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汉字形体中的多笔画少笔画的现象

文字是每个民族的文化缩影。中国的汉字更具独特魅力。它记录和传承着中华文明,影响着整个亚洲的文化。中国地域广大,历史悠久,汉字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不可能单线发展,也注定造成汉字的诸多问题,比如文字学常提到的古今字问题、繁简字的问题、正俗字的问题、异体字的问题等,这里的每一个问题都可以让你费尽脑筋,更何况有这么多的问题同时交织在一起。汉字难读、难写、难辨也就不奇怪了。对于汉字的这些问题,大多有方家论述。这里笔者不敢对汉字的重大问题,枉驾谈论,仅对汉字形体及汉字书写的特殊地方,简要释例,略作浅析。

汉字在演变过程极其复杂,有些字起初很复杂后来不断简化变得简单了,我们今天使用的简化字都是很好的例子。还有一些本来写法比较简单,后来反倒变得复杂了。比如文字学中所说的形声化的字,像祐本字原是右,狮字原本很多古书中只写作师,还有神、擒、镞等都是为了更加表义加了义符发展来的。 但无论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还是从复杂到简单的演变,形体的变化大多比较明显。本文就对汉字字形和书写中一些共性现象略加归纳分析。目的在于通过归纳,能使人们减少对汉字的迷惑,更好的了解和认识汉字,正确的对待汉字特殊现象。

一、增笔、减笔、偏旁混同现象与举例

在翻阅古代留下的碑帖手稿中,经常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先举几个例子,比如米芾写的“仗”如下,这种字形《玉篇》也有收录。

1.米芾写的“仗”

《玉篇》中的“仗”

再如魏碑中常见“在”写作下面这类字形

魏碑中的“在”

魏碑中的“在”

北魏《侯掌墓志铭》中“宅”写作

看完这几个例子后,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些字比我们通常的写法多一点。我想经常翻阅古籍的人,对这个问题不会陌生。因为多了或少了这一笔不会影响文字识别,所以大家多不去深究原因。起初也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后来这种情况,越来越多地进入我的视线。而且我发现,这一现象在古代书写中极其普遍,甚至到了现代仍有这种残留,引起我关注。实际上仅此一笔之差,背后隐藏着很多信息。在查找过程中,我发现这种情况在各个时代都有,就是字体稳定后,在不同的字体中也有,甚至印刷的书籍中仍然存在。而且增多或减少的一笔除了点画外,还有在原字上增减一撇、一横等形式。例如'京'欧阳询的 《九成宫醴泉铭》中字形如下,中间多一横

再比如赵孟頫《六体千字文》中“肥”如下,右边少写一竖画

像这种情况在碑刻墓志非常普遍,在敦煌的手抄卷中尤为突出,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经过手抄的文献中。印刷术出现后这种情况变少了,但仍然存在。那么我们很容易想到的是,这种情况肯定有笔误的原因。特别是刻工粗糙的墓志,多笔、少笔肯定难免。但是,这种现象如此普遍,就不能一概而论了,其中肯定还有他因。

二、造成文字增减笔画的其他原因

首先是,如何定义这些字。对于这种情况我想不应该属于字体演变中繁化或者简化的问题。那么这些字是异体字吗?如果按照裘锡圭先生《文字学概要》中对异体字的概念:彼此音、义相同而外形不同,来定义,这些字确实符合异体字的概念。不过,查找《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几乎未收这些字。翻查一些异体字手册、工具书(如《汉语大字典》后付的异体字表)也不多见。或者把这些定义为俗字。在《敦煌俗字典》也较少涉及此类字。汉字在每个阶段都有正俗或正异之分,但正俗、正异必须先立定一角度,否则正俗或正异难辨。所以历代都有一些统一规范的措施,比如秦以小篆为正体,其它的就是俗字或异体字了。我们说的这些字相对于不缺笔、不少笔的字来说,也是俗字。如果从民间百姓和高雅儒士两个角度来区分,大概前者常被称为俗字。但这不可能绝对,因为某朝代是正字到了后代不一定还是正字,反之亦如是,并且在官府奏折、科举考卷中这种多笔、少笔的情况也未必没有。所以这类似乎可以忽略的一笔似乎不太好界定。不过为了弄清楚这些字的产生原因,我先后向北京大学的高明教授、以及北师大、厦门大学等高校的教授请教此问题。各位先生虽说法不同,但对我们很有启发。现参考各位先生的指教,掺之个人想法总结大致如下:

原因一,标示区别。汉字中有很多极为形似的字,如果不留意的话很容易被误读,比如未与末、家与冢、凡与几等等,这类字我们在小学习字时就做过区别辨认。正因为容易读错,所以古人在书写时为了加以区分,就在其中的一个字上多一笔,与另一字相别。比如古籍中最常见的“土”字经常写作“圡”,就是为了与士相区别。在很多的古代碑刻墓志中可以看到,一些从“土”的字仍加一点,就是与“士”相别。比如《史晨碑》中的社写作

魏碑中的“塗”写作

魏碑中的“墓”写作

还有王与玉,在小篆中“玉”字并没有点画,这两个字的区别也仅以中间的横画的位置来定是玉是王,

中间横在上下两横正中的是“玉”,中间横靠上横的才是“王”。汉字隶变后,就以“点”作区分。其实这种办法在甲骨文中也有,比如甲骨文中的“身”加一点成“信”字、“又”字加一笔成“尤”字等。(参看张桂光《汉字学简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77页)

原因二,避讳。所谓避讳,是指古代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直接写出的现象。避讳的办法可以更换所避之字,如为避汉文帝刘恒的“恒”字,就把恒山改为常山。今本的老子《道德经》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常”字,也是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因为1973年冬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都是写作“恒”,说明我们现在用“常”的通行本是在汉文帝以后了。还有常用的避讳方法,就是本文所说的增笔、减笔了。比如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民”字,在书写时就将原字多、少一笔,而且带“民”之字亦如此。如《荐季直表》中民写作

这个字形明显少一斜钩。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多、少一笔的民字都是为避李世民的讳,因为在唐以前就有这类增减点画的写法了,如北魏《吊比干墓文》中泯字就多写了一笔。避讳现象给我们现代人读古文献造成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改子换字后,失去文献本来面貌,因此阅读古文献,还必须对文字演变中的一些特殊之处加以关注。

原因三,书法因素。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很多文化现象都与书法文化密不可分。我们中国的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书写因素对文字的演变有很大的影响。有些字起初是因为好看增减了笔画,但因为没有影响识别,也没有改变文字的表义,于是时间长了就变成了约定俗成的写法。比如我们前面所说的“京”就是这种情况造成的。所以这类字即不能完全算是错字,也要将其与正字区别看待。

当然以上只是本文所讨论的文字现象的一部分因素,文字的演变本身就是很多复杂交织的因素,我们所说的文字的现象绝不会只是简单因素造成的。

本文初稿《浅谈汉字的特殊性》,作者李少愚,转引请注明。

(0)

相关推荐

  • 异体字非错字【异体字表手机版】赶紧收藏

    异 体 字 表 由于汉字是由意符.音符和记号所组成的,古人将意符选取的角度因人而异,所以一字多形的现象在汉字的历史上比比皆是,异体字现象大量出现在古代书法作品或文献中,如果你遇见到这些异体字时,一定要 ...

  • 旧瓶装新酒,谈谈红场阅兵中出现的山毛榉M3中程防空导系统

    俄罗斯9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约1.2万人组成的阅兵队伍接受了检阅俄罗斯武装力量共展示了190多件武器装备,在阅兵的各型装备中.由俄罗斯金刚石-安泰公司设计的山毛榉M ...

  • 陈延大夫讲中医/中医杂谈/谈谈中医八纲辨证中的“虚实”概念

    虚证与实证,是八纲辨证中最容易被人提及的概念,在门诊很多患者会表述自己身体虚弱,需要调养:但对于虚实的认识,并非像大家看上去那么简单,否则,在古书中也不会反复强调治疗疾病时"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

  • 古诗词中悲多喜少,你知道哪些快乐的诗词

    前言 苏轼<水调歌头>云:月有阴晴月缺,人有悲欢离合.虽然生活中有悲伤.也有快乐,但是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以写悲剧居多. 我们常见的诗词作品,也同样以抒发惆怅悲情为多.从<诗经& ...

  • 职场中,和人交往少说自己的这几件事,人缘自然会原来越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过这样一个现象,有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很招人喜欢,但是有的人不管去的到哪里,也一样的讨人嫌.人和人之间相处,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过这样一个现象,有的人不管走到哪 ...

  • AI中如何将标点符号少占字符格?

    标点符号和文字一样,在正常情况下只占一个字符格,但是让文字的标点符号过多时,会影响文字排版的美观,这个时候我们就将标点符号设置为半个字符,下面来看具体操作吧! 1.我们拖拽文本框,输入一些文字,能够看 ...

  • 《出土文献》| 蒋玉斌:谈谈甲骨文摹写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重要字形信息

    谈谈甲骨文摹写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重要字形信息* 蒋玉斌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 甲骨文摹写看似操作性工作,实际上需要"认清字形" ...

  • 瓷器“亿元俱乐部”中,怎能少了这“五大天王”

    (故宫博物院"五大名窑"系列展) 宋代陶瓷是世界陶瓷发展史的一个巅峰, 而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更是巅峰上的巅峰.五大名窑不仅标志着中国瓷器时代的真正到来, ...

  • 《生活中的例外很少很少》

    那些羡煞旁人的人或事,是他们尽力而为的回报,并不是生活赠予的幸运,他们不是例外,那是他们努力之后的常态.        生活中的例外很少很少,不要看着对方的光鲜亮丽就开始脑补一场大戏,我们一身正气,由 ...

  • 谈谈肺癌治疗中的所见所闻【老姜】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新出炉的2018年全球癌症年报中显示,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其被称为男性的头号杀手.肺癌同样也是中国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全球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