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刘文奕/秋登天心池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秋登天心池
刘文奕
天心池,崂山三大池之一,位于青岛崂山东麓的日起石峰上,据说水深有一米半左右,常年不涸。从这里观看海景极佳,但无限风光在险峰,登顶的道路也极其险要。我两年前已经登过一回了,留下非常难忘的印象,近日有户外驴友召集,又禁不住诱惑再次来攀登天心池。天心池海拔约八百米,我们从近乎零海拔的海边开始出发。
天心池的山脚下是一个叫长岭的渔村,村东紧靠着大海,村西的山峰突兀而起,显得很高耸。从海边上到半山坡,只见茶田层层叠叠,村民在房前屋后、海边空地、山坡石缝间,即使两步大的地方也要刨出来种上茶叶。崂山到处是巨大的花岗岩石,这里山势陡,大多数地方存不住水,胶东又是季节性的降雨,所以在这地方种植粮食作物不合适,但海边空气湿度大,种植需要精耕细作的茶叶最合适了。不只是长岭村,崂山东部几乎所有看到的渔村都是如此,这一带应是崂山茶的主要产地。
上山要从村子里穿过,村子的街道在开挖和铺设管道,绕来绕去耽误了些时间。出了村子,进入上山的野路,没走多远植被就开始茂密起来。经过一个炎热的夏季,树木和野草长得极为旺盛,虫子也不少。路上看到不少悚人的大毛虫、带壳的大黑蜗牛等,还有一种黄色不带壳的类似蜗牛的虫子,团友们戏称为“买不起房子的蜗牛”。越走越难走,野路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不停地攀爬和折弯,全身能使上劲的部位都用到了,但一会也大汗淋漓了。领队要求每人至少带四瓶水,事实证明极为正确,特别到了后程水分消耗极大。
到了半山腰,山下的渔村已经显得很低了,看着如火柴盒般大小。蓝色大海和红顶瓦房相映,充满了诗情画意。到了七百米左右的一处巨石形成的突出的平台,看山下的房子小似火柴头了,点点红色平铺在蔚蓝的大海边。面海方向的右侧,只见长岭列车清晰地显露出来。长岭列车是一组山脊线上突起的岩石,很像一列拖挂多节车厢的火车,因地处长岭村,所以户外驴友称之为长岭列车。
终于到达山峰之下了,时间也到了十一点半,大家精疲力尽,决定先在这里吃饭。午餐自带,环保必须要注意的,餐饮垃圾自己打包带下去。吃完饭稍做歇息就开始登顶。一开始借助岩缝和树枝等攀爬一段,而后更险了,需要翻上翻下爬一些巨石,或钻一些曲折幽深的山缝和洞隙。心惊胆战的过去这一段,来到了窄窄的一线天,这是个封闭的单向的石洞,石壁间夹着一道长长的石缝,没有回旋的地方,进出双方的人员不能同时在里面,一方走完另一方才能走。走在里面只能侧着身子,甚至有点怕怕的被压迫的窒息之感,有的胖人在最窄的地方还过不去,只能放弃。过了一线天,就到了最后冲顶的一面坡了,这里需要借助绳索,领队提前固定好,大家依次上去,虽然险,但有绳索反而比前面容易了。
上到顶部,转过几块大岩石,就看到天心池了。只见一池水安安静静地嵌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池子像极了一个心的形状。池子不大,最大边长不过两米,看不清底部,里面的水多是自然雨水聚集和少许露水凝结的。大家纷纷在此拍照留念。
天心池周边景色极好。池边的一侧是万丈深渊,沟谷众壑一览无余,山峦起伏,层次分明。一侧是茫茫大海,远处碧海蓝天,白云点缀,好一派高山大海的壮丽景色。登上比天心池高一些的岩石,视野更加开阔,所有的海域都尽收眼底了。站在山巅看更高的蓝天,更高的蓝天下看更蓝的海。远处海波平静,满眼是饱满浸透了的蓝。海洋蓝就是这样的标准吧,这是一种让人沉醉的蓝,是一种让人心颤的蓝,能把人的魂魄摄入、凝视着仿佛能失忆般的色彩。天气非常宜人,变幻的白云也非常配合,把天空和大海都当做了舞台,在天海之间尽情炫耀和展示曼妙的舞姿。坐看云起,恍惚有些错觉,飘飘然感觉自己要浮游天际了。
站在八百多米高的山顶,山下海水的层次竟然看的那么分明。细细看,只见近海的地方明显地根据颜色可以看出海水深浅,各种不同形状的深蓝和浅蓝斑驳分布而相融。大大小小的海湾勾勒出最美的海岸线,星星点缀的海岛,如同珍珠般撒在蓝色大海上,一切那样的美幻如画。
山顶没待多久,领队就召集下山了。感觉意犹未尽,但得服从安排。下山快一些了,但体力变弱,感觉膝盖和小腿有些酸软了。下山过程也是最容易打滑和跌倒吃亏的,自己尽量小心翼翼,最后几乎掉落在队伍最后面了。
山上有一些岔口,领队都为后面的团友放上指示路标。在接近村子的一个岔口,我看到了一块熟悉的茶田,前年那次下山时也是在这个岔口有点迷路了。当时有个老农正在整理茶田,我就坐在地头休息,与老农攀谈起来。老农很健谈,拉长拉短。我赞美他们村子风景真好,茶叶看着也好,而在商场买的贵,而且好多次打开里面都是差叶子,真假难辨,如果直接从他们茶农买就合适了。老农说,村里的茶叶买卖被当地茶叶贩子垄断了,价格被压的低,外地茶贩来就被赶跑了。我一时语塞,怔了半晌,不知该怎么对接老农的话。最辛苦的农民,往往总是处于商品链条的最低端。望着层层绿油油的茶田和美丽的海景,有些怅然若失。时过两年,希望有所改善,茶田依然长势很好,愿老农沧桑的心田得到些宽慰吧。
回来经常翻看在天心池拍摄的照片,那些熟悉的感觉不时回涌上来。时光易逝,美丽难忘,高山大海的壮丽景色,会伴随着平淡的流年,经久回味。
《关于投稿那点事儿》
征稿启事
作为一名作家或文学爱好者。投稿是一种常态。不论您是大家还是无名小卒,投稿的过程,注定是一段成长的历程……结局不管怎样,过程一定很精彩。请把把您的投稿故事讲述给我们吧,让我们再告诉后来者,让他们在文学创作的跋涉少走弯路……
来稿请注明“关于投稿的那点事儿”字样。
截稿日期:2019年12月30日
稿件一旦采用,将在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和纸媒分期刊登,最后结集出版。
投稿信箱:hnwenxue@126.com
作者简介
刘文奕,男,籍贯山东莱阳,爱好文学和户外运动。风风雨雨的路上,想用文字记录下人生的酸甜苦辣,希望多少年后还可以温暖自己,也期待结识更多有缘的朋友。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冯新林 阿 若
编辑部主任: 赵 渝
责任编辑:柳岱林 蓝 岛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