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历程之三关——谈麦家

写作历程之三关

——谈麦家

文/美若黎明

把麦家老师的演讲《人生海海,错了可以重来》认真地看了两遍,了解了他的写作历程以及背后的不为人知的辛酸。有点感悟,与大家分享。
时间回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麦家就打算好好地坐下来写一个大东西,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大东西”竟然用了他十一年的时间——十一年,这也许是一个时间概念,但也意味着他为它付出了整个青春。他对它又爱又恨,说“我喜欢写作,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写作并不喜欢我”。当他完成了最后的审稿时,他又一次深情地拥抱了自己,可没想到出版社屡次退稿,给了他重重地“当头一击”。于是,不甘放弃的他又改,推翻、复盘、修改了以前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落,每一个情节……可以说是越挫越勇,因为它已经如大树盘根错节地长在心里,即使说有一天拦腰斩断了,但来年春天也照样会长出新绿。终于,《解密》出版了,由此他战胜了第一个对他的考验——那就是写作的坚持。
这个“大东西”,叫《解密》,即谍战系列的第一部,由此而被读者冠以“谍战系列小说之父”。
出名后,他开始变得牛气冲天,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狂写了近三百万字——他在现实的名利里一度迷失了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也乏善可陈。他觉得他背离了初心,没有了以前“坐轮船去伦敦”的定力与傻气,他觉得那不是真实的自己。他还坦言,成名后的日子让他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成功的喜悦,而是更大的对于现实名利的考验。在父亲即将去世时,他还匆匆忙忙的在给出版社写稿,而失去了送父亲最后一面的机会。在父亲去世的几天里,他写得肝肠寸断,荒诞不稽、在亲人不绝如耳的哭声中写。他为自己年轻时曾有17年没有叫过父亲一声而悔恨,为如今懂事了却不能尽孝而痛心——他觉得父亲的离去是对自己无言的讥讽与嘲笑。甚至在那段时间,他恢复了抽烟,心里萌发出“一切都可以舍去,包括自己的作品,以及亲人朋友”的可怕的想法。这也就是第二关——名利关。
他发誓再也不想过写作那种生活,为此,他回到了故乡,三年时间里不曾写出一点东西,而仅仅做一些读书笔记。也许,回到故乡,回到那个童年生活的地方,才是最大的安慰。就这样,他从“一辆生活的破车”开始,一点点地在时间的安抚下渐渐弥补了现实带给他的伤害。最后,他通过深深地忏悔,一点点的与过去决断与和解,写出了长篇小说《人生海海》——而这部小说,也在文字风格与思想上完全与谍战系列不同,可谓是好评如潮。里面有一句话让人沉思“人生海海,潮起又潮落,你说那是消磨、笑柄、罪过,但那就是我的英雄主义”。是呀!人生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浪潮中活得新生与成长。这也就是麦家写作生涯的第三关——和解关。
由麦家的故事,我想到了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曲折而坎坷的写作经历、想到了路遥为写作《平凡的世界》一天可以凭借“一根葱与几个馒头而热水”而攀登精神殿堂、想到了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为《红楼梦》凝聚的心血、想到了所有攀登文学高峰的前辈与大师……难怪说“一纸辛酸泪”。
如今,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阅读与电子化的阅读习惯渐渐取代了传统的纸质化阅读。这不仅对图书馆、书店等文化场所的经营造成压力,也给扎根在文字里的作者提出了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挑战——如何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中取舍与选择?如何面对时代浮躁的风气与面对现实的名利?如何写出对人民精神生活有益的优秀作品,而不仅仅为了畅销而别有用心地增加“异样元素”以吸引一类读者的喜好。
畅销书未必是好书,但真正经典的好书一定会经过时间的考验,穿过历史的长河与我们“隔空对话”,让我们领略到作家精神世界里的真善美的人性光辉。
再一次在文字的扎根时,我告诉自己——人生海海,要爱相伴,错了可以重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