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文苑】《少时故事之三:“卖”》 作者/刘淮玉

点击上面蓝字  关注[春风诵读]

关注我哟

春风诵读公众号:cfsd-520
投稿邮箱:3357974336@qq.com

少时故事之三:“卖”

作者/刘淮玉

日常生活离不开买、卖,买对于多数人来说,很是习以为常了,几乎一日三餐都离不开买。而卖就不一样了,倘不是经常卖东西的人,让你突然站在街头卖东西,你习惯吗?你会左右不是,面红耳赤,尴尬不堪,甚至会觉得无地自容。其实,有生活,有市场,就会有买卖,这好像原始社会后期就有了,只不过那时多是物与物的交换,而今天却是物与货币的来往了。

第一次卖东西年纪尚小。自家菜园里种的茄子吃不了,就摘了去卖。清早起来,摘一筐带着露水的茄子刚到街头,像害怕被人瞧见似得,躲躲闪闪,扭扭捏捏,还没站稳脚跟,就被几个街上的妇女围上去抢购一空,她们或许是看茄子新鲜,或许是看我是个刚卖东西的雏儿好对付,反正三下五除二就抢光了,按照她们的行价随便给我点钱把我打发了,我也不知是吃亏还是倒霉。

以后再卖东西,就脸皮厚了一些,胆子大了一些。卖园里的青菜,卖生产队分的萝卜,挑两个菜筐,带一把小称,街头一蹲,问问旁边卖类似菜的行价,就卖了起来。称头的高低,零钱的折算,也会个八八九九。生产队卖麦草也派上了我,大清早下到场里挑一大担麦草,扁担闪闪地挑到街上,遇到买主就卖,卖完后负责卖麦草的给每人买了一盒“卫星牌”香烟,说是这是卖麦草人的小“落头”,我虽然不吸烟,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稀里糊涂地装起来,反正不用个人掏钱买,回头与别人吸着玩。

高中毕业那年,家里分了不少荻子,粗一些的可以留下编茓子,细的就没多大用处,在本地卖予人家烧过或苫房子都很便宜,但到百里以外的阜阳,卖给纸厂,价钱就好的多。我两年高中,个头长了不少,但仍很单薄,没劲,不能独自拉车去阜阳,就请小姥爷带我一起去。小姥爷掌车,我拉二袢(栓根绳子帮助拉车)。

一捆一捆的荻子先拉到河边,装船,乘船走淮河顺流至南照集。顺风,扯帆,顺水,倒也省劲。黄昏时分到了南照集,搭跳板,一捆一捆扛下船,一家一堆码好。然后拿出钢筋锅,找几块半截砖或几个土疙瘩支起了锅灶,不管河水脏净,舀两盆,在锅里倒上一些绿豆圆子,放上一些青菜和盐就煮了起来。炊烟和水汽混合在一起,更加重了野餐的味道。自家的一个叔叔给老丈人卖荻子,带的绿豆圆子都发霉了也舍不得丢,照样煮煮吃,好歹他有一副好肠胃,吃了也无大碍。第二天清早,装车,用大绳捆紧,就上路了。

一行有十余辆架车,一辆接一辆,鱼贯而行,十里一个铺子,人多也不急也不感觉累。饿了,啃口干粮;渴了,喝点冷水。行走了六七个钟头,到了阜阳纸厂。过磅,卸车,拿钱,卖完荻子,天已经黑了。买两个馒头,再买一碗粉条汤,晚餐就对付过去了。纸厂车间的地板上挺干净,铺上被,躺下就睡着了。天亮后,拉上空车,走过街巷,走上了回家的路。回来不走原路了,走朱集,华佗庙,汪家堰。

走到汪家堰,遇雨,且越下越大,土路泥泞,浑身淋透淌水,像落汤鸡,车子越拉越重,人也越来越累。没办法,只好就近停下来。傍边有一处牛屋,一行人就借宿牛屋,每人出两毛钱,算是借宿费。买看牛屋人的红薯干煮煮,大家分吃。地铺上铺上被子就睡了,有个自家的叔叔还讲了魏世玉也不知是方世玉的故事,已记不清了。天亮,再走,一步一滑,非常困难地拉车,满满一上午,才到了大舅(母亲的堂哥)家,大妗煮了馓子,我和小姥爷吃了,才缓过劲来。放下车子,徒步过河走几里地到家了。

第二年又去卖了一次,是和表哥一块去的,两家的荻子合装一辆架车,表哥掌车,我拉袢,这趟比较顺。他有个姐姐在阜阳三里湾,到他姐姐家还吃了手擀面,就辣椒酱,感觉非常好吃,至今还记得。

那一年,我们那里猪便宜,离家百里的固始则较贵。我家养了一头猪,害怕瘟了,就像别人学习,也想到固始去卖,也因我有个三大爷在固始北关开猪行。爸妈怕我单独去不行,就又请一个表哥帮助我去卖猪。天热,走旱路,害怕猪受不了,万一热死就不值钱了,就走水路。

几家人找一条小船,把猪装进船舱,烙些饼子带着就上路了。走夹河,史灌河,经桥沟,蒋集,分水,到固始北边的黄土,一路逆水上行,水路里程有百余里。那时河水尚浅,行船时,一人掌船把住方向,两人拉纤,轮流换班。拉纤人徒步涉水,不免碰伤腿脚或弄湿衣服,好歹天热小伤也无大碍。天黑到了桥沟的付寨附近,下起了雷阵雨,船是敞篷的,只有淋着,我们拉纤的就四处找地方躲雨。

记得我是找到了一个水泥涵管,钻进里面躲雨的。外面雷声轰轰,我在水泥涵管里居然睡着了。第二天天明再拉船继续上行,啃饼子,喝河水,掌船的目视前方,拉纤的一步一颤,傍晚十分终于到了黄土。抛锚,卸船,赶猪。别人家的猪顺当地上路了,可我家的猪怎么也站不起来,这可急坏了我和表哥。他让我去找我三大爷,弄个架车来拉去。我不去,害怕摸不到路,因为是在不乡不店的河边,往哪摸去。他有点恼火,就摸黑去了,我就在河边看猪等他,也祈祷着猪别死。

不知多长时间,表哥拉着架车来了。我们把猪弄上车,安排好驾船回去的人,就直奔固始北关猪行而去。天亮了,买卖猪也开始了。我家的猪在三大爷的操作下,卖的价钱也不错。拿了钱,告别三大爷,买了汽车票,乘汽车回来了。

我老舅听说我家猪卖的不错,也想去固始卖猪,因得有坐骨神经疼,加之不认识我三大爷,就让我和他一起去。于是沿着老路,上溯史灌河,当纤夫拉船卖猪又去了一趟固始。

俗话说:买卖争分毫。富茶馆穷渡口。意思是说做买卖的双方争分争毫都是正常的。在茶馆喝茶争着付钱,以显大方;而过河时,总要在给河钱上讨价还价。这也是大部分人的正常习俗。买卖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现在的买卖,尤其是卖,也许不会付出我当年那么大的代价了吧?

2013年9月29日写于上海

刘淮玉,男,汉族,固始县三河尖乡人,1977年4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在淮滨县教研室任初中语文教研员。曾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和学术技术带头人。从事语文教学、教研多年,在《教育艺术》《语文教学与研究》《新课程教学》等杂志发表语文教研论文多篇,2014年出版语文教学专著《语文教学浅论》。爱好文学,在《读书报》《信阳报》发表过散文、诗歌作品,散文入选2013、2014、2015《信阳年度散文》,小品《替班》获信阳市情景剧创作一等奖

本期编辑/黄骏

少时故事之三:“换”

少时故事之三:“偷”

(0)

相关推荐

  • 刘淮玉丨想起了“糖轱辘”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到了中秋节,月饼虽有卖的,却难得吃上,母亲就做起了"糖轱辘",为我们解馋. "糖轱辘",也不完全以糖作陷,多以芝麻.绿豆作馅,但都离不开糖, ...

  • 【猪业之声】第八期:不要问我为什么,场长是我表哥!

    场景一 晓衿:分手吧! 猪洋洋:你又调皮了,别闹. 晓衿:你给不了我想要的生活,分手吧. 猪洋洋:为什么?我搬砖的赚钱全部都给你了-- 晓衿:不要问我为什么,你看看您这个样子,连鞋都买假的. 场景二 ...

  • 刘淮玉丨“老雁”馍

    姥姥在世时,母亲每年都要蒸"老雁"馍,让我给姥姥送去.我不知是何寓意和风俗,反正就跑几里路,也不累,还能混个"老雁"蛋吃,何乐而不为呢? "老雁&qu ...

  • 【春风文苑】 《少时故事之二:“换”》作者/刘淮玉

    点击上面蓝字  关注[春风诵读] 关注我哟 春风诵读公众号:cfsd-520 投稿邮箱:3357974336@qq.com 少时故事之二:"换" "换",以物品 ...

  • 【春风文苑】童年的庙会 作者 刘升华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童年的庙会 作者/刘升华 老家的庙会是每年农历三月初十. 小时候,我总是盼望着庙会的到来.因为赶庙会的时候,父亲能一下子给我五毛钱,这可是我一年到头最大的开销. 跟着大人的架 ...

  • 【春风文苑】我是“富二代”作者 刘升华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我是"富二代" 作者/刘升华 我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因为我的父辈是富农. 爷爷是解放前去世的,解放后划成分自然就落到伯父和父亲的头 ...

  • 【春风诵读】《情动白天鹅》诵读/简颖颖 作者/刘淮玉

    点击上面蓝字  关注[春风诵读] 关注我哟 春风诵读公众号:cfsd-520 投稿邮箱:3357974336@qq.com 点击下方绿标  即可收听诵读音频 情动白天鹅 作者/刘淮玉 三门峡开会,正值 ...

  • 【春风诵读】收听主播浑厚的诵读《朋友啊,朋友》作者 刘淮玉

    这里是春风诵读, 点击绿标  收听主播浑厚的诵读 朋友啊,朋友 刘淮玉 朋友啊,朋友! 你可认识我? 你在那角落,我在这角落, 网络是桥梁,联系你和我, 过去未谋面,现在常叙说. 朋友啊,朋友, 你可 ...

  • 【春风文苑】郝堂春色 作者 快乐精灵

    分享给第一个想到的人   郝堂春色 作者 快乐精灵 早上六点半计划坐大巴,到息县与友人相约去郝堂赏春.谁知迟到六分钟而错过六点半这趟车,先生驾车全程高速把我送到息县与友人会合,而后又辛苦返回淮滨上班, ...

  • 【春风文苑】今夜无眠 作者/快乐精灵

    今 夜 无 眠 作者 快乐精灵 今夜,雨下个不停,落在邻家的雨搭上,噼噼啪啪的声音惊醒了我的美梦,原来有一扇玻璃窗未关,雨不停地敲打着雨搭. 我起身掩窗,顺便倒一杯白开水放于床头柜上,钻进被窝侧卧,黑 ...

  • 【春风文苑】冬日暖阳 作者 丁艳

    点击蓝字关注 冬日暖阳 作者 丁艳 今天是大周末睡到自然醒.与其说是自然醒,倒不如说是耀眼的太阳光束照射到床上,照射到脸庞晒醒的.我努力的睁开眼睛,任凭怎么努力睁眼,眼睛还是眯成一条缝,即使是冬天上午 ...

  • 【春风文苑】水墨徽韵 作者 陈震

    水墨徽韵 文/辰雨润物 水墨艺术是中国人的发明,能把它演绎的淋漓尽致,除中国画外,还有徽派建筑.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你真的不知是景走进了画还是画走进了景,皆有黑白间的水墨之韵. 我第一次见到它,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