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骑士和中国侠士、日本武士精神,谁更令人佩服?
三者的形成原因
西方骑士,是贵族阶级。在骑士招募时,唯有已经成年,能够提供马匹,还需要准备铠甲的贵族才能加入军队,成为骑士。在中世纪的阶级中,骑士是各诸侯的下属,拥有领土和田地。而西方的不太注重集权的特点,又暗示了这些骑士,具有十分独立的军事,政治,司法大权。
这一点与中国周朝的诸侯国十分相似,各诸侯都仿若领土上的国王。然而,不同的是,骑士的退场并非王朝的垮台,而是火药的兴起,新的资产阶级的登场,预示着冷兵器作战的骑士时期,将一去不返。
日本武士与中国侠士的相似,在于二者都是各自王朝的垮台后兴起的阶层。日本武士,最早兴起于平安时期,是各位领主为了扩张军事实力而招募而形成的特殊阶层。而到了后期,朝廷已无法控制各领主的势力,不得已借助武士阶层。
自此,武士阶层得到了日本政府的承认。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却是众多史学家一直研究数年的奇特之事。以至于《菊与刀》的作者鲁丝.本尼科斯特认为日本人太过注重武力,是一个野蛮的民族。这一情况在明治维新后才得到改变。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利玛窦,认为日本'尚强权''权常在强臣'原本居于诸侯统治阶层下的武士阶层,竟摇身一变,成立了统治日本多年的镰仓幕府。而镰仓幕府正式成为了武士道的起源地。可以说,这一其他地区绝无仅有的历史现象,的确能揭露日本'尚武'的民族性格。
身披铠甲
和前两个'武道中人'相比,中国侠士则更为'接地气'。中国侠士,始终没有成为一个被政府官方承认的一个阶层,更为市井化。由于历代统治者的镇压与正统的文人上流的排斥,比如韩非子的《五蠧》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促使侠转而进入民间发展,推动着侠道文化与市井文化的融合,最终成为了中国文化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者的详细构成及内在精神。
骑士精神
是人们在接触西方文化后,一定会看到的一个方面。如今,它深深植根于文化之中,成为了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前我们已经说过,骑士属于诸侯的下属,算是贵族阶层的最底层。但是,这并不妨碍骑士精神诞生后作为贵族阶级的一个潮流,被上层人士争相效仿。
骑士精神的核心是八大美德,在今天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最让骑士精神被人津津乐道的,大概就是对贵族,女性与地位远低于自己的平民的不分高下的尊重。骑士的浪漫特质,是众多女性要求的'绅士品格'的前身,或者说,就是绅士品格的起源。具有在入座时,要让女士优先等众多至今仍被社交礼仪保留的部分。不得不承认,在那个宗教统治国家的年代,无疑,骑士精神是对当代文化的一个极大的贡献。
骑士战斗时的装备
日本武士精神
最为人知的是'武士道'。想必给大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剖腹自尽了吧。没错,这是武士道的一个重要精神内涵之一:轻生。据传,剖腹的最早起源是永祚元年,大盗藤原义被捕前,剖腹自尽。剖腹本身,表达了众多不同的意义,共分为:自裁,引责,牺牲,谏死,名誉,先腹,义腹,论腹,商腹,无念腹,愤腹,刑死,共十二种。武士道的精神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
是不是与骑士精神与众多相似之处呢?没错,武士道本身,与骑士精神有诸多相似之处。尽管相隔甚远,但两种精神却神奇的达到了统一。日本武士与西方骑士最大的相似之处,大概在于他们大多团体作战,且组织严明。而日本武士团体也具有日本这个国家所拥有的特点,等级分明。这大概是在西方骑士中不可能做到的。虽然武士们讲究忍让,但是忍者并不同于武士。武士的意义范围更为广阔,它曾经是贵族阶级的一部分,而忍者更类似于一种特殊兵种,主要从事暗杀工作,是类似刺客的存在。
其实,忍者远没有那些动画,电视剧等艺术作品刻画得传神,他们也不过是做着十分危险的行业讨生活的人而已。甚至在忍者存在的年代,他们是见不得光的行业。
端坐状态的全副武装的日本武士
侠士精神
起源说法众多。有人说起源于儒家,侠就是儒家的一部分,有人说侠起源于墨家,因为它充分反映了墨家的平等意识。甚至有人说,侠起源于平民阶层。说法众多,不一而云。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过于仔细地去追究侠究竟从哪里来,因为侠道精神早已成为了一个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侠,总会留给我们众多的遐想空间。那些飞檐走壁,仗剑天涯,惩恶扬善更是成为了不知多少年轻人曾经的梦。
刀光剑影中,我们看到的应该是在这片土地上不曾缺席的正义,不畏强权的勇毅,对恶的不肯妥协以及对人性的坚守。快意恩仇,仗剑天涯,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是如今年轻人的一片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乡。中国侠士精神,是'舍生取义'的,要有浩然正气,'替天行道'。侠客是'事了拂衣去'的不求功名。有侠客的地方,就有'替天而行'的正义。
在那个封建社会,侠客,也是让贪官污吏闻风丧胆的存在。一片黑暗中,侠客会是那从天而降的火烛,以'以暴制暴'的手法,为下层无力伸张正义的百姓照亮一片光明。
孤身的侠客站于屋顶之上
他们的作战方法
骑士因骑马作战,具有极强的机动性。进场十分快速的同时,也具有快速离开战场减少伤亡的能力。虽然骑士们的标准配备是剑与盾牌,但是手执其他有极大杀伤力武器的骑士们并不在少数。
一般来说,这些武器包括斧子,长刀,狼牙棒等,是能够击破以坚固著称的骑士铠甲的存在。即便对方骑士遭受这样重大的创伤能够侥幸活下来,也会留下极为可怕的伤疤。这就是骑士与骑士之间的对决,充满了血腥气。骑士除了在战争中有破阵之能,一些小说中,骑士之间也会因为一些原因,比如名誉,金钱,地位,信仰而彼此之间展开决斗。
挑起决斗的一方会把自己的一只手套扔在地上,而另一位骑士如果接受挑战,就会捡起那只手套。有朝一日决斗时再还给对方。骑士决斗的原因众多,哪怕是为了自己的爱人也绝不会遭人耻笑。而在历史上的骑士竞技,大多是为了获得金钱与荣誉。与中国侠士的比武不同的是,西方骑士的决斗大多以致对方于死地为最终目的,但中国侠客讲求'点到为止',大多不会赶尽杀绝。
骑士的雕塑
与骑士相似的是,日本武士也大多在战争中以军团模式作战。在军队内部,具有严格的等级界限。他们有自己尽忠的方式,无论是在战败时的剖腹自尽,还是在战斗中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自己的队友争取最后一线生机,都是武士道精神的组成部分之一。值得一提的有趣现象是,武士往往经过严格的层层选拔而成。那些在中途失败的,大多成为了浪人。
由于幕府希望彰显武士阶级的优越性,不追究浪人杀死平民,但毋庸置疑,这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在明治维新后,浪人的随意处置平民生死权,才被彻底废除。
中国侠客由于没有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因此基本不会出现在战场上,只会作为游离于民间,官府间,生活在一个至今尚未褪色的江湖中。他们替天行道,不在乎自己的生死,只为了心中的道义,敢于向权威挑战。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里,悄悄绕过某个权贵或仇人门口的侍卫,取了那人性命后,不取财物也不伤害他人,转身离去。'司马迁曾说明了侠士'其行不轨于正义'的注定要不被正统接受的命运,又对游侠对理想的奔赴,甚至是慷慨赴死而感到由衷的敬佩。
水墨风的中国侠士
西欧骑士的灭亡其实要延续到近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文艺复兴后资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火枪的发明与在军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新航路的开辟,使之更注重发展海军实力,反倒不太重视陆军了。当然,作为强大的陆军作战部队,骑士阶层受到了重创。然而,这并不足以让骑士彻底灭亡。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闪击波兰时,骑士这个古老的阶层就算再英勇,也无力对抗先进的飞机大炮。至此,骑士阶层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日本武士的废除要起源于明治维新。1972年,明治政府颁布了'散发脱刀令',以在行为方式上将日本武士这一贵族阶层与平民阶层融合。这自然而然地引起了武士阶层的恐慌与不满。此后,在武士的起义不断出现的同时,明治政府也在逐渐削弱武士的特权。为了真正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废除蕃国,让武士与平民统一,明治政府曾给各蕃主开出了极有诱惑力的诸多条件,让他们自行废蕃,解散下属军队。最后,由于政府内部反对将武士阶层征兵,武士彻底被推上绝路。
1877年,西乡隆盛带领武士起义,以战败剖腹的方式最后向世人展示了日本武士阶层的不屈。自此,武士阶层彻底灭亡,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国侠客的命运,可谓是一波三折。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巅峰后,在秦朝几乎失去了生存空间;在秦朝二世而亡后,又再度出现;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又失去了生存空间;在唐代,尚武精神与自信开放的统治制度,使得侠客再度兴起。侠士的命运,应当终结于宋代。由于'重文抑武'的国家政策,使侠士这一从未被官方认可的历史角色基本销声匿迹了。在此后的朝代中,都未再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