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中国跤:善扑营实战,己方无阵亡,对方全活捉
先来看一个拍的很不错的中国跤纪录片,把中国跤清代的制度,历史延革拍的很不错,特别是里面的中国跤摔跤场面,一看拍摄者和动作指导都是专业的,我们先来看一下。
| 视频时长:2分58秒 |
下面我们来分享一篇宁羿老师关于中国跤的文章,非常详尽,特别是里面还讲到一场善扑营的详细实战纪录,看了涨姿势哦~
宁翌,武术人,编剧,导演,学者,习武20年,《倭寇的踪迹》武术指导及执行导演,《师父》前期武术顾问,导演作品《三重魅影》,电影师从陈嘉上。目前与梅峰导演合作编剧电影《断魂枪》
中国跤是解放后体委定的称谓,这里按老规矩称”撂跤“。老辈人说:撂跤是撂跤,玩拳是玩拳。
这两天看不少人谈中国跤,并且把中国跤归于传统武术的范畴,还总结出一些让人有点啼笑皆非的论断,虽说我没正经练过几天跤,但好歹还算摸过,于是在这里聊简单两句我知道的中国跤。
今天的中国跤基本上就不要上溯到清代以前了,之前的技艺还有流传的,也都不在中国跤这个体系范畴里了(相扑什么的早先的技术民间虽还有残脉流传,但早已不成系统)。清代的善扑营技术才是今天中国跤的鼻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清代初期,蒙古的博克和满人的布库有过很密切的交流。清初设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许多蒙古博克的技术都在当时被满人吸收,蒙古博克至今不准抱腿摔,很大程度上会使得他们的技法更偏力量型选手,而满族布库技术则更为丰富。汉人跤大都是满人带起来的(后面会谈到),虽然之前民间也有一些摔跤的习俗,但技术体系完善且留存至今者聊聊,所以这里基本以善扑营的技术为中国跤的鼻祖。
远了撮,近了泼,不远不近得合勒
善扑营的扑户拿俸禄供奉皇家,其前身为善扑处,在顺治时期就已经存在。《啸亭杂录·卷四·领侍卫府》记载的清初宫廷侍卫中,有“尚虞、鹰鹞房、鹘房、十五善射、善骑射、善射鹄、善强弓、善扑等处侍卫,各有专司,统于三旗额内。”善扑处应该是由侍卫府之中精于摔跤的侍卫所组成的分支机构。
善扑处升级为善扑营是在康熙年间。“康熙培养布库戏智擒鳌拜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户晓,个中真实情况《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仅有一段:上久悉鳌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力多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满语,清代衙门中管事而无品级者)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是日,鳌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于是有善扑营之制,以近臣领之。”这里面的”扑击之戏“是对侍卫技术的唯一描述,但从用词来看,扑(摔)击(打)都在,不是只摔不打,这与今天的中国跤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中国跤发展到今天的样子主要还仰赖从康熙到宣统这中间两百年的皇家发展,以及离开皇家后散落到京津冀地区的跤场(跤场不是在民国之后才出现,而是在清朝中后叶时由落魄旗人带入民间)。在这期间,这项技艺被民间称为撂跤,中国跤是解放后体委给出的称谓,在这里我依照老规矩,依然称之为撂跤。
老电视剧《甄三儿》的原型就是天桥撂跤的头筹沈友三
撂跤的技法在最初就是重摔,其次才为打。这跟日本古柔术的原理一样:战场作战,身披铠甲,抡拳头实在是不太管用。除了动兵器外最有效的就是摔法。而且,把摔法揉进兵器作战也是常态(两人对垒时出其不意将对方摔倒,尔后补刀、枪是非常常见的战场技术)。这种技术演变下来流入宫廷,一定会形成所谓的“扑击之戏“。就这一点,撂跤的技术源头就和汉族人徒手的传统武艺流派有着非常大的差别。传统武艺的源头上大致可分为两种:1.去兵器后的空操,以徒手模拟兵器技术。2.街头对垒或是三五人的冲突以及一部分打擂技术。第一种因为失去了武器的分量给人的感觉,所以很容易就面临失真。第二种则容易呈现为打击技术为主,摔拿技术为辅,因为应用情况基本都是素身(不着甲胄)。
除却源头不同外,撂跤和武艺这两种技术在此后发展的两百多年时间里也是迥然有异,各中最大的差别就是传播的组织方式完全不同。撂跤是皇家钦定的技术,正大光明,吃朝廷俸禄;而练武术多半是为了对抗朝廷,只能民间秘密结社,并不利于技艺传授,许多莫名其妙的规矩也由此而来。所以,直到民国初年,撂跤的看不上习武的,更不会有什么”把式加跤,越练越高“这种谚语出现,原因很简单——嫌丢人!!“一群臭练把式的跟玩儿跤的怎么比?你们偷鸡摸狗,我们可是正大光明。”这才是当时真实的写照。当时全国撂跤的基本上都不出京津冀,大致分为京城跤、天津跤和保定跤,其他的地方撂跤的寥若晨星。原因大致跟旗人的分布有关。除北京外,天津是旗人私奔最多的去处,又是北方军港重镇,而保定则是北直隶的重要督抚所在地,三套衙门(总督、巡抚、县衙)齐全,旗人众多。一直到了清朝中后期,京津冀地区许多习武的汉人也都是先跟着玩摔跤,尔后再有机会习武。比如八卦门的程廷华,太极门的李瑞东,这些人因为摔跤的缘故,才有机会能接触到王府,摸到董海川和王兰亭门下(从这个也能看出端倪,那个年月如果太极拳、八卦掌都玩不过撂跤的,人家学这个干嘛?)。
能入善扑营,于很多人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善扑营隶属内务府的侍卫处管辖,分左、右两翼。即东营和西营、东营在交道口南大佛寺庙后,西营在西四牌楼北大街报子胡同。报子胡同东口有双关帝庙、当街庙(旃檀寺),所以扑户们进营当差称之为“上庙”。善扑营由侍卫处统领,设都统、副都统。都统和副都统都是由亲王、贝勒担任。下设协理事务翼长、副翼长,均由侍卫章京等担任。善扑营跤手叫“扑户”,善扑营设善扑人、勇设人、骗马人(骗骆驼,骗指“跃上脊背并骑在背上”)。另外设有营务人员、教门、教练员初定二百人。勇射五十人、骗马五十人、善扑人和兰领侍卫等名额。清宫中的侍卫名额虽有定制,但并非一成不变,在《钦定八旗通志》中也提到:“其后拔扑俱不拘定数”。所以各营员名额只是个概数。在上三旗570人的侍卫名额中,包括内务府等机构中的机事侍卫人员。上驷院21人,尚虞备处36人,善扑营,什榜处无定额。善扑营左、右翼长称为钢儿达,负责日常训练、比赛和表演工作。摔跤手叫扑户,扑户分头等扑户,二等扑户,三等扑户和四等安希秘(称候等儿)。
下面说说如何收徒:善扑营对出身有明确要求,康熙年间,出身旗人是基本要求,入选善扑营的叫扑户。善扑营是晋级仕途的捷梯,历史上很多名人大员出身于善扑营。因为善扑营中技艺优等可以入宫任侍卫,称为善扑侍卫。侍卫的选拔不定期,有时三年,有时四年。每次选拔皆由领侍卫大臣主持。中选后定期进宫应差,以功晋级。侍卫分头等侍卫(正三品),二等侍卫(正四品),三等侍卫(正五品),四等侍卫(正五品)。扑户由八旗子弟竞选他希秘,技艺成熟者由各族推举送往善扑营试艺挑选扑缺,入营应试叫“挑缺”,选中的为前五军候等儿(安希秘)。早期的善扑侍卫要求非常高,只有出自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的扑户才有资格担当善扑侍卫。这种情况直到雍正时期才有了改变,为笼络下五旗,侍卫选材不再仅限于上三旗。清末的时候善扑营选材日渐宽松,回、汉等各族里有摔跤专长者,也能因技艺出众受特殊恩准获得扑户身份加入营中。这种人多称为“外番扑户”和“回子扑户”,例如《国术名人录》中所载的大祥子就是这类——清末扑户祥德泉(大祥子)其父辈皆是内务府侍卫、善扑营扑户。大祥子幼年习武练跤,身高体壮力大无穷,是咸丰朝头等扑户,晋级为翼长,后记名副都统。再往后,甚至有些武林人士也进入了大内侍卫的行列,比如李瑞东。
清廷的扑户们的手艺到底如何呢?1861年清咸丰皇帝病死在热河行宫,慈禧不满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专权,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政变夺权。一天夜里,恭亲王亲率100名“善扑营"高手包围了肃顺王府,带队突击的是“善扑营”高手富查·阿巴力罕(关于此次行动具体描述,来自于他本人回忆,后整理出版了书籍《晚清侍卫回忆录》)他带领20名“扑户”每人手中一把长刀,一捆绳子。“扑户”们翻墙来到府内,先找到侍卫门房,用绳索套倒门外一个马桶,听到声音的侍卫出来查看情况,被扑户们一个绊子摔倒活捉,剩下五个侍卫感觉不妙持刀冲出来,结果被“扑户”们一个照面就把兵器打掉,然后摔倒活捉。这支突击队继续向内府挺近,在又擒拿了几名侍卫后,抓住了顾命大臣—肃顺。整个行动下来,“扑户”无一人伤亡,肃顺王府侍卫无一人死亡,全部被活捉,由此可见“善扑营’的成员伸手相当不错。
下面再说说撂跤的技艺沿革。在说这个之前先简单讲一下善扑营的职责。因为随着指责的变化,对善扑营的技术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其职责大致包含下面四类:
1.宫廷安保护卫;2.宴会演武竞技;3.摔跤技艺培训;4.皇城相关差役(杂事儿、维持秩序)。这其中,清代前期较多的是第一类,而乾隆之后则更多集中于第二类。第三类属于日常范畴。
撂跤发展到这个阶段,已经和清初善扑营的技术有了非常大的差距
下面具体说一下善扑营到底练什么。
首先,善扑营奉行无体重等级差别的竞赛原则(这就和今天的运动完全不同,试想战场上相见,你身高160cm,对方190cm,没人会因为你俩不是一个量级的而放过你),以力量和技巧让对手”仆地“就算胜利,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解放后一段时间,直到”撂跤“变成”中国跤“登上体育竞技舞台,才算终了。
其次,撂跤的训练内容也有着非常大的变化,早年间善扑营的训练包含:摔跤、骑射、骗马、跳骆驼,细节处包含弓、刀、石、马、步、箭,基本上就是从军为将的基础训练。撂跤,只是其中一部分。《清会典·卷八十八》记载:“善扑营总统大臣,掌选能力之士各习其艺以供应。凡艺之别曰善扑,曰勇射,曰骗马……”其中善扑额设200名,勇射额设50名,骗马额设50名。“皆以多时精练。设教习二十四名,内善扑教习十六名,勇射教习二名,委署教习二名;骗马教习二名,委署教习二名,分管训练”。即是说,善扑营定额300人,其中包括善扑人200名、勇射人50名、骗马人50名。善扑人称“扑虎”,即扑户;勇射人,顾名思义为有勇力善拉强弓硬弩的射手;骗马人身手敏捷,骑术高超,能在马背或驼背上下翻飞。扑、射、骑这3类技艺都需要过人的力量、技巧和反应速度,是成为出色侍卫的先决条件,与满人尚勇力、善骑射的习俗正相吻合。善扑、勇射、骗马皆编隶于善扑营与其所行使的职责密切相关。
随着时代的更迭,八旗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清廷对于善扑营的警戒需求也越来越低,骑射、骗马等技术逐渐在善扑营的日常训练中被弱化,而撂跤当中的“以打求拿”的技术也就慢慢消失,更多时候是为了皇家表演,这种献艺在节目名单中直接称为“花跤”,表演多于实战,类似于古代的角抵戏,因而又被称为“演布库”。也正因为如此,撂跤这项运动无意之间提前走入了“体育化”进程,它不再和军旅搏杀技术密切相关。随着晚清到民国时北京、天津和保定的民间跤场林立,技术和规则进一步规范,大家追求摔得漂亮!因为撂地(摆摊子)求的是“彩儿”(叫好助威)和“财”,而这两样都是看热闹的老百姓给的,不漂亮,没钱赚。所以,撂跤比之传统武艺,再次提前走入了“市场化”阶段。
什么是大襟儿,什么是小袖儿,那时候都是有讲究的,真不是现在许多人这么胡摔
虽然撂跤的已经不重打了,但师父教徒弟,还是会给徒弟说这个。用北京的老话儿说:撂跤的得分脏净。脏跤,顾名思义,就是出手的时候不规矩,打、掐、暗手都带,脚下用趟,会伤了人踝骨和迎面骨。这些摔法,在今天的体育比赛里是被禁止的。开跤场在晚清到民国属于跑江湖,三教九流都得接触,只会规矩内的技术撑不起摊子。
到了北洋中期,传统武艺被革命家和教育家从一堆“老玩艺儿”里单提了出来,冠以“强国强种”的名号,一时之间变成了“门面文章”。全国南北各省国术馆、武馆林立,有官办有商办,实际上是一个生生造出来的“盛世华音”。为了迎合时势需要,传统武艺的传人们在极短的时间内硬生生地造出了铺天盖地的套路,而真正能转化为搏击形态的尝试,却十分有限。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习武的人同时习练摔跤。而跤行的人看武行人的生计行市看涨,也就开始趋向于互相串艺。像卜恩富 、张恩桐、赵道新等武林人士都是摔跤好手,而“把式加跤,越来越高”这种俗语最大可能性就是从那时来的,这些事件应该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左右。
但是在当时的年月,民间并没有将武术和摔跤等技艺混成一个来切磋(就像今天的MMA),相反的,民国到解放这段时间,许多人既精通武艺,又懂撂跤,还会推手,可真正玩儿的时候,都是撂跤按撂跤的规矩来,推手讲推手的路数,只有比武才什么都上,踢打摔拿随便来。否则就被人视为不局气(不讲规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技术融合有融合的好处,但也会让有些技术失去它本源的特色,变得不伦不类。
说到此处也差不多了,最后多说一句话,如果传统的武艺彻底玩不过撂跤,那杨露禅根本就不可能在北京的王府开宗立派(王府的侍卫都是撂跤的好手),董海川也绝没戏让跤摔得精熟的程廷华磕头。一百多年过去了,太极拳基本上完了,八卦掌差不多没了,好在撂跤还在。如果它能发展下去,善莫大焉。
感谢所有图片来源,尤其是双雄跤馆的李德顺老师。文章不当之处,还请懂行的同好指正。
习武的你,还在盘珠串把件么?
是时候盘玩我们习武之人自己的宝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