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不尸,居不容
《论语·乡党》:
寝不尸,居不容。
“寝不尸,居不容”,是什么意思呢?流行的注解认为,“睡觉时身子不僵直,家居时不讲究容仪”,这种注解来自于《皇疏》。《皇疏》是指南朝萧梁时期的皇侃所写的《论语义疏》。
朱熹《论语集注》卷六是这样注解的:“尸,谓偃卧似死人也。居,居家。容,容仪。范氏曰:'寝不尸,非恶其类于死也。惰慢之气不设于身体,虽舒布其四体,而亦未尝肆耳。居不容,非惰也。但不若奉祭祀、见宾客而已,申申夭夭是也。’”朱熹的注解与《皇疏》是一样的,偃卧是僵卧之意。
“寝不尸,居不容”,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的“容”是指盛装,居家不可盛装。若居家盛装是给谁看呢?居家盛装是虚荣之欲太强,而不知俭朴,故孔子反对,因而提出“居不容”。所谓的“尸”是跪卧之形,是一种礼仪。睡眠不可跪卧,睡眠应该选择最自然的姿势,以跪卧之形入睡是要显示有教养,故孔子反对,因而提出了“寝不尸”。居容寝尸都反应了当事人非正常心态,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装高贵,是礼仪过度。现在的人会装样,古人也会装样,数千年来人性未大变。
《说文解字》将“尸”注解为“陳也。象臥之形”。“卧”字由臣与人组成,“取其伏也,人臣事君俯僂也”,是臣子弯腰伏跪君主之形态,故而“尸”是跪伏之礼仪。
《庄子·逍遥游》: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尸之”以及“尸祝”之尸都是伏跪之礼仪。总之,孔子是个实在人,反对礼仪过度,反对装样,尤其反对在乡党之间装样,都是乡里乡亲,有什么好装呢,非要显示出高人一等吗?
现代人虽然会装样,但比得过连睡觉也会装样的古人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