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瓷器:实在美得不像话
直到今天,对于那个凭借闪电般铁骑而建立的元朝,我们的记忆依旧模糊。
想借助“风口”把握教育行业机遇!想成为西培教育运营商!4月10号,有一场项目直播峰会报名火热进行中,席位有限,参加从速报名咨询联系人董经理:172-8077-7570
没有多少历史学家愿意细致地讲述元朝历史,因为,关于元朝,历史记载的细节太少,除了蒙古高原上的天骄成吉思汗、忽必烈,以及有些如梦境呈现的《马可波罗游记》外,更多的则来自金庸先生笔下的“射雕三部曲”。因此,后人在回忆元朝的那些事儿时,只能靠推理、想象来构架它不足百年的脉络。
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 元 上都遗址
除了记忆少,元朝给人的印象,也并不太美好。武侠演义中对于席卷亚欧大陆的蒙元多以“鞑子”代称,相较有着深厚文明积淀的汉地王朝,他的确要野蛮与暴力很多。
在过去的认知里,除了如“元四家”等少数例子外,这个靠砍杀掠夺起家、得江山后多数时间又持高压的政权,是和文艺不相关的。
奇石、美石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欣赏把玩的重要对象。
可是,这真的是历史的全部吗?
要想了解元朝文化,光看“射雕”三部曲还不够,建议你去一趟博物馆,元瓷妩媚撩人的另一面,绝对的惊艳,让你合不上嘴......
相比于宋瓷,元瓷也许审美层次有所降低,但是器物品类大大丰富了,器型多样,更接地气了。它们具有强烈本民族特征,将浓浓的、一代又一代草原民族的血性烙印其中;同时也继承了传统汉族的经典窑口,在前人之作的基础上又有创新。
要认出元代器物其实很简单,最经典的是以下几款:
僧帽,就是僧人们佩戴的一种特制帽子,因而,这种具有典型宗教色彩的壶型最早是供寺庙中的僧人饮茶用的,后来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一种大众款茶器。
元 景德镇窑青白釉多穆壶 首都博物馆藏
“多穆”原意为盛酥油\奶茶的桶。多穆壶最早在元代流行于蒙古地区,而后流传入西藏地区,成为北方及西北游牧民族惯用的饮品盛器。口沿加僧帽状边,又添把和嘴,遂成为壶。
元 景德镇窑青白釉多穆壶 首都博物馆藏
是适用于骑马时使用的酒杯,香港地区藏友称它为把杯,其实更形象。蒙古人骑在马上也要豪饮,手攥着有着高腰线的酒杯,稳稳当当,画面感很强啊......
元 景德镇窑 卵白釉高足杯
为了便于马上携带,元人设计的酒壶大部分是扁的。
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 元
元 磁州窑黑花瓷双凤罐
粗犷的蒙古人民,同样有着不为人知的细致一面。
虽然玉壶春瓶在宋代时候就已经开始烧制,但是元朝时,它的水平并没有降低,反而增添了很多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分外别致。
元 龙泉窑青釉刻花玉壶春瓶
元 釉里红划花兔纹玉壶春瓶
粗略看了一遍元瓷,是不是让你对这个曾经误会颇深的朝代有了少许改观?
元代瓷器的精彩表现,离不开一个很重要的机构——“浮梁瓷局”。听这名字你也许会觉得陌生,但要是说出它的另一个名字,你也许就会发出“哦……原来是你”的感叹。
元“浮梁瓷局”旧址
1278年,元朝将统辖全国贡瓷的惟一官方管理机构――“浮梁瓷局”设在了一个小镇,看似仓促的决定,却真正地左右了历史。直到今天,可能全世界很多人的日常都离不开这个以生产瓷器著称的城市,没错,她即是景德镇。
至于元朝政府为什么如此火急火燎地设置“浮梁瓷局”,有很多原因,除了景德镇在宋代就已具备高超的制瓷基础,如闻名后世的“饶玉”(即湖田青白釉瓷)外,可能更在于某些现实的紧迫。
战争、恢复国家机器、稳定民生都需要钱,而除了搜刮宋氏财富外,唯有加大贸易了。而贸易,在古代的中国,除了丝绸、茶叶,剩余大宗便是瓷器了。
只不过,景德镇浮梁瓷局的产品是供皇家宗亲享用的,为贸易服务而生产的瓷器并不多。
元 釉里红转把杯
很多人提到元朝,变会将它与“毁灭汉族文化”联系起来,其实是不对的。源于宋代的很多制瓷窑口并未随着江山变动而消亡,反倒进入新时代后扩大了生产与提高了技术水平。例如,海外瓷器贸易的主流——龙泉窑青瓷,不仅解决了烧制大件器物的难题,还新采用点褐彩、镂空、模印以及露胎与模印相结合的新工艺,在内容展现上,大量人物戏曲故事也开始进入龙泉窑的素材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