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开始,清明成为祭扫的节日?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它融合了寒食节、上巳节的习俗,最终演变成现在的清明节。
相传,寒食节的诞生是为了纪念一个命运悲凉的随臣介子推。
春秋时期,相传晋献公继位后,他的宠姬骊姬想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因此诬陷公子重耳。重耳为了避免遭受迫害,逃离晋国。在逃亡过程中,他又饿又累,无力起身,随臣四处查找也无法找到吃食。随臣介子推割肉煮汤,重耳喝下肉汤后逐渐恢复精力。后知道肉汤缘由后,重耳流下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继位为晋文公,随臣受赏,介子推却没有在受赏名单之内。介子推鄙夷拒绝争功讨赏,他选择打包行李,陪同母亲前往绵山隐居。事后晋文公羞愧莫及,想亲自带人寻找介之推,但是绵山山高路险,找不到介子推身影。有人献计,火烧绵山,以逼出介子推。
大火过后人们才在一棵老柳树下,找到了介子推的遗体,他还背着他的老母亲。在树洞中,介子推放了一份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恸哭,并将这天定为“寒食节”,以纪念介子推。次年,晋文公上山祭奠介子推,发现那棵老柳树死而复生,便赐名“清明柳”,定寒食节的后一天为“清明节”。另外,晋文公折下柳枝,戴在头上,以表怀念。群臣百姓效仿,相沿成风,这后续演变成清明插柳的习俗。
在汉代,寒食节被称为禁烟节,时长一个月。寒食节期间,晚上宫中才点燃烛火,火种由皇宫传至贵戚重臣家中,而百姓人家不得生火,只能吃生食。
唐朝之前,我国北方祭扫主要在寒食节,而非清明节。而唐朝官员由于回乡扫墓,时有出现耽误职务的情况,于是唐玄宗时期,皇帝颁布政令,开设假期。唐朝时期,南北各地墓祭风俗正值相互交融之际,清明扫墓习俗被沿袭并影响全国各地。
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宋元时期,清明节的地位上升,取代寒食节的地位,禁火、冷食的习俗已经融入清明当中。
上巳节原是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魏晋以后,改成阴历三月初三。人们会在这天相约水边沐浴,后续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活动。到了宋代,上巳节也销声匿迹,不见记载,但是踏青习俗融入了清明节习俗当中,沿袭至今。
时至今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仍存在着清明吃冷食的风俗,如山东即墨,当地人清明节吃鸡蛋和冷饽饽;山东莱阳、招远、长岛等地会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山东泰安,当地人则是吃冷煎饼夹卷生苦菜。在南方,部分地区会在清明节吃青团。在浙江湖州地区,当地人会选择裹粽子,既作清明祭品,也可作踏青干粮。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大家在回乡祭拜,追思先人的同时,莫忘了做好疫情防护措施,关注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