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弟子规要求照顾老人要“昼夜侍,不离床”,听听中医的时间医学 2024-06-13 18:35:43 昨天看到沈阳报纸上的一则新闻,说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太太,自己居住,结果这一天,自己去厨房做饭,不小心跌倒在地上,结果跌得很重,自己站不起来了,又没有力气喊出来,于是在地上躺着,不吃不喝,整整三天。这个时候,邻居有经常接济老人的,发现老人三天没有出门了,于是大家一起商量,从窗户看一下老人,一看不得了,发现老人正躺在地上,这样,大家请锁匠开门,送老人去了医院。所幸老人没有生命危险。我看了这个新闻,心中酸楚,这种晚年,真的比较凄凉啊。在看报纸的时候,我就把新闻念了。母亲听到,也很感慨,她说我们小区,昨天有位老人和她聊天,这位老人的孩子在国外,她自己一人生活在这里,患糖尿病,每天要扎三次胰岛素,买菜做饭,都是自己张罗,她对母亲说,自己有时候低血糖,这低血糖会很危险的,她感慨,不一定哪一天,自己悄悄的,说走就走了。我和母亲说,以后我们多多照应她一下吧,也够可怜的。为何讲这些内容呢?因为我们今天说的是《弟子规》里面的这句话:“昼夜侍,不离床”。 我们生活中,最亲近的人,就是父母了,《弟子规》里面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当父母身体出了问题,做孩子的,要尽力照顾,最好要做到白天晚上,都关注父母的身体状态,不能松懈。“那么,为何要“昼夜侍”呢?”从医学的角度来讲,昼夜侍,可以全方位地观察患者的情况,掌握疾病的规律。这门学问,叫时间医学。中医认为,白天和夜晚,是阴阳交叠运行的,人体会随之而调整,白天阳气运行,夜里阳气潜藏,阴气用事。所以《黄帝内经》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时之气使然’。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意思是说,多是清晨的时候,患者感觉很清爽精神,这是“旦慧”;然后白天比较安稳,这是“昼安”;等到了下午,夕阳西下了,患者往往开始病情加重,这是“夕加”;然后,到了夜里,病情一般会严重,这是“夜甚”。黄帝问岐伯,为何会如此呢?岐伯回答,因为人是和大自然对应的啊,大自然有这样的规律,则人也会如此变化,人的正气的每天不同时间的变化,决定了邪气发作的强度,所以会如此变化啊。这个“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讲的是一般病的规律,但是,人体生病的变化,还不仅仅于此。“十二个时辰经络流注”中医里面还有另外的理论,比如经络学说中,有子午流注学说,这个学说认为,人经络之气的循行,是有规律的,按照十二个时辰,流注不同的经络,流注到哪个经络,这个经络就“当令”,也就是说执行任务,甚至连穴位的开阖,也有此规律。这个流注的过程是这样的:寅时 (3点至5点),肺经; 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辰时 (7点至9点),胃经;巳时 (9点至11点),脾经;午时 (11点至13点),心经;未时 (13点至15点),小肠经;申时 (15点至17点),膀胱经;酉时 (17点至19点),肾经;戌时 (19点至21点),心包经;亥时 (21点至23点),三焦经;子时 (23点至1点),胆经;丑时 (1点至3点),肝经;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如果发现一个症状,总是在同一个时间出现,则可以分析是否该经有问题了。学习更多中医养生知识请关注“广东医药临床学府”平台。◎下午五点肾虚腰酸比如,很多肾病患者,问过我这样的问题,为何总是在下午五点钟到七点钟左右,腰酸的会严重呢?答案是很清楚的,这个时间段,是肾经当令,肾经出问题的人,在此时会更加难受。◎三点到五点醒,肺经异常再举个例子,曾经有位凤凰卫视的女士,问我为何她最近突然每天清晨一定会在三点到五点之间醒来?我说:“你最近的压力一定非常大了,是吧?”她回答说:“是的,可是,这与早醒有何关系呢?”“一日中含四季,时间体系”因为,中医里面,还有一套时间体系,这个体系里面,早晨对应肝,中午对应心,下午对应肺,晚上对应肾,脾是每个时间都对应的根本。这是另外一个时间体系,和前面的子午流注可以共同使用,当压力大的时候,肝火旺盛,容易早晨出问题,而且,肝火会融化肺金,这叫木火刑金,意思是情绪系统的郁滞,会导致呼吸系统的病变。早晨三点到五点肺经当令,所以这个时间容易出问题。所以,两个时间诊断体系相交叉,可以共同诊断,这样异常早醒的人,往往是压力大,导致肺经出了问题。所以,我告诉她如何按摩肺经和肝经,结果,大约一周左右,她说症状就消失,早晨可以睡个好觉了。在中医里面,这几种时间医学的体系,是共同使用的,有的时候会叠加,有的时候会单独出现信息,每个信息都会有效,我们会把这些信息拿来综合考虑分析的。◎中午服药泻心火在中国古代,很多名家对于时间医学都十分精通,比如,清代著名的医生叶天士,他在给患者服用泻心火的药物的时候,往往让患者中午服药,因为此时心经用事,心经的经气最旺;而在服用补脾的药物的时候,往往让患者在晚上服用,因为上午的辰时和巳时,是脾胃经气最强的时候,而对应的时间,则是经气最弱的时候,此时服用滋补该经的药物,效果更好。◎心肺疾病,有时间节律现在,时间医学在国际上也蓬勃发展,西医也发现,人体的激素等等水平,并非全天分泌均匀的,而是有着时间的节律的,所以很多疾病在一天里面,有着明显的发病规律,比如心脏病患者的死亡时间,往往在夜里,比如治疗哮喘的激素类药物,往往在清晨使用效果更好等等。目前,时间医学也出现了自己的亚分支,如时间生理学、时间病理学、时间治疗学、时间药理学、时间护理学等。所以,如果我们掌握了这样的理论,一旦父母夜里身体出现不适,我们可以做个初步的分析,或者,可以为医生提供详细的信息,没准就能发现疾病的元凶呢!要知道,根据时间医学的理论,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病情,我每次询问患者的情况,都会努力收集有关发病的时间性的信息,比如,什么时间咳嗽的严重?发烧什么时间严重?◎瘀血疼痛,晚上严重比如,瘀血导致的疼痛,就有这样的特点,白天轻,或者白天根本就没事儿,可是,到了晚上却严重。根据这种特点,可以判断是否有瘀血,比如有很多男士,晚上躺在床上腰痛,白天是好人一个,没有症状。这是肾虚吗?不是的,绝大多数是瘀血导致的,活血化瘀,可以迅速见效。可见,我们不能小瞧这个“昼夜侍,不离床”,如果我们能仔细观察,照顾父母,就可能找出更多的调理身体的信息和依据。它反应了我们做子女的,爱自己的父母,要为父母解除病痛的一种努力。““昼夜侍,不离床”,时间医学,孝亲之爱”同时,在照顾生病的父母时,如果能做到“昼夜侍,不离床”也会减少很多父母的痛苦的。比如,有的老人,生病后需要插鼻饲管,将食物直接打到胃里面,这样,患者的口中就会非常干燥,此时,需要照顾的人细心观察,常常用棉签蘸淡盐水来擦拭,这就是一个需要细心的工作,如果做了,对老人的身体非常好。还有老人,因为生病,常年卧床,如果照顾不勤,没有常常为老人翻身,则老人会生褥疮,褥疮一旦出现,会比较难以治疗,而且患者会非常痛苦。我常常见到,一些老人卧床很多年了,可是因为儿女照顾得及时周到,所以皮肤保持得非常好,这是令人赞叹的啊。还有些小病,比如感冒,有的时候老人白天什么事情都没有,可是晚上会发烧,此时,如果心不细,甚至有的时候不能发现老人在发烧。我见过有的子女,我一问老人的体温,他们能给我报出老人晚上22点、24点、2点、4点的不同体温,要知道,这些体温确实是不同的,老人的体温在不同的时间段是确实有起伏的,这就为医家提供了分析的信息,这样的子女,让我钦佩,这是真的孝子啊。我这里讲的,都是成年人如何照顾老人的,那么,为什么给孩子讲的,要写这么多大人的内容呢?记得有位名家讲过:在孩子这么小的年龄,任何说教式的理论教育效果都不佳,最佳的教育,只有一条,就是家长去做,孩子看到,这种耳闻目濡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谓时间医学的内容,都是方法,而支撑这些方法的,是孩子对父母深深的爱。 赞 (0) 相关推荐 疼痛定时发作,久治不愈--时间医学解您燃眉之急 时间医学是研究时间与人体生理变化的关系,同时也是研究时间与人体病理变化关系的一门学科.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疾病总是集中在一年中的某季或某月,集中在一月中的某旬或某日,集中在一日中的昼.夜或某时发生:有 ... 失眠、半夜醒来就睡不着,怎么办? 有不少人经常天未亮就醒来,一醒就再也睡不着,为此困扰不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身体哪里出状况了?中医如何解读与治疗这种毛病? 一.凌晨醒来,多是肝.肺不好! 中医认为,十二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 ... 神奇的子午流注,告诉你健康养生的最佳时间 什么时候锻炼旺肾?什么时候锻炼健脾?什么时间锻炼预防心血管疾病? 原来练习健身气功还有它的最佳时辰! 这篇文章将结合传统的医学智慧--"子午流注", 带你了解病症养生与时辰的关系. ... 【乾訸书苑】弟子规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了无痕老师讲国学,喜欢这些内容的朋友,欢迎关注.留言.点赞.转发,谢谢! 《中国人的家训—弟子规》第35集: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传承中华文化★净化社会心灵 德行天下天下行德 我们共勉一起永远铭记: 我是善德使者 开启善德能量 用心感动生命 弘正道启善德做榜样 传承中华文化,净化社会心灵 用心将传统文化教育传 ... 《中国人的家训—弟子规》第19集:照顾父母需用心 起居饮食见真情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核心经句: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弟子规 ·入则孝> 内容文字: 心中有父母,在对父母的日常饮食起居的关怀中,体现出为人子女的这份孝心.在照顾老人过 ... 琐议《97岁老人劝青少年勿学<弟子规>》 琐议<97岁老人劝青少年勿学<弟子规>> <北京晚报>2010年8月中旬刊出<97岁老人劝青少年勿学<弟子规> 称无基本常识>道:" ... 焦爱民丨详说弟子规之十四: 谨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步行时要从从容容,站立时要端端正正.施礼作揖时,前身要弯下去,呈现深圆 ... 《弟子规》图文详解 全文注音 有声读诵 视频易解 梅语文教育/阅读/朗诵/写作 <弟子规>由清代李毓秀著,三字一句,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蒙学课本.人的幼年是其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启蒙教材作为这一阶 ... 楷书字帖《弟子规》 <楷书行书> 书法作品欣赏 微信号:shufaf 公众号:楷书行书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国学启蒙教育《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国学经典,受益匪浅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 ... 【传统文化】弟子规的前身“训蒙文” 点击绿色按钮⊙聆听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著<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训蒙文和<三字经>类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