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 笔记 刘月霞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个方面提出了十分明确的目标与任务,蕴含了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理念与价值追求。
要给校长和教师提供教学实践的操作模型,为教师提供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思考: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更有价值——“让学生学什么”,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更有意义——“学生应学会什么”,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怎么学”,什么样的方式能更好地检验学习效果——“怎么评”。
学科核心素养的凝练被誉为本次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一项重大突 破。之所以如此定位,一是在于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发展与变化,二是 课程目标进一步指向学生,关注课程最终留给学生的是什么,从而真 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任务。由此,我国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开始了向“学生本位”课程的真正跨越。
深度学习是指向学生素养的学习。2016年提出了我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将其内涵界定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 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 开放性与发展性等特性,其生成与提炼是在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 中完成的,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深度学习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追求。因为只需简单记忆和机械应用程序的工作,是不需要深度学习的。大量研究表明,在迅速 变化的世界中取得职业和社会生活成功的关键,就是要拥有远大的志 向和坚强的意志、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能 力以及学科思维、学习策略和积极的学习心向等,也就是所谓的核心素养。而这些素养的获得需要深度学习的支撑,因为素养是”个体在与各种真实情境持续的社会性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和创生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深度学习正是这样的活动和过程。
学生会知识但却不能解决问题(学生懂健康知识 但缺乏健康行为 )
打破讲授式模式 提倡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
营造人文环境 营造师生学习伙伴关系
深度学习就是为迁移而学习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将从一个情境中习得的知识应用到其他情境中。深度学习能力主要有三个维度,分别是认知维度、人际交往 维度和个人内在维度。其中,认知维度包括掌握学科的核心内容及批 判性思维技能,人际交往维度是指养成沟通和交流技能,而个人内在 维度则是发展学科思维模式以及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