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补泻知要 附:程莘农院士谈基本补泻法

这是杏林观书的第24篇原创文章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祥

在针刺手法中,“补”与“泻”是临床取效的重要作用部分。对于这个问题,从古至今,众说纷纭。

我们知道,病有虚实,故治疗就必须有补泻。古人对此极为重视,从《内经》、《难经》开始,便有丰富的记载,立论精详。

如《内经》谓“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补泻之时,以针为之。”等。

《难经》谓“补者不可以为泻,泻者不可以为补。”、“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泻其母也。”等。

自唐宋以后,针家更是在《内、难》的基础上,创立了各种补泻手法以指导实践。就多方面总结,补泻手法在针灸治疗中非常重要,而且手法繁多。

就个人点滴经验,分作如下记述:

补泻的含义

针刺补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补泻指针刺的治疗原则,而狭义的补泻则专指针刺补泻手法。通常临床所说的补泻是指某些操作手法和对于不同疾病所施的某些治疗原则,根据需要将针刺入后,采用一定的手法,激发经气,起到调节脏腑,平衡阴阳的目的。

凡是能推动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正常的针刺手法便是“补法”;凡是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机能转向和平的针刺手法便是“泻法”。但补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需要而区别对待。

如何应用补泻

补泻的应用,一定要审查病机的所在,根据脏腑经络之所属,辨阴阳,明虚实,知表里,晓寒热,从而应用适当的针法,以疏通经络,宣导气血,进而调整功能。

另外,补泻手法的使用均应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如果离开得气这个前提,那就谈不上什么补泻手法了。得气是针刺手法补泻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施补泻手法,才可以达到“如鼓应桴”、“如汤泼雪”的理想疗效。

补泻手法与轻重刺激

从民国起,关于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的问题便时有争议,随近些年一些新式针法的普及更激发了这一问题的存在。

有些人认为针刺的轻重刺激量等同于针刺的补泻法,轻刺激即为补法,重刺激即为泻法。所谓的轻刺激,即捻转幅度小,提插速度慢,刺激量小,针感弱;反之则为重刺激。

结合文献与临床,如此说法尚欠妥当,在临床中,同一手法,有轻有重,尚有“轻泻”、“重泻”、“轻补”、“重补”、“平补平泻”之分。如何直接以轻重刺激量区分?

又如临床对于面色苍白、呼吸低微、四肢厥冷、昏迷等属虚证的病症,通常采取反应较敏感的穴位,施以重刺激。但对于各种高热、大便秘结、腹胀、拒按之疼痛、暴躁之癫狂等属于实证的病症,仍以重刺激手法施治。此两类虽分属虚实之不同,然手法均采用重刺激手法,却往往取消甚佳。

轻重刺激不完全是补泻手法,二者不可机械的划上等号,补泻手法多为指导概念,而非可量化的机械操作。

当然,补泻之手法灵活多变,往往补中有泻,泻中藏补,随病情和防治思路须不断调整。如此方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业,犹决闭也。机械的套用,只能功倍事半,甚至效微乎至极。

附:基本补泻法

——摘自程莘农《中国针灸学》

1

提插补泻法:《难经·七十八难》说:“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即以提插时用力轻重和速度快慢来区别补泻。补法以向深部重按为主,即当针达到一定深度得气后,进行提插手法,提时用力较轻,速度较慢,而插时用力较重,速度较快;泻法与补法相反,以向浅部重提为主,提时用力较重,速度较快,而插时用力较轻,速度较慢。

2

捻转补泻法:主要是以捻转的幅度大小和速度的快慢来区别补泻。当进针达到一定深度后,轻微捻转针柄,捻转的幅度较小,速度较慢为补法;反之,捻转幅度较大,速度较快,感应较强为泻法。即《灵枢·官能》所说,补法用“微旋而徐推之”,泻法用“切而转之,其气乃行”。此外,捻转法还有以左转右转来区分补泻。即左转为补,右转为泻。《针经指南》说:"......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指往下退谓之右。”即大指向前捻为补,大指向后捻为泻。当然,所谓左转右转,并不是单方向的捻转,其左右交替的幅度是一样的,只是在转动的快慢、轻重有所不同而已。如左转,是指大指向前捻针时用力稍重而快些,但在大指向前捻针之后仍有大指向后捻的动作,而仅是用力轻而慢些;右转则反之。

3

徐疾补泻法:是以进针、退针过程的快慢来分的一种补泻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灵极·小针解》解释说:“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操作时使用补法,进针过程要慢,逐步进针达到一定的深度;出针过程要快,迅速地提至皮下,稍待片刻而出针。在用泻法时,进针过程要快,一次就插到所需的深度;出针过程要慢,逐步分层退出。

4

开合补泻法:是以出针时是否按闭针孔来区分补泻。《素问·刺志论》说:“夫实者,气(正)入也;虚者,气(邪)出也”。其法在出针时,右手持针,摇大针孔,一面摇一面退出,出针后不闭其穴的为泻法,意在使邪气随出针而散逸;相反,出针时较快,出针后以指急速按闭其穴的是补法,意在使真气留存。

5

迎随补泻法:迎随法是根据《内经》 “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的原则而产生的。后世医家据此定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即以经脉循行的顺逆来定补泻。《针灸大成》说:“手三阳经,从手上头......故手三阳泻者,针尖望外(向肢端),逆而迎之;补者针尖望内(向躯干),顺而追之,余皆仿此。乃是因其气血往来,而顺逆行针也。”即按照经脉循行方向,将针头顺经而刺的是补法;逆经而刺的是泻法。

6

呼吸补泻法:《素问·离合真邪论》中提到,当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

以上数法,临床应用时是可分可合,或将数者结合在一起而应用的。

此外,临床上对虚实不太明显的病症,或是对某些穴位,常采用一种“以得气为度”不行补泻的方法。即当针到一定深度得气后,在提插、捻转过程中,用力均匀,速度中等,针感比较缓和,用中等速度出针。一般称这种方法为“平补平泻”,或称“平针法”。

赞一个
踩一脚
PK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