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这个道理,下一个被裁的可能就是你

职场木沐说7小时前

那个“性价比低”的人,是你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职场木沐说”(ID:mumushuo2017),作者:木沐,36氪经授权发布。

在网上曾看过京东员工在脉脉上爆料,称京东发布内部邮件,要求坚决淘汰三类人:

  • 不能拼搏的人

  • 不能干的人

  • 性价比低的人

以上为京东内部邮件截图

前两条比较好理解,就是第三条让人得细心琢磨,到底什么是“性价比低“的人呢?

这让我想起以前公司的一件事。

35岁的老刘加入公司11年,虽然签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还是被辞退了。

老刘是个老开发,总是凭借老资格各种拖沓,效率低和不配合。

下班到点就走,根本不考虑项目进展情况,对老刘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

领导找老刘谈过几次话,但起色不大,最终忍无可忍,辞退了老刘。

讲真,老刘作为老开发,在公司超过10年,虽说工资赶不上管理层,但却肯定能顶请三、五个能干活的小开发。

在领导眼里,老刘没效率,不出活,工资高,真还不如换成一个有拼劲,能出活,工资却大打折扣的新人。

而这种想法的出发点,不就是所谓的“性价比”吗。

性价比高,用在生活中,就是我们花尽可能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产品,俗称“划算”;而性价比低则相反,就是“不划算” 。

延伸到职场上,性价比低的员工,是指这两种情况:

  • 公司花在某员工身上较高的工资,而其产出和对公司的贡献太低,与高工资不匹配

  • 公司在付给员工同样工资的情况下,有些人却比其他人的贡献和产出少很多

买东西的时候,谁都图个性价比,不想花冤枉钱。

那在选人、用人的时候,公司看中性价比,不想花冤枉钱,裁掉性价比低的岗位和人员,也就顺理成章了。

5年前,你的一个小时值20块钱。5年后,你的一个小时仍然值20块钱,而没任何增值。不淘汰你,淘汰谁?

难怪在互联网寒冬,就算财大气粗的京东,内部都出台如此裁人政策,正如那句电影台词说的:“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01 那个“性价比低”的人,是你吗?

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花盆效应”,是指如果一个人在舒适的“花盆”中待久了,就会习惯安逸,久而久之,彻底失去前进的能力。

初入职场时,谁不是意气风发,积极努力?

然而往往过了3、5年甚至10年,有些人就开始放松懈怠,不出活效率低,仰仗过去的成绩和人情吃老本,他们拿着不低的工资,却不如刚入职场的员工能干卖力。

老刘就是如此,工作上挑挑拣拣,不是累了需要休息,就是使唤新来的人替他干。领导辞退他时,老刘一肚子怨气,说公司忘恩负义。

其实老刘们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向员工要结果,要绩效是管理的核心。

不管你在公司多少年,如果成长速度跟不上公司的发展,甚至开始拖后腿,那对不起,等待你的只能是被裁掉。

前段时间的一则新闻很亮眼:宝洁退市,内部有很多35岁以上的员工跳槽到其他行业做leader,比如去滴滴。

然而滴滴对这批跳过来的人却很不满意,说他们“转行过来不专业”、“能力不强”、“迷之优越感”、“拉帮结派”…...

这些现象不就是典型的“性价比低”吗,拿着不菲的年薪加入新公司,却根本无法体现和拿出与高薪匹配的业绩,还带来一身“老油条”的臭毛病,搁谁都无法忍受。

据说滴滴也在对这批人进行调整,不能适应新环境,体现能力和工作结果的人,等待他们的不会是什么好运。

蚂蚁金服支付宝CEO彭蕾,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都只有一个--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不管老人还是新人,不管你拿着多少薪水,在领导心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你能否快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把事搞定。

“解决问题”这几个字,做起来远非如此容易。而这,恰恰是那些性价比低的员工做不到的。

02“自我迭代”,拥有自己的“铁饭碗”

今天我们不仅要面临来自无处不在的变化的挑战,更要警惕人性中“安逸”和“惰性”对自己的吞噬。

而你如果连续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是不是从此不再敢懈怠和麻痹?

  • 你的知识,在明天是否奏效?

  • 你的经验,是否会成为未来的绊脚石?

  • 你的能力,是否会被超越甚至被替代?

梁宁在《产品思维30讲》中曾提到:

“我们自己的人生也是迭代的产物。”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一个一个动作地持续迭代,进行一次一次微小的选择,这就会在未来成就你过硬的产品,以及你精彩的人生。

话说回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今天的你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或境况没那么重要,不必过于纠结和在意。

你最最需要看中的是在未来几年里,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持续迭代,突破自己。

学历和经验只代表过去,是否保持学习力,不断迭代自己才代表未来。

迭代自己,包括升级思维,拓宽认知,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打磨个人能力,更新替换经验。

想要做到这些,就别老想着图舒服和滋润,怕压力和改变。安全感不是公司和他人施舍的,而需要你自己一手打造。

郑渊洁说过:“真正的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是一辈子走到哪儿都有饭吃。”

不断自我迭代和蜕变,具备不可替大的核心竞争力,你才拥有随时离开平台的本事和底气,你才有资格、有权利决定自己未来的人生,才能真正得到一个谁也抢不走的“铁饭碗”。

工作的本质是价值交换。

想要获得更高的“溢价”,你就要不断培养和强化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值钱”,让更多的企业愿意为你买单。

03 不学习和成长,就成为“韭菜”

那些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够进步,能够成长,就是因为他们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懂得学习的重要性。

在他们的人生字典里,从来就不存在别人眼中的“中年危机”。

华为总裁任正非坦言:我要始终学习,连续50年我都是每天晚上学到1点钟,不学习就驾驭不了华为。前百度总裁陆奇曾说,要让自己每天活得不一样,保持自己学习的能力,把自己想象是一个软件、一个代码,今天的版本一定要比昨天的版本好,明天的版本肯定会比今天好。

“性价比低”的人,眼睛永远盯着过去,从不想为未来作出改变,他们最大的本事就是怨天尤人。

赵本山有句话,说的话糙理不糙:“自己没能力就说没能力,怎么到你那儿,哪都大环境不好,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

说到底,那些被人看作“性价比低”的人,不愿付出时间去学习和成长,不愿付出辛苦去做有价值的事,最终只能成为任人收割的韭菜,根本没有实现逆风翻盘的希望和可能。

“居安思危者,昌盛;知足常乐者,败亡。”

古老的训诫,今天听上去依然有理、奏效。

而你,是时候该琢磨一下自己的未来和出路在哪里,就在此刻。因为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