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学记‖046. 色法与净色根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十四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终于学完了第一首偈颂的第一部分,进入第二部分。但是第一句就遇到一个很难讲的问题。
“五识同依净色根”,五识,就是前面五个识“眼耳鼻舌身”;“依”,依靠,依靠什么起作用——“净色根”。先说“根”,根就是我们生理上的“官能”、“机能”,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但眼根不仅仅是眼球,还包括所属的神经系统。就像中医说肺,不仅仅是肺脏,还包括了所属的神经、经络,是一个系统。再说“色”,色与空相对,为所有物质存在之总称,既然是物质,就都有质碍,会变坏。《百法明门论》中,将色法分为十一类,即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及法处所摄色。其中,眼、耳、鼻、舌、身为五根,色,声、香、味、触为五境。难以理解的是“法处所摄色”。这里的“处”,是生长、养育的意思,“意指能长养吾人之心与心所,且为心与心所依靠、攀缘者,共分为十二种,称为十二处,亦即上记所说之五根加上第六根意根,五境加上第六境法境。”(《佛学大辞典》)
【我刻的】
第一,极略色,也称极微色,即极微之色法,也就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类似我们现代科学所指的原子、电子、原子核、夸克等等。到物质的最小微粒,我们还不知道叫什么,只能叫“极微色”。在佛法中,极微色还可以分成七部分:色、声、香、味、触、法、觉。南怀瑾老师讲:“一个真空分到最后极微,空到没有、爆破的时候,它放光,它出来味道了。所以色、声、香、味……如果人碰到那个真空爆破,你这个细胞受感受哇,就死亡,伤了。释迦牟尼佛,三千年了,他早就说出了,极微到最后还具备七分。”第二是极迥色,又称自碍色。这个物质已经无法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因为科学太年幼、太幼稚,还没认识到。“迥”代表远大、高深、深远。这种物质不仅肉眼看不见,甚至科学仪器可能也看不到。是不是现代科学讲的暗物质,不好说,因为暗物质这个概念太笼统了。南怀瑾老师认为,“极迥色”是已经介乎心、精神跟物质之间的东西。第三是无表色,也称为受所引色,是依身、口发动之善恶二业,而生于身内之无形色法,它在内不在外,是一种不能表现于外之现象。例如由持戒所引起的一种防非止恶的精神作用,这种东西被视为是身内陆水火风四大所造,故列入色法。它几乎无法可以表示,更接近于“精神”。第四是遍计所起色,它是第六意识缘五根、五境虚妄分别,而在心内变现出来的影像色法,例如空中花、水中月、镜中像等,仅具有影像而并无所依托的自体本质。第五叫定自在所生色,又作定所生色、定所引色、胜定果色、定果色、自在所生色等各种名词,即指由禅定力所变现之色声香味等境。比如,神仙可以变出美食给你食用,点石成金,煮沙成饭等等。这里有个区别,八地以上的大菩萨所变现,才可以实用,否则为“假色”,不能实用。比如《西逰记》中,那些妖怪变出来的食物,实际只是障眼法,比如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白骨精变的女人被打杀后,“行者道:'师父莫怪,你且来看看这罐子里是甚东西。’沙僧搀着长老,近前看时,那里是甚香米饭,却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长蛆,也不是面筋,却是几个青蛙、癞虾蟆,满地乱跳。”但是,如果以大乘唯识之看法而言,上面五色中,前四色均属假色,恰恰只有第五色通于假实,而以圣者所变现者为实色。万法唯心,一切唯心造。如果不分那么细,我们这个世界构成的有“五大”,中国的说法是金木水火土,在佛家则是地水火风空,去掉空,对应的就是地、水、火、风物理世界这四大类,所以叫做“四大”。对应到我们的身体,四大假合为身,身上坚固的东西,比如骨头,就属于“地大”的范围;血液、体液、荷尔蒙,这类液体的东西属于“水大”;身上的热能、体温,属于“火大”;呼吸系统,则属于 “风大”。说是“假合”,是因为它会分散、毁坏,四大分离,就是肉体死亡。四大媾和,就构成了我们这个身体,构成了眼耳鼻舌身这五个“色根”。
但什么是“净色根”呢?顾名思义,就是清净的、纯净的地水火风组成的,也就是说这个根是先天的,不是后天的,不是我们这个肉眼所见的。(公众号:潜真堂)南怀瑾老师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用了特别好的比喻,比如甲乙都属“木”,那个甲“木”是不成形的木,实际是还未成形态、还没有变成物质的“气”,乙“木”,是成形的木了,成了形态的后天的木。这个“气”,借用现代的自然科学观念,就是“能”,没有变成东西的那个能量。我们肉眼所看见的眼耳鼻舌身,这叫扶根尘。它能扶持这五个净色根,保护它,使令它不坏,能正常的发生作用。这两个是相互依存的,就像肉体死亡了,神识无法单独存在一样。“五识同依净色根”,这五个识,要发生作用的时候,它不能独立发生作用,它要依止“净色根”才能发生作用。要注意的是,“五识同依净色根”,眼根有眼的净色根,耳根有耳的净色根,五个根都是一一对应的,眼识要依止眼根,它不能依止耳根,其他四个识也一样。但是另外还有共依的根,如第六意识,前五识的活动,不管哪一个识,它要发生作用的时候,一定要有第六识作它的依止处。有了第六意识的参与,眼才能看得见,耳才能听到声音。但第六意识是可以脱离前五识的,比如打妄想的非量境。而前五识要发挥作用,还需要第七识、第八识为依止。第七识叫“染净依”,第八识是“根本依”,所有识的活动,还都要靠第八识的种子才能活动,下文会讲到。
部分专辑链接
《南湖传习录》、 《推手践习录》
《南湖传习录》番外篇
《潜修集》 、 《笃学记》
《事问集》 、《共修集》
《读史札记》 、 《论语漫言》
《年轻时代》、《水云笺》
《雷法修缘》、《中医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