄石市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等工作机构刚刚恢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康德抓住地处还地桥东风农场的华中师范学院大冶分院将要停办的机遇,力主接过它的编制创办黄石分院。4月8日,原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实行省市双重领导,以黄石市领导为主,设语文、数学两个专业,办学规模暂定240人,与原黄石师专停办时的规模大体相当。
1973年7月,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在沈家营黄石一中挂牌,宣告建立。在百废待兴,物资和经费极为紧缺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该校继承了黄石师专充分利用黄石一中原有教学、生活设施办学的经验,艰苦奋斗,站稳了脚跟、逐步发展。
1978年3 月1日,湖北省高等院校黄石高工班、高医班、高师班相继成立,首次试招普通专科、本科学生。
197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改名为黄石师范学院,属湖北省领导。在此前后,原黄石大学副校长邵浩、原黄石师专校务委员会主任姚达三先后复出,任黄石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原创办黄石大学、黄石师专的骨干朱开化、罗绍炎、唐衍惠、熊文钦、吴躬定、秦惠民、曾广学、程汝霖等陆续调入,为建设该校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
1984年12月1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黄石,市委领导汇报了重建黄石大学的愿望和规划,恳请总书记为“黄石大学”和“黄石日报”题名。1985年1月,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的校名和报名寄到黄石,也寄托了他对黄石大学复校的厚望。
1985年2月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黄石师范学院更名为湖北师范学院。
1989年1 月,武汉工学院黄石分院、黄石职业大学、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黄石分院合并组建黄石大学。
1991年6月12日,黄石大学更名为黄石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5月,黄石市人民政府向湖北省人民政府报送了《关于请求批准组建黄石大学的请示》,要求将湖北师范学院和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一所面向全省,主要为鄂东地区经济和社会进步培养人才的多学科、高层次的综合大学,校名为“黄石大学”。请示报告认为,设立黄石大学的条件基本具备;拟组建的黄石大学将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文、理、工、医教育,以及研究生层次教育;并保证举全市之力,在两年内无偿划拨2000亩土地,多渠道筹集经费,确保两年内完成筹建工作,并通过教育部的评估验收。
这是二十年前,黄石市党和政府确有书面记载的、为重建黄石大学所作的又一次郑重的努力。
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黄石高等专科学校与黄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黄石理工学院。
2011年12月26日,经教育部批准黄石理工学院更名为湖北理工学院。
2016年3月1日,教育部致函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湖北师范学院更名为湖北师范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黄石高等教育事业获得空前的长足的发展,足以告慰所有筚路蓝缕、惨淡经营的先驱者。
2019年11月初稿于黄石金广厦小区,
2020年3月下旬修订于肇庆水师营,
2020年6月15日再修订于水师营。
本文作者张实先生
附录:黄石师专部分同学名录
一、据特级教师、原大冶师范副校长李全修回忆,与他同班的首届中文毕业生有:安志英、李毅、陈纯静、周德华、董人西、刘英华、刘少华、胡昌德、陶婉春、尹章树、郑世华,杨吉时、杨庆珍、杨慧珍、王天豫、罗楚圻、潘朝阳、蒋某某等。
二、据一份无表格名称、无制作时间、单位、时间的学生名册记载:
数学科二年级(第二届1959年入学):
闵素琼 吴法勤 雷振介 廖济春 杨荫华 彭兰英 马碧莲 杨文华 李受萍 余经牛 汪业要
数学科一年级(第三届1960年入学):
杨庆云 姜家桩 胡采英 郑文芳 徐觉民 王见林 李新定 张文坤
张洁玉
语文科二年级(第二届1959年入学):
夏启胜 陶德明 王爱华 熊美和 吕作元 郭启亚 杨明俊 张国栋 刘淑英 黎文美 刘名振 王维仁 张世明 叶细林 明国骥 肖思寧
倪纯贞 倪纯治 柯传林 胡昌钰 胡美生 毛汉华 易贤慈 彭光荣
王声凯 李郭正
语文科一年级(第三届1960年入学):
段文智 伍庆华 陈人麟 虞泰满 张远志 童世学 韩斐然 王运生
裴学莲 王祖良 杨技新 李孝卿 汪同经 杨裕林 雷秀珍 王 平何国美 刘德廖 郑幼田 谢志明
前排左起唐志英、曾玉珍、汪星辉、韩伟、姚达三、夏宗琦、邵浩、寇东震、谷正范、蔡子英、王楷元、王怀先、吴汉明、程子鹤、唐衍惠。
第三排左一朱开化、右三宋顺源。
第四排右一朱鹏飞、右七张绍贤(张实)
编者说明:
本文分上下两期,分别刊发于黄石日报2020年8月20日第7版,8月27日第7版。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