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更新计划及听《精英日课2》笔记

2018年更新计划及《精英日课2》笔记

一、开工了    

今天初十了,已经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没有更新日课了,一方面是培训教学顾不上,另一方面是春节放假变懒,拖延也很容易成为习惯.今天晚饭,妻子调侃说好久没看到你更新日课了,日课慢慢就要变成周课,然后月课,然后年课,最后就休克了.我悚然警醒,是呀,这就是事情发展的节奏啊.于是表示今天肯定开始更新.并讨论了接下来的更新计划.

妻子问到这个公众号针对的受众,报持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听了这个问题,一下子回答不上来.想了想,觉得这个日课算是与同好分享自己学习收获,交流自己在感兴趣的事上的思考,促进自己写作、进步的平台吧. 报持的目的最基本的是促进自己的成长,通过输出倒逼输入;其次是打造个人的品牌,什么品牌呢?在记忆、学习方面的品牌吧,这是我最感兴趣的主题;最后,当然是希望有个发声的渠道,形成自己小小的影响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写出10万+的文章,公众号的影响力甚至具有了商业广告上的价值呢?:)

二、更新计划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打算在内容上做如下的安排:

周一,中文字、词、句、题等零散知识的记忆学习。

譬如新华字典,成语词典,谚语熟语,名人名言,历史上的

今天,一段知识点,一些有趣的故事,思考,常见的十大排

名,各个思维模型,各个知识定理等等

周二,中文诗词篇章等大段信息的记忆学习。

譬如古诗十级,宋词三百首,古文观止,中学必背文章,各

个资格证的一些考点,某一类知识的系统整理,好书的目录

介绍,重要的文件等

周三,英文零散信息的记忆学习

譬如词根词缀,字母及字母组合编码,单词,名人名言等

周四,英文篇章等大段信息的记忆学习

譬如好书目录,诗歌,大段的文章,演说,歌词台词等

周五,记忆学习方法的总结、笔记、探讨、创新以及应用中的感悟

周六,影评,书评,剧评,八卦新闻的思考,时事政治的关注,正

在发生的历史等

周日,听音频,看微信文章等的收获、思考。

我挺喜欢得到App的,里面的免费栏目,罗振宇,李翔商业内参都很不错。得到的付费订阅栏目中的《精英日课2》,我基本期期不落;《刘润五分钟商学院实战篇》也很不错,《Dr魏的育儿宝典》也常听听,还有《卓老板聊科技》《前哨2》《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熊逸书院》《武志红心理学》《老浦识字》《何帆读书俱乐部》《给孩子的博物学》《商业经典案例课》《每天听本书》等,都偶尔听听,这些信息,观点也都是滋养自己成长的养料,可供评点,记录。、

这就是本公众号更新内容上的安排了。

与此同时,行有余力,我会在www.yzzd.com更新记忆方面的思考、收获,在内容安排上也早有想法,基本能保证一周四次更新吧。

周一,与记忆相关的书籍的阅读笔记,思考反省

周二,语文,文学,古文经典的记忆

周三,英文知识的记忆

周四,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等知识的记忆

周五,记忆方法,系统的创新

周六,经济,管理,资格考证,人名,最强大脑表演等的记忆

周日,与思维,创新,学习等方面相关内容的学习,思考,训练

嗯,这就是我的计划了,写出来公之于众,也有自我督促的意味,毕竟当众说话,要兑现承诺的。

三、春节听《精英日课2》笔记

回到今天的日课内容,这个春节十天,听了不少音频。《精英日课2》就分成了两大部分:1,系统思维的系统介绍;2,特别放送,日常问题的精英解法,包括:休息,说服他人,学习这三个方面。

这两部分内容,都给我很多启发。

每部分选取现在仍然有印象的三点来展开。首先看系统思维,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我很早就接触,也特别喜欢,这方面的书有几本很经典,譬如商业管理类的畅销书《第五项修炼》,我特别喜欢的作者温伯格写的《系统思维导论》《你的灯亮着吗?》《咨询师的奥秘》《咨询师的百宝箱》。万维刚老师解读的是一本新书《系统思考的艺术》。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熟语其实有许多就有系统思考的影子:牵一发而动全身,福祸相依,饮鸩止渴,屋漏偏逢连夜雨,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树欲静而风不止,天理循环,屡报不爽,锦上添花,投鼠忌器,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削足适履,东施效颦....

我们曾经学过的辩证法原理,常讲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静止不变是相对的等等都可联系到系统思维。我曾看过一本德国心理学家写的名著《失败的逻辑》,里面谈到人对于随时间变化而引起的变化的把握一般很弱,也是系统思维难以掌握的一个重要因素。

万维刚在音频里对系统思维的介绍,我印象最深的有如下三点:

1,问题可以分为线性问题与系统问题,对应着简单问题与复杂问

题。前者可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则往往事与愿违----薛兆丰说经济学的一个很妙的定义是研究事与愿违的学问。事与愿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构成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往往各有目的,各怀鬼胎,并不是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促进系统发展的是大道理,譬如没有国,哪有家这类;影响各个组成部分决策的往往是小道理,是各自的算盘,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囚徒困境,是博弈均衡。

2,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有加强与减弱两

  种,最后构成一个个大大小的回路,《第五项修炼》称之为加强回路与调节回路;加强回路导致好上加好,雪上加霜,往往造成不稳定,调节回路则使得系统维持平衡。识别系统的各个加强回路与调节回路是理清系统的基础。

3,随着时间的发展,各个影响因素及对因素的影响粉墨登场,构

成了系统的不确定性,高手要学会从某些表象上判断系统的变化,进而施展影响,为自己谋取优势。在《咨询的奥秘》中看过的一句很深刻的话,在腌制萝卜的系统里,是萝卜变得更像海水,而不是海水变得更像萝卜。系统中稳定的因素会将易变的因素逐渐改变。所以人会在社会中变得圆滑,环境会改变一个人,会有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里稳定的因素就是人会趋利避害,而圆滑,选择流通劣币都是更大可能得利的选择。

附录:

劣币驱逐良币(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仅在铸币流通时代存在,在纸币流通中也有。大家都会把肮脏、破损的纸币或者不方便存放的劣币尽快花出去,而留下整齐、干净的货币。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譬如说,平日乘公共汽车或地铁上下班,规矩排队者总是被挤得东倒西歪,几趟车也上不去,而不守次序的人倒常常能够捷足先登,争得座位或抢得时间。最后遵守秩序排队上车的人越来越少,车辆一来,众人都争先恐后,搞得每次乘车如同打仗,苦不堪言。再比如,在有些大锅饭盛行的单位,无论水平高低、努力与否、业绩如何,所获得的待遇和奖励没什么差别,于是,年纪轻、能力强、水平高的就都另谋高就去了,剩下的则是老弱残兵、平庸之辈,敷衍了事。这也是“劣币驱逐良币”。

工厂为了精简员工,提高效率,就让双职工中必须一个下岗,工厂的本意自然希望能力强的留下,但事实上往往是比较弱势的留在工厂,而有能力的人离开,因为他找到新工作的几率更大。这样就劣币驱逐良币了。

可以这样解释:公司对能力不同的人给以相同的工资,其实是将实际价值不同人冠以相同的名义价值,其结果必定是能力高的离开而能力低的留下。继而劣币驱逐了良币!

看万维刚日常问题的精英解法,最感兴趣的自然是学习这个主题,在这个主题下他又关于记忆这个话题给出了一些建议,很有意思:

1,存储强度与提取强度的概念

关于这两个概念可以简单对应记与忆。当时记下来的事物,过后不一定回忆的起来,但它们还是在脑海里,只是提取强度太弱。

存储强度只增不减,而提取强度则随时间减弱。

  提取的时候越困难,这个提取动作对两个强度的增加就越大。

所以,不要太频繁的复习,而是要先忘记一些不必要的内容,让提取强度减弱到一定程度,然后花费心力再次提取。这个理论有点意思,与讲究最高效复习的艾宾浩斯曲线有些微妙的差别。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抗的就是提取强度减弱的问题,采用的手段很值得借鉴,就是要提取,采用自测,回想的方式,而不是重复,复习的方式,后一种方式只能增加存储强度。而且这似乎也可以成为记忆宫殿为啥有效的一个理论依据。回到刚刚说的微妙差别来看,艾宾浩斯看中的是总复习时间,效果都要达到能够100%准确提取回答,然而我们不知道当时能完全准确回答是因为提取强度还没有减弱到临界值还是提取强度已经强悍到变成了终身的记忆。所以从更长远的时间范围来看,先过一段时间,让提取强度降到临界值以下,再查缺补漏,也许看上去复习时间长了些,但将知识保证的提取强度也更强一些。

2,慢慢学为啥比较好

    这个原因很有意思,因为人脑学习新技能,是发生在神经元这个层面的。因为练习一个动作而经常被一起触发的神经元,最后就会长在一起,整个网络结构长好了,就相当于一个技能长在了你的大脑之中。

所以慢慢学就是给时间,让大脑内部能够建立新连接,让后台完成重组。一个很好的类比就是砌墙,你有了砖头和水泥,还是需要给点时间让水泥风干了,墙才能结实。

3.两种认知信念与两种技能曲线

所谓两种认知信念是指一个人对知识和获取知识的两种看法。

简单认知信念,认为知识是一个个孤立的事实,一旦被发现就不会再改变,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权威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个人观点一说。

复杂认知信念则认为知识是一个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复杂体系,每个知识都和别的知识有所联系,而不是孤立的。知识可以随着时间慢慢演化,将来新的证据和新的论证方法可能会改变现有的知识,所以说很多知识是不确定的,不能盲目听从专家的意见,而应该亲自去验证知识的来源是否可靠,最好自己能进行推理。

只有具有复杂认知信念的人才有能具有第一流的智慧。《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有这么一句名言:“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所谓两种技能曲线,一种叫做对数增长,一种叫做指数增长。

上图显示了对数增长,健身,减肥,学外语基本是如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