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泰山之神东岳大帝
、
東嶽大帝宝诰
至心皈命禮
赫赫玄英之祖,金輪少海之宗。彌仙母夢日光生,紫府聖人東華弟。昔建功於長白,始受封於羲皇。初號泰華真人,漢明泰山元帥;唐會崇恩聖帝,聖朝敕封上主。位鎮坤維,功參乾造。仁以德仁,回陽春於掌上;聖心益聖,麗日月於天中。五嶽稱讚於東方,三界獨尊於中界。仰奉行於大道,俯糾察於陰司。掌人間善惡之權,握天下死生之柄。懲奸惡而獄分三十六署,司吉凶而案判七十二曹。行善者注生天堂,沉迷者尋聲救度。示慈尊垂慈之相,開眾生生化之門。福與天齊,功高無量。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中界至尊,東嶽聖帝,慈光救苦,威權自在天尊。
东岳泰山之神,又称东岳大帝,道教尊称为中界至尊东嶽大生天齐仁聖帝威权自在天尊,统辖五嶽及天下名山,并且掌管十殿阎罗王,是道教天地水阳四府当中,地府和阳府的最高神明,主宰人间、阴间的祸福,是统辖阴阳界的天尊。
东岳大帝的形象,道经记载,东嶽大帝“常服青袍,戴苍碧七称之冠,佩通阳太平之印,统领百神,乘驭青龙(按五行说,东方卫木,色青,主升),主治死生及人世贵贱,为冥府众鬼之主帅,形象威猛,权势显赫。
东岳大帝的神职,根据中国古老的阴阳五行学说,泰山位居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万物发祥之地,因此泰山神具有主生、主死的重要职能,并由此延伸出几项具体职能:新旧相代,固国安民;延年益寿,长命成仙;福禄官职,贵贱高下;生死之期,鬼魂之统。《元始天尊说东嶽化身济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妙经》曰:“泰山元帅累朝节封东嶽大生天齐仁圣帝,气应青阳,位尊震位,独居中界,统摄万灵。掌人间善恶之权,司阴府是非之目,案判七十二曹,刑分三十六嶽,惩奸罚恶,录死注生,化形四嶽四天圣帝,抚育六合万物群生。”由此可见,东嶽大帝为执掌人间赏罚和生死大事之神。
秦汉之前,古人认为泰山为“峻极之地”,是人与天相通的神地所在,而泰山神作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因此对之特别崇拜畏敬。帝王登基,必先到泰山封禅告天。
秦汉以降,泰山神的影响逐渐渗透社会各阶层,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于是泰山神作为阴阳交代,万物之始的神灵,在保国安民、太平长寿的基础上引伸为可以召人魂魄、统摄鬼魂的冥间之主。
到了唐代,武后垂拱二年(686)七月初一日封东岳为“神岳天中王”;万岁通天元年(696)四月初一日又尊封为“天齐君”。唐开元十三年(725)玄宗皇帝加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7)十月十五日,诏封为“东岳天齐仁圣王”。祥符四年(1011)加封尊号为“东岳天齐仁圣帝”。元代加封为“天齐大生仁圣帝”,明代又恢复为东岳泰山神。由于历帝王推崇封禅,全国各地礼敬东岳大帝亦蔚然成风。旧时全国各地普遍建有东岳庙。
至于东岳大帝的身世来历,众说纷纭,有金虹氏说、太昊说、盘古说、天孙说、黄飞虎说等。《神异经》:“昔盘古氏五世之苗裔曰赫天氏,曰胥勃氏,曰立英氏,子曰金轮氏,弟曰少海氏,妻曰弥轮仙女,夜梦吞二日,觉而有娠,生二子,长曰金蝉氏,次曰金虹氏,金虹氏即东岳帝君也。伏羲时封为古岁太华真人,至神农时赐天符都宫号,至汉明帝封太山元帅,掌人世居民贵贱高下长短之事,十八地狱六真簿籍,七十二司生死之期。”
传说三月二十八日为东岳大帝生日,该日,各地皆于庙中举行盛大庆典。明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云:“(顺天府宛平县)城东有古庙,祀东岳神,规模宏广,神像华丽。国朝岁时敕修,编有庙户守之。三月二十八日,俗呼为(神)降生之辰,设有国醮,费几百金。民间每年各随其地预集近邻为香会,月敛钱若干,掌之会头。至是盛设鼓乐幡幢,头戴方寸纸,名甲马,群迎以往,妇女会亦如之。是日行者塞路,呼佛声振地。甚有一步一拜者,曰拜香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