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脖子酸痛 99%都没必要拍片」?

为什么99%都没必要拍片?

颈椎不好,脖子酸痛,反复发作,寝食难安。去医院拍个片,颈椎都反弓了,吓得半死。其实只有 1% 会出现四肢痛麻,可能与神经受压有关,而 99% 都只是颈椎局部的问题,一般不需要拍片。

1. 正常人去拍片, 81% 有问题
日本学者从 1993 年开始,对 497 例正常人持续进行了超过 20 年的研究[1-2],开始时平均年龄 35 岁,结果显示 81% 的人磁共振上有颈椎间盘退变或突出。而研究人员跟踪20多年后的数据显示,颈椎的曲线与是否会发展成颈椎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左图为颈椎正常的曲线,存在向前弯曲的弧线,右图为异常曲线,弧线凸向后方,称为颈椎反弓。

由此可见,很多正常人的片子都不正常。而对于颈椎疼痛的人,片子上即使发现异常,应该在之前很久就已经存在了,两者之间并不一定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片子上的颈椎变直、反弓,以及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并不一定是颈部疼痛、颈椎病的原因。
2. 拍不拍片,治疗都一样
如果酸痛不适只是局限在颈肩部,一般影响到神经的可能性就很小。治疗方法都差不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大多数 2-3 周可缓解。
如上图,人体神经分布斑马图,每一根神经分管一个区域(色块)。颈椎病,神经如果被压迫,相应的区域就会出现疼痛、麻木,边界会比较清楚。就像某个房间的线路出问题,只会影响这一个房间的电灯。所以如果只是颈肩部模模糊糊,不清不楚的痛,基本与神经性的疼痛就没啥关系了。
3. 这 6 招解决 99% 的脖子酸痛
1) 抛弃错误的习惯性姿势
长时间维持某个不恰当的姿势,是颈部疼痛最主要的罪魁祸首。
  • 多起身倒水喝,多上厕所

这样你就不会一直坐那儿几小时不动。无论坐在屏幕前,还是打麻将用缝纫机,总让颈椎持续固定在某个特定的姿势,尤其是低头位,把它整出毛病,那是迟早的事。一般建议每隔一小时,就起来走动一下。
  • 淘汰不合适的办公座椅

座位高度很重要,有扶手可以帮助颈肩部分担手臂重量。站立办公也不错。

坐着办公时,确保眼睛与电脑屏幕中心在一条水平线上,膝盖略低于臀部,手臂有扶手支撑(能为颈椎、肩部分担一些)。无论坐还是站,提醒自己,别让肩膀往前垮,要与髋关节在一个垂直面上,耳朵则位于肩膀正上方。
  • 挑个好枕头

挑选好枕头两大关键因素:颈部支撑、睡得舒服。

枕头枕头,其实主要不是用来枕头的,而是要对颈部提供支撑,让头部和颈部在一条直线,保持正常的生理曲线。当然枕头必须要舒适,有好的睡眠。
  • 尽量少用单肩包,尤其是大重量的,如果经常背重包,双肩比单肩好。

2)用点止痛药
止痛药并不是治标不治本,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对于康复活动甚至睡眠改善都是有帮助的。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片、塞来昔布胶囊任选一个,用 3-5 天,还是比较安全的。
3)热敷
热水泡澡、淋浴、热毛巾、热水袋、红外线灯都可以,15 分钟一次,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僵硬。做完热敷接着在做下面的康复训练最合适。
4)康复训练
如果疼痛可以耐受,就可以开始下面的康复训练。平时也可以作为颈部保健运动来练习。

屈伸:头部后仰到最大幅度,停顿 5 秒;然后前屈,下巴贴住前胸,停顿5秒。

旋转:慢慢将头转向左侧,可用指尖在下巴施压,保持 5 秒;然后转向右侧重复同样的动作。

旋转:慢慢将头转向左侧,可用指尖在下巴施压,保持 5 秒;然后转向右侧重复同样的动作。

绕肩:坐直或站直,肩胛骨依次向后、上、前、下四个方面活动到最大幅度后,均停顿 5 秒。

颈部屈伸、旋转、倾斜,以及绕肩,训练颈肩部肌肉力量及灵活度,均以 10 个为一组,每次 4 组,一天两次。
5)戒烟
吸烟者,颈肩部疼痛不仅发作更频繁,而且药物等各种治疗措施的效果都会更差,因此强烈推荐早日戒烟。
6)有氧运动
很多研究都证实,有氧运动,如游泳、跑步,对于颈部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有很好的缓解和预防作用。
4. 哪些情况要拍片?
如果出现以下几种少见的情况,可能就不是简单的颈部疼痛,需要尽快去医院做进一步拍片检查

(1)年龄大于 50 岁,在颈部疼痛的基础之上,又有新发的症状

(2)伴有发热、寒战,以及不明原因体重减轻

(3)持续 6 周以上,且颈部疼痛较重

(4)怀疑有神经受损,且症状加重

(5)之前被诊断为恶性肿瘤者

5.  X 线片、CT、核磁共振都有什么用?
通常普通的 X 线片对于了解颈椎全貌,掌握整体的情况很有帮助,对于需要拍片的患者,X线是很多医生的首选;CT 主要看骨骼的情况,所以外伤检查有没有骨折,肿瘤有没有骨转移,做 CT 是最合适的;核磁共振(MRI)对于神经、椎间盘、韧带等看得比较清楚,所以怀疑神经有问题时,一般考虑做核磁共振。

排版 | 小麦

参考文献
1. Matsumoto M, Fujimura Y, Suzuki N, et al. MRI of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s in asymptomatic subjects. J Bone Joint Surg Br. 1998;80(1):19-24.
2. Okada E, Daimon K, Fujiwara H, et al. Twenty-year Longitudinal Follow-up MRI Study of Asymptomatic Volunteers: The Impact of Cervical Alignment on Disk Degeneration. Clin Spine Surg. 2018;31(10):446-451.
3. Zacharia Isaac. Management of non-radicular neck pain in adults. Uptodate, Topic 7777 Version 47.0.
4. O'Riordan C, Clifford A, Van De Ven P, et al. Chronic neck pain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s: frequency, intensity, time, and type principle.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14 Apr;95(4):770-8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