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药:清心火的淡竹叶,真的是竹子的叶片吗?

相信很多朋友看到“淡竹叶”这个名字时,第一想到的就是这是竹子的叶子,无论是楠竹还是毛竹。

但实际上,淡竹叶和楠竹或者毛竹没有半毛钱关系。它真正的植物属性是禾本科草本植物,是一种叫做淡竹叶的植物,入药的部分是它的干燥茎叶。

最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就有淡竹叶的记载,当时被纳入“竹叶”的项目下,直到李时珍才在《本草纲目》把它单独列出来。

由此可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古人确实也曾将淡竹叶和竹子混淆了。

淡竹叶在江南大部分地区都有野生,尤其以江苏、浙江、湖南多见。外观上,它的茎叶全长约有50厘米有,有的还带有一部分根茎或者须根和残余花序。

淡竹叶的茎是黄绿色而中空的,外形为圆柱形或被压扁,直径大概在1到2毫米左右,也有竹子一样的节。叶面为绿色或淡绿色,两面有稀毛,叶脉纤细平行,有明显的小横脉。气微小而味较淡,入药者以色绿叶长、没有须根和花茎者为佳。

现代科学发现,淡竹叶的主要成分是芦竹萜、白茅萜,这些物质都有一定的解热利尿作用。

淡竹叶作为中药一般就是切段生用。传统的做法稍微繁琐一点:将晒干的淡竹叶卷成圆柱长条,用麻线扎紧,然后切成两寸左右的小段,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熬煮时不会弄得一团糟,方便饮用。

历代本草家认为,淡竹叶性味甘淡寒,能入心与小肠二经,主要就是能清热除烦、利尿,适合热病引起的心烦不寐,小便短赤涩痛诸证。

关于淡竹叶的使用,历代医家的观点基本还是一致的,大致就是认为它主要就是能清心火、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也就是包括一些心中烦热、小便黄赤、面赤口渴、口舌生疮、衄血等问题。这些问题,中医认为都和心经有热有关。

但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心火”,很多可能就是机体对炎症感染、代谢因素改变时主动做出的反应,比如一些发热、失水、局部充血、神经兴奋性增高的情况,都会比较常见。

历代中医经验认为,人们在夏季感受暑热而出现心火症状者,淡竹叶的清解是最适宜的,比如著名的导赤散。

此外,淡竹叶和生石膏的配伍,对于温病后期的余热未消,也是很合适的,比如竹叶石膏汤。

最后,淡竹叶又能辅助石膏清除热病后期的余热,方如竹叶石膏汤。

1、 清心除烦:

既然淡竹叶善于清心火,对于心中烦热之证,显然就非常合适了。

夏天酷暑时节,即使没有什么明显的“热病”,但受较高气温的影响,人们容易出现一些烦躁不安,烦渴多饮、小便减少等不适,这时候,用淡竹叶熬水代茶,就有不错的清心除热效果。

2、 利小便:

淡竹叶能清利小便,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心与小肠相表里,想要清泻心火,最佳的途径就是让火热之邪从小便而出。

比如夏天闷热出汗较多、小便黄少时,适当喝点淡竹叶茶,再配合充分饮水,确有助于增加小便,从而保证体内环境的代谢平衡。

3、引经药:

淡竹叶还是一味常用的“引经药”,一些和心经相关的方剂里,少许佐之以淡竹叶,能起到“引药直达病位”的效果。

最后,有一种“苦竹叶”,外观上和淡竹叶几乎一样,但味道偏苦,归经和功用基本和淡竹叶相当,不能算是“伪品”,也可以说是一种替代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