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孤独是别人眼中认为,其实自己心中正在筹划蓝图大业
十八点:专注灵魂世界心理成长
有些人看上去就是那样的不合群,身边的人都跑出去玩耍了,他们在看着自己的书籍,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身边环境发生的事件都跟他们无关,他们只关注自己想要关注的事。
我们觉得孤独就是属于这种人的,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了解多少呢?也许一知半解,也许就是无解。不知道他们的内心深处到底在想什么?或者说他们想要去的远方到底在哪里?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眼神是坚定的,自己的情绪是可控的,总给人一种向上的积极状态。
其实一个喜欢深度思考的人,他们的大脑时刻都在运转着,时刻都在保持着一种更新状态,对于身边发生的事情是比较敏感的,甚至觉得自己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一展抱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一个有理想的人,总是能够充满干劲,总是能够有所期待,甚至会把时间放在自己所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当自己在阅读一本好书籍时,自己的状态就会沉浸在里面,就会感觉很享受,但是大脑中常常会出现一种患得患失的状态:我这样做有效果吗?其它担心的事情已经完成了吗?自己是否已经感觉到内心的平静了?这时候内心就会看不进去书籍,甚至想要一种逃离。
当我们把时间都用在吃吃喝喝的事情上,就会发现时间过得很快,甚至是稍纵即逝。但是回想一下:带给我们的收获是什么?有维持友谊的感情,有展现出了自己的优势。是否有成长呢?可能未必会有,但也许某一句话对自己来说是有成长的。
做一个别人认为是孤独的人,但是自己却不孤独。这一点认知很重要,可以充分利用这看似孤独的时间拼命成长,拼命打造属于自己的护城河,拼命去阅读更多的书籍。有人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人生导师。一个好的人生导师,将会带给自己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
当没有遇到这样的导师怎么办?也不用很着急,就先通过阅读书籍进行自我滋养和成长。优秀的书籍概念,其实就是作者的思想传承。在他写作的时候,在那一刻的思想就会在文字中散发出来,需要我们敏锐抓住它,不让它溜走。为什么白岩松说:那个下午看完了《曾国藩》一书,顿时觉得人生豁然开朗,顿时觉得人生清晰,顿时觉得自己应该做什么了?
在那一刻,曾国藩就是白岩松的人生导师,就是能够指引他不再迷茫,心中有所寄托,心中有光明,甚至对自己的人生之路指明了方向。再比如说:商鞅变法。秦孝公上位后,一心想要让秦国变得更加强大起来,但是他缺乏一个懂得他大略的人才,甚至说他缺少了一位人生导师开启他的心中蓝图大梦。当商鞅出现后,他就感觉到秦国将要强大起来,秦国将要重振雄风了,于是两个人生死与共,开启了强秦的变法之路。
人就是这样奇妙,当遇上了知己,遇上了人生导师,后面的人生之路感觉就像开了挂一样,乐此不疲,人生无憾。有时候可能就是遇不上,但也不用心灰意冷,也许某一个古人就是自己的引路人,看他的传记,看他的雄才大略,从而指引自己的人生之路向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