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1
演讲比赛进行到第二场,我们的一位评委韩翔宇老师突然产生了一种感慨:豆还是第一次的好吃,戏还是第一次的好看。
这句话带着一些伤感。
明明是同样的场地,同样的比赛,为何第一场带给大家的是新奇、有趣、好玩、惊艳等一系列极致的感受,到了第二场,大家(包括选手、观众以及评委老师)却在心头生发了一种不过如此的平淡、遗憾、就这样的无奈与伤感?
除开演讲比赛,我还想到生活中的很多事,比如去一个没去过的地方、比如认识一个不认识的人、比如做一件没做过的事。
开始时,我们往往极其热情,甚至说热烈。我们情绪高涨,我们庆幸来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认识了一个新人、做了一件与众不同的新事,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有趣。
我们打开了所有感官,我们感受着周边的人、事、景带给我们的独特体验,我们甚至能察觉空气给毛孔带去的微妙刺激,我们禁不住要抖一抖身子——好新颖的体验,好快乐的感觉。
可是,第二次来到这个地方,第二次见到这个人,第二次做这件事,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们只感到天空不像之前那么透亮,我们觉得身边的人是如此平淡,更别提周边的空气了。空气,谁还会在意空气?矫情。
于是,惆怅、伤感、失落取代了新颖、有趣、快乐。
2
我想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或许是人的天性,喜新厌旧的人性让我们失去了敏锐感知同一个地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的不同的能力。
这一人性在进化中被保留下来,说明它对人类是有益的,套用科技行业从业者的话:正是因为人的喜新厌旧,不满足于现状,人类的科技才会进步。
好了说远了,我们今天并不想进行进行严谨的科学讨论,我们今天只想矫情。
Go on,我想我们之所以不能反复从同一个地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身上得到像第一次一般的快乐体验,是因为我们在第二次到这个地方、见这个人、做这件事时心中多了一个参照系——第一次的体验。
第一次的体验给了我们一个参考,我们心中对这个地方、这个人、这件事有了预期,我们知道快乐会来临,我们甚至知道快乐来临的路径。
而一旦我们心中对一件事情有了预期,我们的大脑就会开始偷懒,我们就不会像第一次那般完全打开自己的感官,投入自己的心绪,我们心里想着:这个地方我知道是什么样、这个人我知道是什么样、这件事我知道是什么样,于是,“不过如此”的情绪渐渐升起,微风拂过毛孔的感觉迅速撤离。
似乎可以说,偷懒导致了我们无法在第二次演讲比赛中得到与第一次一样强度的情感体验。
3
有人说:与其有乍见之欢,不如无久处之厌。
“久处”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课题,因为你总会长久地呆在一个地方、与几个比较固定的人相处、做着不怎么变动的工作。
愿你永远年轻,永远拥有一颗善感的心灵。
对我来说,我们的演讲比赛还有第三场,或许我的惆怅会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