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ERP软件厂商的总经理,为什么表现会完全不同?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纯属杜撰,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A厂和B厂都是大厂,在国内ERP软件市场品牌都是响当当的,但是同一个地区,A厂分子公司的总经理,业绩都快过亿了,B厂的业绩为什么才几百万?

A厂分子公司的总经理三年一换,B厂分子公司的总经理基本不换。

A厂分子公司的合同几乎都是软件和实施费各占一半,实施入场就要求先付软件全款,各种想尽办法提前回款。

B厂分子公司的合同都是先付15%,再付15%,再付15%,再付15%。。。巴不得慢点回款,慢点再慢点,集团领导问为什么合同签的这么烂,B厂分子公司总经理各种诉苦说市场竞争激烈呀。

曾经有A厂的实施顾问跳槽去了B厂,不到一年就集体离职,因为这些顾问习惯了提前回款的节奏,把B厂总经理的节奏打乱了,B厂总经理不得已把这些当初好不容易挖过来的顾问又都逼走了。

A厂分子公司的总经理各种挖人,生怕招的人不好导致业绩上不去。

B厂分子公司的总经理也招人,但是只招听话的,傻一点没关系,关键是要听话,能力一定不能比自己强,业绩差一点没关系,保住位置最重要,像是A厂那种有狼性的人,要谨慎招聘,因为不好控制。

A厂分子公司的总经理每天如热锅上的蚂蚁,天天过项目,亲自上战场,每天都像打了鸡血。

B厂分子公司的总经理各种挑项目:客户太刁钻,不去;没有特殊关系,不去;没有十足把握,不去;哪怕项目已经送到门口,都要先喝完了咖啡,做完了按摩,洗完了脚,伸个懒腰,再考虑要不要接。

A厂分子公司的总经理业绩好的话会分很多钱,但是每一分都是血汗钱;业绩不好直接被集团干掉,丝毫不留情面。

B厂分子公司的总经理业绩不好也有钱花,每个项目都要捞一大笔的客户返点,反正集团又不晓得,晓得也没办法,谁知道返点给了客户还是被他私吞了,日子过得洒脱最重要。

A厂实行阳光经营,没有客户返点,谁也捞不到一分来历不明的钱,签单全凭实力。

同样的市场环境,同样的行业,智商能力都差不多,为什么各自的表现差异这么大?

都是制度惹的祸!

A厂和B厂都有预算,只是预算的方式不同。

B厂分子公司每年的业绩预算目标,是根据上年的预算目标来设定的,粗暴野蛮直接往上加码,今年干得越好,明年压力越大,反正又不换人,又有钱赚,那为什么不稳住?何必给自己找那么大的麻烦?

A厂分子公司每年的业绩预算目标,也跟去年有关,但是把目标分为了阶梯式的确保目标和挑战目标,完成了确保目标,就不会被换掉;完成了挑战目标,则意味着非常有诱惑力的奖金。进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万劫不复。

A厂的过程预算更是精彩,每个月都要报费用预算,每周业务部门都要报业绩预测,预测的准确率也要被纳入KPI考核。部门经理要被考核,项目经理也要被考核。

B厂的销售人员从来没人过问,一年一个单没签,连问都没人问一句,勤奋都不好意思,更不懂打鸡血的意义。实施部门经理形同虚设,不做项目也不管人,管好自己的猫最重要。项目经理很尴尬,事情可以做,钱不能收,总经理什么时候收才什么时候收。由于没有项目经费,元旦加班也没有加班餐费,总经理看你顺眼就补贴你一点,总经理看你不顺眼就滚一边去。

其实,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坏的制度会让好人变坏,好的制度也会让坏人变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