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乱七八糟的乡里

扁舟秦汉系列之秦帝国的灭亡(二十)

在人们的印象中,古老帝国的乡里村社,是古朴自然而简单的。
比如《汉书·百官公卿表》就介绍了一番古朴简单的秦汉帝国乡里制度: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
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
我们理解的秦帝国的基层乡村单元,大约就是这种十里一亭、十亭一乡的简单模式。
这种模式非常好理解,里就是组,亭就是村,乡就是现在的乡镇嘛,一级一级的,多直观多简明啊。
然而,随着大批秦简和汉初简的出土,我们发现,秦帝国的乡里非但不是史书记载的这么简单淳朴,相反复杂到极点。
这一节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去繁就简,让大家能一下子就抓住帝国这罗圈套罗圈的机制的本质。
首先,所谓的亭绝不是乡和里中间的行政组织,这点其实其他史书文献就有描述,结合秦简我们能看得比较清楚了。
亭长又被称为亭校长或者校长,他固然承担邮传的业务和治安管理责任,但是他更是一个民兵预备役的管理机构。
简单的说,亭部还提供这么两个功能:
一个是已退役的士常备军去养老,类似我们现在的退伍士兵可以去做公安、保安等业务;
二个是没退役但暂时没战斗和戍边任务的常备军,平时也得找点活干,车兵做点迎来送往啊,弓箭手教习一下民兵啊等等。
当然,光这点不同那咱大不了把亭看作一个类似乡派出所的派出机构不就得了,好理解嘛。
呵呵,别急,咱现在来看点复杂的,里耶秦简中有一条唐亭上报辖区盗贼的文书:
盗贼发…壮卒少,不足以追
尉下亭鄆,署士吏谨备。贰乡上(郡)司马丞。
这里是说唐亭辖区出现了盗贼,然后上报到县里,然后县里再警示下属机构和采取后续措施等相关文书。
这里面非常有意思的是,唐亭上报是上报给县丞,县丞再以平行文书的方式要求县尉警示其所管辖的所有亭部注意,但同时又请乡里面上报给郡里。
这一条盗贼通报一下把亭、乡、县、郡全给扯进来了,而且里面的层级关系错综复杂。
县里面县丞和县尉的关系职责咱先不管,来看看重点:
亭校长是一个军方干部名称,结果他向县里汇报,乡部是典型的民政机构,结果却要向军分区(详见上节《乱七八糟的郡县制》)汇报,这是咋回事呢?
亭虽然是军事概念,但是在承担治安责任的时候,对接的断案和监狱系统,都是县政府负责的,所以亭部要向常务副县长县丞汇报,和乡不存在上下级关系。
现在亭部说我这里人手不足,要申请加派人手捕盗,那一旦到捕盗这一层性质就变了,这是军事行动了,根据出土汉简,获取盗贼的首级也是可以折半算军功分爵的。
好了,要出动部队了,发盗贼对应的亭部的帝国常备军驻扎地在哪呢,在乡里,但是乡里没权限动用部队啊。
我们回顾下第十五节《扶苏到底怎么得罪的秦始皇?》,里面介绍过帝国的军事屯戍都是跨郡点对点安置的。
所以乡里的部队都是别的郡的人,你要想请求出动驻扎在你这里的部队协助捕盗,那可不就得向军分区上级申请嘛。
一个屁大点事,亭到县府,县府到尉,尉再到乡,乡再汇报郡,所有机构都绕全了
是不是觉得头有点晕了?别急,还有更晕的呢?
介绍了帝国的亭是什么,现在该来看看帝国的乡应该干啥活了。
根据前面对亭的介绍,我们知道至少在秦帝国,司法与治安相关功能是亭部掌管的,直接汇报县,和乡没有隶属关系。
在《后汉书》的百官志里,对于乡干部的职是这么描述的:
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又有乡佐,属乡,主民收赋税。
这段话的核心意思就是说,作为乡一级的干部,主要是要为帝国做好这两件事:一是发役,二是收税。
相比开篇汉书里无所不包的乡政府,后汉书说的相对要准确多了,但秦帝国的乡级组织比史书里的简短记载要复杂很多。
我们来看下里耶秦简中的这样一条记载:
(秦始皇)卅(三十)七年,迁陵库工用计受其贰春乡舉:黍(漆)三升, 欽(饮)水十一升,榦重八。贰春乡主髮发。
这段话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出纳账单,翻译一下:
迁陵县库所属的手工生产,收到并使用了贰春乡的三升漆、十一升饮水,以及八根支撑用的木材,最后落款是贰春乡的漆园主管。
漆园主管设在乡部,但是他的主管在里耶秦简里很明确,属于一个叫做“田”的部门:
田课志 鑿(漆)园课 凡一课。
鑿(漆)园殿(排名最后),费(田)啬夫一甲,令、丞及佐各一盾
这些资料大体说的是:漆园的主管是田部,再由田部直接汇报县里。
这个田部管啥呢?管的是所有的农田,漆园里的劳作产出都属于田的一部分,所以都归田部管。
我们千万别以为这就完了,乡一级除了田部,还有个叫“田官”的。
“田官”部门管的比“田”部要多多了,后者只管类似漆园这样轻量级劳作,而前者管的是刑徒耕作和劳作的所有土地。
事实上,帝国的乡部机构,在其辖区内不仅有直接向县里汇报亭部的分管其治安邮传职能,还有田、田部和司空等三个平行机构,分管乡里的各项职能,并直接向县里汇报。
现在大家多半已经被绕晕了,我们必须要化繁为简了。
归根结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帝国复杂到令人窒息的基层结构,关键都缘于帝国特有的经济基础——刑徒经济。
如果有在大型厂矿、大学和类似铁路总公司这样单位工作的朋友,应该很容易理解帝国的架构。
这些大型单位落脚在地方,但是行政级别不低于甚至还高于地方行政,就会让其辖区的各项公共行政职能,在管辖上变得很复杂。
当然,在现代的国家这样的情况只存在与局部,可是在秦帝国,这样的情况遍布于帝国的每个角落。
我们在《秦帝国的命根是什么》和《国企与996,你选哪一个》这两节详细介绍了帝国的刑徒经济。
帝国的行政职能完全依赖刑徒经济维持,这就使得我们想象中的简单明了的县乡亭分级管理体系,根本没法维持。
刑徒负责耕种的公田占了总田数的一半,这些刑徒耕作的田地和民有、爵位者赏赐的土地,都是不断变动的变量。
因此,公有土地和民有土地不可能是规整的一分为二,而是犬牙交错,不断变化的。
也就是说,刑徒劳作的土地,遍布在乡政府的辖区内,你说要乡政府的官吏怎么办?
他能管吗?他肯定管不了,必须要专门的“田官”机构来管理。
那我们可能会想,刑徒的土地我管不了,我管普通百姓的田地总可以了吧,但这显然也不现实。
因爵赐田、按户口授田是帝国的基本国策,帝国的田必须由帝国掌握。
民有土地随时要分配给新的爵位获得者、随时要应对平民分家、死亡等变化带来的田地变化。
这一切相关工作,乡管的了吗?肯定管不了,只能让专门的“田”部来管。
同理,前面提到的“司空”部门也是如此。
他管什么呢:管基础设施建设,管发徭,管捕逃(就是欠国家的税收不缴,欠国家的钱不还然后逃跑),还管牢狱相关的东西。
我们可能会有点糊涂,发现这个司空管的和乡、亭、县的很多功能不是都重合了吗?
记住一个关键点就好理解了,所有产生和管理由于欠国家钱而成为临时刑徒的相关工作,都归司空管!
现在我们应该比较好理解帝国的基层了,由于刑徒经济的极度重要性,帝国的地方行政体系不得不被拆分得七零八落。
刑徒类似于负责帝国政府一切生产的超大型国企,遍布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因此所有和刑徒相关的东西,实际上地方行政机构都管不了。
所以与刑徒相关的人事、土地要分开来管;正常平民的人事、土地也得分开来管,制造和管理临时刑徒(主要是欠钱和违法违规的惩罚)还要专门部门管。
而且由于军功受爵的基本国策,帝国还得专门拉一条郡级军分区,乡里和军事相关的屯戍、征兵和部队借用等等,还得对接郡里来管。
这样一来,乡部作为帝国的基层单元,可单独管的事却几乎没有,帝国的基层形成了乡里只管人,所有事都归别的部门管的局面。
本来这么点地方,一套班子就能搞定的这点破事,非得要四五套班子成天扯皮才能搞定。
更可怕的是,班子越大,养活他们需要的刑徒就越多,帝国就越不能离开刑徒经济,进一步让班子越来越庞大,越来越成天除了扯皮啥事也干不了。
现在我们回顾《国企与996,你选哪一个》的内容,就会有更多的体会。
为什么汉帝国一万多户的大县,百来个官就搞定了,帝国一百多户的穷县,八十多人(财政不足,三十多个还是强征劳力免费干活)还不断喊忙不过来呢?
第十八节是从开源角度,讲新帝国怎么通过豪强解决临时编的问题。
这一节则是从节流角度,让我们体会到秦帝国基层不得不叠床架屋的无奈。
秦始皇、李斯、冯去疾、赵高、蒙恬、胡亥等等等等,他们都是了不得的大人物。
我们通过史书的帝王家书的视角,只会觉得这些或英雄或狗熊的大人物,那就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为,似乎帝国的什么事,他们一句话就无人敢违抗,似乎帝国的什么大事,都取决于这几个大人物的恩怨情仇。
可是面对帝国危如累卵的基层现状,这些大人物真的有什么好办法吗?
这几个大人物吃饭打屁一类的事情换点花样,真的就能让帝国濒临崩溃的基层得以扭转吗?
(0)

相关推荐

  • 菜园小记

    菜园小记 一 老蔡家的屋后是生产队里在开荒造田的年头里开辟出来的一块稻田.由于常年受竹树遮荫,又受鸡鸭侵扰,这块稻田靠近路边的狭长的一块区域里,基本上只长禾不结实.生产队里有人告状说,是老蔡家的竹子树 ...

  • 【短篇小说】班子调整那些事(下)| 徐建伊

    文|徐建伊         5 书记牛前进,一心想着自己提拔的事,根本就没有心思在乡里呆了. 散会以后,他依然是夹着他那精致的牛皮公文包,叫上自己的司机小王,弯腰钻进桑塔纳轿车里,一溜烟的就往县城赶去 ...

  • 齐红新:初来为人

    初来为人 文/齐红新 人类啊/相爱罢/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的归宿. --冰心<春水> 今年麦假乡里定时间十六天.我自认倒霉.办公室四个人排值班次序,我首当其冲,被排在第一个,恰与不 ...

  • 赵亮作品:捐款

    捐    款 文:赵亮 按语:八丈河位于皖豫交界之界首市西北端,穿境芦村邴集出至太和李兴镇.水草丰美,鱼虾成群: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文从未无病呻吟,诗无不发自心声.辛辣刺激宵小,肺腑代言家乡.我爱家乡 ...

  • 方长荣:九斤回家|小小说

    沧浪:疫情之下脸谱精彩纷呈|散文 文/方长荣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还有二十天不到就要过年了,在北京打工的九斤有点急不可耐,关键时刻却接到家里的电话,说是母亲病危要他赶紧回家,慌得他来不及请假就跑到 ...

  • 刘邦在秦朝当过泗水亭长,亭长是多大的官,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只比秦始皇小3岁而已,这个时候是战国晚期,当时的秦王还是秦昭襄王,周赧王姬延也在这一年去世,刘邦的家乡是在今天江苏省的丰县,当时叫沛郡丰邑县中阳里,刘邦出生的时候还是魏国人, ...

  • 谁应对方良俊之死负责?

    谁应对方良俊之死负责? --刘庆邦小说<黄胶泥>文化意味解读 余志平 2009年8月,余志平(右)与刘庆邦合影  摘要:刘庆邦短篇小说<黄胶泥>是一篇别有意味的小说,作品不仅塑 ...

  • 【短篇小说】班子调整那些事(上)| 徐建伊

    文|徐建伊 1 公元一九九八年春节刚过,洛南县城,不知从哪里就传出了一则令当地官场上震动的消息.那就是县委最近要对县直和各乡镇的班子进行调整. 消息是真是假,人们都不得而知,尽管谁都不知道这消息出之哪 ...

  • 【山西】穆韵之丨小说/四菜一汤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穆韵之:原名穆广生,1962年出生.山西省临汾市作家协会会员,侯马市作家协会理事,侯马市楹联学会会员.热衷文学,工作之余,读书笔耕,乐此不疲.小说.影视剧本.故事.对联散见于报刊 ...

  • 【长篇小说】乡官故事 (1-9)| 徐建伊

    文|徐建伊   乡官故事                   1 公元一九九八年春节刚过,天气依然寒冷,广袤的大地上,还盖着一层薄薄的积雪,微风吹来,给原本并不暖和的天气,又带来一丝寒意,地上的小草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