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奇旅》里的这三个细节,教你如何培养孩子的幸福感!
上周,我去影院看了皮克斯(《寻梦环游记》就是他们出的)今年的动画大作《心灵奇旅》,片如其名,观看这部影片,就像是参与了一场疗愈性的灵修,启发观众反思或是重述自己的生命故事。
当然,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医生的我,在观影的过程中也有许多关于家庭养育的思考。
影片中的主角22,让我想起了曾咨询过的那些“不快乐的孩子”。
22是个顽皮的老灵魂,生活在另一个高维时空“生之来处”。在这里,所有的灵魂都必须要找到自己的spark,即点燃生命的花火,才能得到通往地球的通行证,开启人生。
每个灵魂都有导师带领,协助他们寻找自己的花火。大部分的灵魂很快就能找到生命的花火,或许是想当一个篮球运动员,也可能是想成为一个物理学家,哲学家,或是偶像歌手。
不过,这些人生目标对22而言,无聊又无趣。即使他已经被许多伟大的灵魂,像是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大哲学家阿基米德辅导过,也依旧找不到自己的生存的目标和意义。所以,他一直没有投胎为人,漫无目的地游荡了千年。
成为人之前必须要找到的spark
但一次意外,22掉入了另一位主角乔伊的身体,当22真正用肉身体验到了街边的美食、平凡人对梦想的坚持,甚至只是地铁口的风和一片秋日的落叶。最后竟轻而易举地找到了自己生命的花火。
原来,那个成为人之前必须要具备的花火,并不是什么伟大的人生目标,宏图大志。只是简单的,能够感受生活,体验幸福,并且想要好好活着的念头。
在心理学上,我们也可以把这个点燃生命的花火理解为“感知幸福的能力”,具备感知幸福的能力,是一个人能够乐观处世并热爱生活的前提。而我咨询过的大多数被心理疾病困扰的儿童、青少年,他们和22有个共同点,就是被父母或是身边的人给予了太多的期待,无法放松去感受生活中的简单真实的快乐。
有许多父母对自己的前半生不满意,就把对下半生的期待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期望孩子能够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弥补遗憾。一旦孩子没有按自己的安排来,就抱怨孩子,也为自己感到挫败。焦虑的父母忙着把孩子的成长时间表填的满满当当,拉着孩子不停地与同龄人赛跑。到最后,父母把自己搞焦虑了变成“不幸福的家长”,迷茫的孩子也成了“不快乐的孩子”。就像乔伊和22这一段欢喜冤家的组合。
但现实告诉我们,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是“最优秀”的,家长的梦想也未必是孩子对自己的期待,成功并没有唯一的标准。实际上,孩子能够在平凡生活感受幸福,有能力探索自己的爱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才是谈论成功、优秀的前提。
这部影片不仅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育儿哲学,也刻画了许多的细节,告诉观众,要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感知幸福的能力”。
细节一
帮助孩子接纳自己,是幸福的前提
在电影中,我们能看到“生之来处”中的灵魂们性格迥异,有的灵魂冷静内敛,是天生的观察者,有的灵魂热情张扬,是社交家,是冒险家,也有像22这样独特的灵魂,消极叛逆。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灵魂,他们在“生之来处”都会得到导师jerry们的平等对待与引导,顺应他们的天性,帮助他们找到独属于他们的生命花火。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见过许多家长不但不接纳孩子天生的性格气质,甚至还试图改变孩子的气质,希望害羞的孩子变得外向,闹腾的孩子安分一些。我在咨询中听到最多的一类话就是“老师,我家孩子特别内向,不喜欢跟不熟的小朋友玩,也不喜欢交朋友,这该怎么办呢?”
实际上,这样的担心可以说是没有必要的。在目前社会主流的观念里,可能会认为内向性格的孩子更不擅长于社交,或者是内向性格社会适应能力更差。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认知偏差。通过社会心理研究,心理学家发现,内向性格不比外向性格的孩子差,本质上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内向性格孩子他的表达方式不一样。
我们之所以会认为外向性格的孩子更好,可能是因为觉得他们能说更多的话,更愿意表达。实际上,社交能力的强弱,不在与一个人喜不喜欢说话,而在于思考能力。有很多内向性格的孩子,他们会用自己话不多的方式去教朋友,他们更擅长倾听,更擅长理解,也更善于独立思考,所以,反而会交到很好的朋友。如果孩子生来内向性格,一点也不需要为此感到焦虑和担忧。换个角度,我们会发现,这也是他的天赋。
孩子有不同的性格,比如说我们常见的内向和外向,也有不同的社交类型,有的孩子与陌生人相处时能很快地适应,甚至是过快地适应,就像是我们在生活中会形容的“人来疯”的那一类人。但也有的孩子呀,在社交适应中会有自己比较缓慢的节奏,要等到自己有足够的安全感,观察清楚环境之后才有展开社交。不同社交类型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社交策略,那些不给孩子时间,总是着急把孩子推到人群中去交朋友的家长,实际上是在无形中否定孩子,暗示孩子“我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 这反而会让孩子更加抵触自己的性格,封闭自己。
只有我们不带任何预设去要求孩子,接纳孩子最真实的表现,孩子才会真正地接纳自己,爱自己。
细节二
被抱持的孩子更容易感到幸福
“抱持性养育”的这个概念,最先是由著名的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他是享誉国际的儿童心理学家,儿童精神分析领域的代表人物,我们经常听到的“做足够好的母亲”就是温尼科特提出来的。
抱持性养育跟普通养育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抱持性养育能够敏感地觉察孩子的需求,并且跟随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调整自己的回应方式。
比如,如果觉察到孩子内心的害怕,家长就不会急着让孩子去探索。而是接纳他的感受,并且给他一个安全的空间,觉察到他内心能量充满了之后,向外探索的本能就会占据主导位置,家长又会放手鼓励孩子去探索。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就生动地刻画了抱持的沟通模式,乔伊的一名学生气冲冲地到他家敲门,扬言再也不想学音乐了,要退出演奏团,并抱怨音乐根本就是一个无聊的玩意儿!此时在乔伊身体里的并不是过去那个对梦想和目标充满执念的灵魂,而是22这个擅长共情的灵魂。
所以,乔伊并没有像过去一样先忙着说服女孩别放弃,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她,告诉她音乐有多么美好,多么值得坚持。而是赞同女孩的想法,告诉她“我也觉得音乐很无聊,这件事多没意思呀,我支持你!” 女孩听到这样的回答后,先是感到惊讶,没想到老师会这样回应自己的想法,因此,她慢慢放下了自己的戒备心,让乔伊和自己一起坐在家门口的台阶上,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原来,女孩并不是真心想要放弃音乐,而是因为担心没人认可自己的表演,没人理解自己对音乐的坚持,因为恐惧而想逃避。当女孩的这些内心想法表达出来并被接纳之后,她变得放松了不少。又再次拿起小号在乔伊面前吹奏起来,乔伊由衷的欣赏和鼓励也让女孩内心充满了能量。
到最后,女孩终于意识到,原来音乐给自己带来的更常是幸福和美好的感受,那些恐惧和担忧都会被别人的接纳所化解。所以,她不再因为畏惧而半途而废,决心继续坚定自己的音乐梦想。
看到了吗?被抱持的孩子,更有勇气探索,也更容易感到幸福。如果听众朋友们想更深入地了解抱持性养育法,系统地学习如何运用这个方法。也欢迎你们关注托德育儿俱乐部,收听完整的抱持养育专辑。
细节三
家长放下执念,是让彼此幸福最重要的一步
电影里有一个很有趣的设定,倘若一个灵魂过于执着地追求目标,不顾现实生活,那么它就会掉入迷失之境,成为被焦虑与盲目包裹的堕落灵魂。
陷入执念的堕落灵魂
主人公乔伊就险些陷入执念,他曾认为这辈子必须要成为一个爵士乐手,人生才算成功。对他来说,当一个音乐老师,不过是生命里一个无聊的“过渡阶段”,他并不在意能否从教孩子音乐中收获什么,也无心感受生活中其他的美好,只关注什么时候能够完成自己的“终极目标”。
但当他真正实现梦想,作为爵士乐手完成了第一场公开演出后,却发现当一个爵士乐手也不过如此,除此之外,生活依旧平凡,并没有当初想象的那般特别。好在,22对生活的好奇与热情让他终于意识到,其实支撑起他人生意义的并不是那一个具体的目标,是父亲带着自己第一次聆听爵士乐的怦然心动,也是母亲为支持自己的梦想而让步等等。是这些无数个曾触动自己的瞬间。
那些把期待孤注一掷在孩子身上的父母也很容易被这样的执念困扰,在咨询中,我们也把这种执念称作“消极的自动思维”。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母亲,她对孩子的学习有着近乎完美的要求。如果孩子作业没做好,或是考试没拿到高分,就立刻会绷紧心弦焦虑起来责问自己“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努力,孩子还是没有改变?是孩子没天赋吗?还是我就是个失败的父母。我们的一生都毁了!”
后来我通过咨询,让这位母亲试着把视线转移到孩子学习的细节上,不去担忧那些还未发生的事情。经过细细的梳理之后,她意识到,实际上孩子已经做出了很多改变,虽然考试的分数没有上一次高,但却攻克了之前一直做不好的难题。以前逃避做数学题的他,也越来越主动甚至喜欢上数学了。当这位母亲过于执着地关注孩子能不能实现自己预期,做的好不好时,就难以觉察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改变和进步。不仅让自己焦虑,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
当家长不再对孩子抱有执念执着地期待孩子替自己完成人生理想,实现某个目标。才能坦然地感受陪伴成长的喜怒哀乐,不再为此焦虑,把这些都当作人生中的独特风景。所以,家长放下对自己的苛求和孩子的执念,是提升彼此幸福感最重要的一步。
最后,我给大家总结一下《心灵奇旅》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培养孩子幸福感的三个细节:1. 尊重和接纳孩子的特质,是帮助孩子感受幸福的前提。2. 被抱持的孩子更容易感到幸福。3. 家长放下对孩子的执念,是成就彼此幸福的关键一步。
也祝愿大家都能找到自己人生的火花,感受每一刻最平凡的幸福。
今日小互动:
你想给孩子传递什么样的“幸福观”?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