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微(225):若即若离——释“即”(卽)
本文约3000字,阅读约需要6分钟
(本号逢双日更新,敬请关注)
汉字探微
(225)
若即若离——释“即”(卽)
朱英贵
此前两篇谈到了《诗·大雅·生民》中“于豆于登”的“豆”和“登”,这两个字的初始意思都是表示古代盛装食物的容器。本篇来谈谈“若即若离”的“即”,“若即若离”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好像要挨近了又好像没有挨近。这里的“即”是接近的意思,其实“接近”已经是“即”的引申义了,其实“即”也是一个与“豆”(盛食物容器)有密切关系的汉字,表示一个人正在接近或享用豆(盛食物容器)中的食物,可见“即”的造字本义为正在进食。让我们先来用“即”字的古文字字形来印证它的本义。
一、“即”字的字形解读与造字本义
“即”(卽)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即”字的甲骨文为左右结构的合体会意字,一侧的部件象一只高脚的“豆”(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容器)上面盛满了食物,另一侧的部件象一个跪坐的侧面人形,表示人面对着食物正在进食。金文形体跪坐的人形变成了侧立之状,但其造字原理仍与甲骨文一致。
战国文字左侧表示“豆”的底座发生了讹变,成为一个小勾。说文小篆的左侧构字部件进一步发生变化,将表示“豆”的柱脚和底座的线条讹变为“匕”,因此便造成了“皀”(今读作jí或bī)这一部件。于是来源于甲骨文和金文的形体后来写作“即”,而来源于小篆的形体后来写作“卽”,今天则一律规范写作“即”。
“即”的造字本义为就食(正在吃饭)。《说文解字》卷五皀部:“卽,卽食也。从皀卩聲。”(卩《说文》或作卪)许慎的解义“卽食也”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依据小篆字形解义,将内部的表义部件“卩”(dān)误认作声旁,故曰“从皀卩声”,而且对另一个表意部件“皀”(bī)的认定也是基于讹变了的小篆字形,查《说文·皀部》:“皀,谷之馨香也。象嘉谷在裹中之形。匕,所以扱之。或说皀,一粒也。”许慎解说的意思是:“皀”是指谷物的香气味,像好的谷粒被包裹之形,也有“一粒”的意思。这种解释虽然与字义有联系(今吴方言的某些地方仍称豆粒为豆皀),但与“即”字的造字本义却有相当的距离。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对此补充解释为“此當云从卩皀、卩亦聲。”即认为“即”字应该是一个会意兼形声的亦声字。宋代徐鍇的注释曰:“卽,就也。”这是符合其造字本义的。
二、“即”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即”字的构形与进食有关,其本义为正在进食(就食)。例如:“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易·鼎》)高亨注:“《说文》:'即,就食也。’此用其本义。”这句话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五十卦“鼎卦”的九二爻辞,这句爻辞的意思是:鼎中装满可供济养的食物,容易招来敌对者的嫉妒,但他却不能把自己的食物怎么样,结果是吉祥的。其中的“不我能即”是文言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而前置,解读语序当为“不能即我”,也就是不能进食我的饭食的意思。
“即”字由此“就食”的造字本义可以产生如下一些直接或间接的引申义:
其一,表示就,接近,靠近。“即”的本义为进食,要进食就必须接近食物,因而可以引申出接近、靠近的意思。例如:“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卫风·氓》)郑玄笺:“即,就也。” 这里的“即”是接近的意思。再如:“乃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史记·吴王濞列传》)司马贞索隐:“即者,就也。”“即山”就是靠近山。又如:“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唐·柳宗元《童区寄传》)这里的“即”就是靠近炉火的意思。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表示至,到。例如:“芒而大倍常之一,其化甚;大常之二,其眚即也。”(《素问·气交变大论》)王冰注:“即,至也。”再如:“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南朝·梁·庾肩吾《乱后行经吴邮亭》诗)又如:“此等结法最难,非负雄才具大力者不能即。”(清·李渔《窥词管见》十五)
二是表示乘,登。由接近、靠近的意思则可以进一步引申为走向、走上的意思。例如:“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左传·隐公元年》)这里的“即位”就是登上君主之位。再如:“泥行蹈毳,山行即桥。”(《史记·河渠书》)裴骃集解引徐广曰:“《尸子》曰'山行乘樏’。”可见其中的“即”就是“乘”的意思。又如:“人熊在山,能即舟害人。”(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人熊》)这里的“即舟”就是走上、登上的意思。
三是表示寻求。例如:“有寒饿之疾,始怃然欲出仕,往即焉,而乃幸得,于今三年矣。”(宋·王安石《上张太傅书》之一)再如:“摩诘纯乎妙语,绝无迹象可即。”(清·徐增《而庵诗话》卷二)
其二,表示迎合,符合。例如:“若夫即主心同乎好恶,固其所自进也。”(《韩非子·孤愤》)再如:“仆平生于得意之友不敢以私干,而政令之不即人心者必以告。”(清·方苞《与吴见山书》)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表示依附,附着。例如:“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南朝·梁·范缜《神灭论》)再如:“他提出了'形神相即’的观点,就是说精神和形体相互结合……精神依赖于形体,不能离形体而独立存在。”(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
二是表示乘着,趁着。“即”的本义为正在进食,由“正在”的意思可以引申出就在某时某处,乘着、趁着的意思。例如:“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汉书·李广苏建传》)这里的“即时诛灭”意谓就趁着那个时候声讨杀死。再如:“(项羽)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史记·项羽本纪》)这里的“即其帐中”意谓就乘着那个帐中的环境。
三是表示按照,依据。例如:“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倚旁。”(唐·元稹《乐府古题序》)其中的“即事”意谓按照它的事类。再如:“校书之时,遇有疑似之处,即名而求其编韵,因韵而检其本书。”(清·章学诚《校雠通义·校雠条理》)其中的“即名”意谓依据它的名类。
其三,表示就是,正是。例如:“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再如:“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史记·项羽本纪》)又如:“赵学究即赵普也。”(宋·刘延世《孙公谈圃》卷上)
由此又可引申出当时、当天意思,也可表示以后不久的时间。例如:“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八:“即,犹今人言即今也。”再如:“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又如:“日之相近,或亦以'即’言之。”(翟灏《通俗编·时序》)
其四,用作连词。主要有如下三种意义用法:
一是表示假若。词义再进一步虚化,则会演变出表假设的连词义。例如:“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汉·贾谊《论积贮疏》)这句话的意思是:假如不幸有纵横二三千里地方的大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灾区呢?再如:“即以为不毛之地,亡用之民,圣王不以劳中国,宜罢郡,放弃其民,绝其王侯勿复通。”(《汉书·西南夷传》)颜师古注:“即犹若也。”又如:“即材可用,虽雠不废;不可用,虽光显矣,不处以势。”(宋·曾巩《太祖皇帝总叙》)
二是表示尽管,即使。例如:“瘦即瘦,比旧时越模样儿好否?”(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再如:“倒提着鸡鸭走过租界就要办……即顺提也何补于归根结蒂的命运。”(鲁迅《花边文学·倒提》)
三是表示则。例如:“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非乐上》)再如:“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汉·贾谊《过秦论》)又如:“我受之,即彼得以乘间而尝我,我则示之以可欲之门矣。”(《明史·施邦曜传》)
其五,用作介词:当。例如:“即此风云佳,孤觞聊可命。”(南朝·齐·谢朓《赋贫民田》诗)
由此又可引申出表示就在的介词意义。例如:“若先出师疆埸,即军前命为大将军者,则命正、副使赍敕印往。”(《清史稿·礼志九》)
其六,用作副词:便,就。例如:“(苏秦)即阴与燕王谋,破齐共分其地。”(《战国策·楚策一》)再如:“(魏延)向所以不即反者,惧丞相耳。”(《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又如:“西北二十里后,即已渐入高原。”(沈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
由此又可引申出表示只是的副词意义。例如:“晋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孟子·梁惠王上》)
根据上面对“即”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即”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即”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即”字在常用成语的使用中大致保留有四类文化含义:
其一是表示接近、靠近的意思。例如:成语“若即若离”意思是好象接近,又好象离开,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而与之相近的成语“不即不离”则是形容既不接近,也不疏远。成语“即温听厉”源自《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它的意思是接近他感到还算温和,听他讲话却很严厉,人们常用以称颂面受尊者的教诲。还有一个成语叫“可望而不可即”,意思是说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用以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其二是表示立刻、当即的意思。例如:成语“一拍即合”,“拍”指乐曲的段落,也称打拍子,意谓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语见清·李绿园《歧路灯》:“古人云,君子之交,定而后求;小人之交,一拍即合。”而“一触即发”则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只要一碰就发出去了,借以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成语“稍纵即逝”意思是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还有一个成语叫“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意谓手一召就来,手一摆就去,形容非常听从指挥。
其三是表示就是、正是的意思。例如:成语“非此即彼”意谓不是这一个,就是那一个。“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意思是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反过来对付那个人自己。
其四是表示乘着,趁着的意思。例如:成语“即兴之作”中的“即兴”是指根据当时的兴致和感觉,“作”指作品,意谓根据当时的感受而写成的作品。而“即景生情”则是指指由眼前景象触发某种情绪、感想。还有一个成语叫“即物穷理”,据说这是程朱理学的主要学理范畴之一,意谓“理”在物先,事事物物皆是“理”的表现,要依据具体事物穷究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