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公认最牛的两大学习法

TOP 1 费曼学习法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犹太人都很有才的呀,总之他有各种丰功伟绩,balabala……)他的学习技巧确实在实践上有很高的价值,也有许多人从中受益,最著名的例子,应该就是Scott H.Young,他利用费曼技巧,在一年内自学完 MIT 计算机专业的全部 33 门课程。他曾说过:I couldn’t reduce it to the freshman level. That means we really don’t understand it. 如果不能把一个概念讲得让小学生也能听懂,那说明我自己也不理解它;即: One can only learn by teaching. 一个人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学会什么。

三节课老布也说过:输出就是最好的输入!(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以后,在学习吸收上面上提升了很多,这个需要亲身体会过才知道。)

1、费曼学习法 - 思维导图:

费曼学习法导图

2、费曼学习法 - 运用场景:

第一步,明确目标。

你在看一本书,翻到某一页,跳出了一个重要的、从没见过的新术语新概念。由于这个概念在书中多次出现,于是你记下它,这是你想要学习的概念。那么如何学呢?于是你查找了各种资料询问其他人,有了输入的过程了。

第二步,以教促学。

你要模拟自己是一位老师,面前坐着一个小白,正望眼欲穿地要听你讲解这个概念。

你翻阅书籍,参考资料,联系上下文(就好像老师备课那样),在这张白纸上写下这个概念的解释要点,然后默念——也可以说出声来——把这个概念的意义,用你自己的话,一字一句阐释给你面前的那个小白听。

卡壳了?不会讲?自己也有不明白的部分?没问题,这是很常见的,不要灰心。

回顾

把在第二步中,遇到的问题,解释不顺畅的部分,自己也一知半解的部分记录下来,统统记录下来,随即,用第二步的模式,逐步把这些部分阐释清楚,梳理清楚。

这是一个降解的步骤。举个例子,你现在要学习的概念是“干细胞”,把这三个字写下来,你在下面给出了干细胞的阐释:原始且未特化的细胞,它是未充分分化、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的一类细胞。

但你不明白什么是分化,那好,把“分化”、“特化”写下来,继续分别阐释:

分化:分生组织细胞发育成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个体,或者由其幼年至成熟的过程中,在生理上的、形态上的改变。

特化:由于功能、潜能、适应力等方面的限制,导致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个体的结构上的改变,使得个体能针对某种功能具有更大的效益。。

……

这样下去,你一定会得到最初学习目标的解释。

第三步,化整为零。

化整

当我们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个大概念里面套了很多小概念,一篇文章读下来,可能有十个知识点,其中五个你真懂,还有三个你半懂不懂,最后两个你完全不懂。这个时候,你就得化整为零,将这些基础知识点一个一个逐个击破。具体逐个击破的方法,你可以去翻参考文献、可以百度,也可以请教师长,去跟别人讨论。

第四步,总结提炼。

简化,可以利用一个技巧:类比。

对于完全不懂生物学概念的小白来说,“原始且未特化的细胞、未充分分化、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的一类细胞”可能太过于抽象,不如举个类比生活的例子:一块面团,湿润时它可以捏成各种形状,捏面团的过程是分化、特化的过程,捏成的成品,就是各种组织细胞,而最初的面团,就是干细胞。这样一来,即使是小白,也能听懂了。你可能会问了:“这个概念,我明明是懂的,何必要简化到这种程度呢?”不,这是有必要的。这种类比可以让你的理解更为牢固。早有实验证明形象思维在学生技能学习上的促进作用,此外,它还能提高人们的创造力,特别是在新颖性方面。用自己的话,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来,不带行业术语,说给80岁老太太听,说给8岁小孩听,要说人话。当这两类人能听懂你所说的话的时候,那说明你真正掌握了费曼技巧。

3、费曼学习法 - 流程:

费曼学习法流程

其实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费曼技巧是有一个循环、重复性的流程,是不断内化的一个过程,你的每一轮教学对知识都是一次吸收,如果是互动教学,学生询问到你不懂的问题或者没考虑到的问题时,你会发现原来知识点里你是有一块空缺的,不通过特殊的训练,人的大脑不会如此细节的去一字一句的思考内容,过程中无意之间你丢失了很多细节。

4、学习层面

人在学习过程中,有几个层面上的学习,如图所示:

学习金字塔

学习金字塔是来自于美国加州国家实验室研究的结论,被动学习(输入)和主动学习(输出)2周后知识的保存率相差很大,其中教授他人的知识保存率最高90%,通过听讲的知识保存率只有5%,讨论、实践、教授他人的三种主动学习的策略其内容的保存率最高 ,所以先掌握学习方法,再去学习和看书,没有效率的学习,都是掩耳盗铃般的自欺欺人,了解-知道-明白-理解的学习层次都是不一样的。

这个从我自身的经历强烈感受到了 ,我的职业是产品经理,去参加了产品经理的三节课培训班,期间有做笔记、思维导图整理,肝作业,有输出作业实践,感觉对自己有点帮助,但是对于课程所学的内容,似乎还说不上个所以然来,知道运用什么方法去展开工作,但是应该怎么做,如何判断做?直到去申请做助教,打算回顾自己的课程知识,突然发现自己的课程的知识还是比较不清晰的(也可能是为了个优秀学员,借鉴过多,作业没有主动思考的结果),有时候学员问我的时候,也会碰到不懂的,于是去找资料与问其他人,在教学他人的过程中,感觉概念越来越清晰,我开始越来越积极改作业,去看作业的亮点以及结合课程内容学员理解偏差的点,对自己有了很大的提升; 后来我将该方法运用到了学跳舞上面,也获得了很大的进度,上课平时都是照葫芦画瓢,模仿行为,不去认真思考老师的拍子,因为跳舞也有一段时间了,我开始帮助基础差跟不上的同学梳理这支舞,发现了自己也有很多拍子不清楚的点,于是问老师,之后就是尝试自己编舞,自己数拍子,教不会跳舞的室友跳舞。

TOP 2 刻意练习法

刻意练习法,利用人脑的习惯特征去学习,适合一些技能练习,比如说跳舞、运动类 ,或者练习大脑记忆、学习弹钢琴等等,需要后天反复练习培养的,做到熟能生巧。

原理:当人们在进行某些学习时的行为时,反复频繁的刺激大脑中的神经突触,久而久之脑细胞会逐渐变得活跃,当这个学习行为发生的频率足够高时,则会进入我们的习惯区间,大脑能感知的用途变得足够多,遇到熟悉的行为时,大脑会走捷径下意识的做出反应,快速支撑。

影响习惯的大脑结构

由此可见,习惯养成激发大脑的活跃度,越活跃学习得越快。

那么刻意练习只是不断的重复做出行为吗?肯定不是!!!

1、只是反复的做某事,那是低效,并不必然导致杰出;

2、只在舒适区练习,也是无效的,“只是为了开心,得到的也只有开心,不会是进步”。

刻意练习前提是你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有效学习目标,有效目标指的是舒适区和恐慌区中间的学习群,目标。在最里面一圈舒适区,对于你来说是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习以为常的事物,自己可以处于舒适心理的状态,中间一圈学习区对自己来说有一定挑战,因而会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就外面一圈恐慌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物或知识,由于太过陌生,会引起不适,很难坚持,容易放弃学习,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学习区内做事,人才会快速进步。(其实就是,尽能力而为,步子迈太大会扯到蛋的~)

认知区间

学习时,势必要专注,因为普遍人的大脑都属于“单核处理器”,同时做多件任务,不能保证最大效率地学习,专注是保证高质量完成任务的前提,举个不恰当的栗子——心理学上的手表定律,当你左右手都戴着一块表时,你反而不知道多少点了,会让你失去对时间的判断,同理,在工作中也是的,当一个人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他的工作和生活必将陷入混乱。

单核处理器

1、练习的层次

从练习的效果、适用性、切近本质的程度来看,将练习的层次分为以下5层:

练习五层次

  0 练习:可能知道/听说过这个知识点,尚未实践,仅仅是在字面上的认知,不清楚不了解知识点的本质;【我举个栗子:假设你近期在玩王者荣耀,喜欢上了一个英雄貂蝉,你开始看貂蝉的五杀视频,哇感觉好厉害,并知道了这个英雄是法师/刺客,以及主动和被动技能的作用和伤害,但你并没有玩过这个英雄也没有练她,结果开黑0-9。】

  低水平重复练习:无脑无效率的重复性练习,其实也是懒得一种表现,例如见到很多勤奋的同学,上课每次都非常积极的抄笔记,但本质上没有去主动思考课程内容,不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是低效率的;【再论述上一个栗子,你知道了貂蝉的技能,也知道如何使用(知道了理论层面),但是还不够熟练,于是你开始不断的用这个英雄,用到自己会为止,手速是提升了不少,但是还是偶尔会很坑,很脆皮,于是你开始怀疑貂蝉不是自己的“本命英雄”。】

  有目的的练习:在做有目的的练习前,明确掌握练习的方法、本次练习的标准,这一次练习要点,我要做那些尝试?如果没有明确目的,做事情极易分散,不以利于你的专注练习。【继续上述栗子:虽然你的貂蝉熟练度很高了,但是依然用不好,你开始反思,为什么玩不好呢? 和“度娘”打打交道后,你找到了一些貂蝉的教学视频,大神们说,貂蝉出半肉装,中路比较合适,常用的出装方案1、2、3,不扛后置进入战场输出,你尝试根据大神的指导出装,慢慢地开始掌握了一些貂蝉的使用技巧,如果你能有这一步的练习境界,你就成功一半以上了!】

刻意练习:这个就是《刻意练习》作者安德森·埃里克森博士定义的练习方式了,这个练习方法要遵循两大规则:1、边界清晰  2、导师指导。在通常的训练当中,都有一套成文的学习标准,目的是为了让你的学习不跑偏,步入正轨,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规范的练习,在每一次练习中,获取导师或者同学的反馈,把细节做好逼近标准线,有几个关键点:

    1、努力寻找训练体系(先找高手要到该领域的心理表征,然后基于表征关键词去构建体系)

        2、放慢速度,重复训练(精准地体验、感知、学习该技能环节的状态,尽可能感受训练的所有细节,这是一种“精进”的训练方式)

        3、强化反馈(对待反馈的做法,是记录、复盘、分析、总结,然后再尝试,不断靠近标准的过程)

        4、拒绝自动完成(刻意练习的过程经常会乏味也充满挫折,一旦使用经验解释系统进行解释,很多人就会用“感觉我会了”来自动完成训练,从而掉入寻常训练的状态下)

符合认知原理的内隐化练习:刻意练习的bug,在于它要求边界清晰、指导明确,要知道,很多领域并没有固定的训练标准啊,也不见得那么容易找到导师。在许多领域,通往卓越的道路不是精确计算时间的结果,而是模糊与含糊不清的。没有简单的模型可以成就伟大。这种是更深层次的一种学习了,当我们在做任何正确决策、以及行动时,为什么我们做正确了?是因为有大量的内隐知识在起作用,这个需要一定的积累,建立你自己的知识整体框架,知识都是串联的,多利用一下类比法、场景法等,例如场景法:可以尝试依托你熟悉的领域进行学习,效率可百倍的提升,在大脑中建立联想,场景带入。可以把自己理解成是一个机器学习,有目的的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把平常日常的见感思行,分类筛选后填充进去架构里。

碎片知识整合模型

2、刻意练习-流程

刻意练习流程图

这个流程图,我添加了一个周期性复习,是因为你要是想真正的学会一样东西,需要一段持续性的接触,以免忘记,当然如果是非常非常熟练了,则没有这个必要。有的人“屡教不改”的罪魁祸首就是遗忘,务必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保证自己的知识留存率!

3、四大原则

综上,刻意练习应当是”有目的的练习“,在学习时,请悉知以下四大原则:

(1)走出舒适区(在学习区选择目标)

(2)目标明确,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制定计划去达成(也是为了下一步的专注,做事没有针对性会走神)

(3)专注的练习状态(一心不能二用,搭配精力管理和科学的休息方法)

(4)及时有效的反馈(搭配导师和自我反馈,根据反馈做出纠正)

ps : 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看《刻意练习》这本书

END职业病总结:

1、学习(输入) - 讨论 - 实践 - 教授他人(输出)是一个不断循环且重复内化的过程,教授他人的过程中能够检查你对知识是否充分理解,费曼学习法步骤:1.选择 2.教授 3.补漏 4.精简;

2、刻意练习是练习的高层境界,掌握该学习法需要遵循四大原则:进入学习区 - 明确目标 - 专注练习 - 反馈纠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