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跃高:在食物主权、生态农业与合作社论坛上的发言

感受重新走向乡村合作时代的来临

----个人、家庭、村庄、国家与全球视角的实践与认识

在食物主权、生态农业与合作社论坛上的发言

胡跃高

2016年12月3日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合作社带头人与社员、村委会领导、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同志、部分NGO组织的热心人士、来自美国的留学生、部分学校的大学生、研究生与相关志愿者、社科院的专家、大学教授。大家围绕食物主权、生态农业与合作者发展主题发言,积极参与讨论,我收获很大。

我主要想围绕如何思考乡村合作问题,谈几点研究与认识的思路。

1、 乡村合作有深刻的历史根源

从已经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如河姆渡遗址、红山文化、半坡遗址中,国际上类似考古遗址中,我们可以部分猜想农业起源后,人类群居、集体生活的状态。农业的出现开始于人类社会原始部落协作,然后在协作中发展与进化。从而决定了合作、协作是农业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

2、 传统农业时期留下了大量的合作特征

我国在传统农业时期遗留下来的大户治村、乡绅治村,村庄中的家族概念,耕读持家,远亲不如近邻,落叶归根等观念,牧区留下来的若干牧户联合起来,季节性或为避灾走浩特的习惯,说明农事活动中集体协作的重要性与自然要求。

传统农业时期,自然变化是农业变化的前提条件。在这样的变动中维持农业生产基本稳定,使之符合人们生活相对恒定的需要,有关具体实践,即使单纯考虑工作任务需要,在单个的人、甚至家庭尺度上,是不可能单独完成这样的简单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的。

加之,农业生产只是社会再生产的一部分,如保卫劳动果实也是重要任务,也必须依靠大家族的协作、村庄部落意义上的协作。

3、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协作的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生活在资本主义早期的欧洲,其建设理论假设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优先完成社会主义建设。这一理论在实践中,最终是通过列宁等革命家的创造性工作,在落后的、具有农奴制的农业大国俄罗斯等国最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列宁尝试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土地国有化与集体农庄建设,这样的建设经历了近70年的实践后,由于多种原因,发生了前苏联解体,集体农庄分解。从而留下了大量的历史经验教训等待人们进行总结认识。

4、 中国革命的实践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实践建设,这是一场从乡村走向城市的革命过程。毛泽东等人从井冈山时期就开始探索农村土地改革,延安时期进行了大范围的打土豪、分田地实践。

1949年建国之后实行分田到户,之后,走向合作,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一路走来。在此期间,经历了1959-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时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实行全局性分户承包联产责任制。基本上走过了一条1949-1978年集体化道路,1978-今个体化道路的过程。

中国用两个30年左右的时间,积累了世界范围内最丰富的乡村建设经验教训,值得深刻思考,以找到前进的正确道路。

5、 前后两阶段我国农业安全状况的对比

1949-1978年,除过三年困难时期之外,我国农业基本保持农业处于安全状态,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社会安全、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相对平稳,未发生重大危机状况;

1978年至今,我国农业的食品安全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农村牧区安全问题、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全面爆发。从这样的历史事实结果看,在困难条件下,我们的经历也是支持集体合作道路的。

6、 国际农业合作的经验教训

世界各国并非只是一种模式的农业发展道路。在农业私有化的常规现代农业大潮下,农业合作经济经过顽强的探索,似乎正在展现出越来越顽强与强大的生命力。如荷兰的乳业合作社,比利时的农业合作社,以色列的农业合作社,1990年之后古巴的农业实践,朝鲜的农业实践,还有其他国家与地区进行的类似实践。大量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农业合作经验教训,在世界常规现代农业陷入困境的今天,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其现实意义,以指导生产实践。

7、 关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历史的几个问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之大事。它不只是像GDP所反映的那样不起眼。从农业安全角度分析,有些问题如粮食安全问题在传统农业时期就有,而有些问题是在今天激化的,如食品安全问题、农村牧区社会安全问题、乡村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我国是在1840年之后开始向西方学习的,大规模农业现代化是在1978年之后。

现在看来,原有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新的、更多的问题突出出来了。按理说我们学习的对象----欧美国家应该要比我们好,他们还兼有人少地多,有资源优势,如美国,3亿多人口,30亿亩耕地。但让人惊奇的是他们的问题一点也不比我们少,糖尿病、心血管病、癌症患者多,社会不稳定,乡村衰落,农民不满意,等等。

这样的榜样,我们为什么还要卖力地学习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警觉吗?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所羡慕的规模化,如果真实者的追求的话,可不可以通过合作者来实现?私营企业的问题,能不能通过社会企业的方式来替代?乡村必然衰落的趋势,可不可以变化为乡村复兴?这些问题是不是集中表明:中国人需要自己创立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呢?

8、 中国农业真有希望吗?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第一,中国是世界第一农业大国;

第二,中国是世界农业三大起源中心中唯一不间断、独立遗存至今的国家;

第三,中国还是世界各农业大国中受常规现代化影响时间最晚、影响深度最小、影响过程中抵抗最有力的国家;

第四,正当中国人下定决心,准备全面接受西方常规农业现代化之时,西方常规现代农业的问题就像牛皮纸里包着的火一样再也掩盖不住了,熊熊燃烧起来!

世人惊呼,中国不能向西方学习,小心走向毁灭!今日农业问题在我国引发如此激烈的争论,绝非偶然!农业极可能成为未来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重获自信、新登场的不对称领域。

9、 向近期中国农业合作社建设的实践者与理论工作者致敬

今天,我们听到了广东绿耕项目三年的实践成果,听取了扬州农科院顾克礼老师介绍的经验,山西代县的工作进展,黑龙江纳河市合作建设经验的介绍,四川省宝华村的经验介绍,山西省永济市蒲韩合作联社的经验介绍。

大家的实践、交流、探索、思考、提高,似乎使我们感受到一场重新走向乡村合作的时代正在悄然来临到我们中间。

10、 结束语

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乡村发展是高度开放的大系统,食物主权、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样的目标需要一种方式来实现。合作社就是众多道路中的一条基本道路、一种基本方式。

假如乡村合作真是一只海燕,那她就不在乎暴风雨;假如它是真金的话,那它就不在乎锤炼;假如它真就是今日中国与世界面对危机的一条生路,她就一定会像万流归海一样,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成为人民大众的必然选择。

作者相关文章:

1.论有机农业道路
2.美丽乡村建设——“3O有机农业”
3.发展农业,为什么要走进村庄?
4.全球农业安全状况分析
5.当前中国农业安全问题的认识
6.农业与第二次启蒙
7.生态文明呼唤后现代农业
8.美国堪萨斯土地研究院访记
9.访问俄罗斯记丨中俄农业比较
10.胡跃高:构筑连通生态文明的有机大桥
点击红字即可浏览

想看更多?请返回菜单,点“3O热文”

(0)

相关推荐

  • 田园综合体:基本内涵、主要类型及建设内容

    摘 要:[目的]田园综合体建设,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创新.系统研究田园综合体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围绕中央文件的精神实质, ...

  • 古耕新缘与消费者的主权共享,与生产者的尊严平等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各地都有当地人为之自豪的特色农产品.如何跨越千山万水,让特色农产品从农村到城市,这样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却经历了好几代人的努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好多特色农产品 ...

  • 【原创】胡跃高:农业与第二次启蒙

    农业与第二次启蒙                            ----读<第二次启蒙>有感 胡跃高 饥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伴生因素.约在10000年前,世人嗷嗷待哺,人类命悬一 ...

  • 胡跃高:全球农业安全状况分析

    国际农业安全状况 我国已与174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关系,农业为重要国际合作领域.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2年成为世界第一农产品进口大国.我国已经深度介入世界农业体系,全球农业安全与我国农 ...

  • 胡跃高:美国堪萨斯土地研究院访记

    本文写于中国农业大学 在加州克莱蒙过程研究中心访学期间,于2015年5.6月份确定要访问堪萨斯土地研究院(The Land Insititute).起因先是小约翰·柯布(John Cobb).迪安·弗 ...

  • 胡跃高:亲近农业,要先认识农业

    多数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都曾经接触过农业,但是要说自己知道什么是农业,并且能够说出个所以然来,恐怕就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作为普通人,这件事直到10多年前还不用太多考虑,那时的国家农业基本没有太大 ...

  • 胡跃高:构筑连通生态文明的有机大桥

    ▌作者:胡跃高,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导,"3O有机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理念提出者.实践者. 本文整理自作者在国际有机农业大会上的发言 2016-8-12,贵州·凯里 按照历史发 ...

  • 胡跃高:区域文化旅游布局中的12点认识

    推文第1264天 区域文化旅游工作布局中几个战略问题的认识 ----河南文旅沙龙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发言者:胡跃高,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导 对国家机构进行结构性改革,一定是改革者面临重大改革任务,需要 ...

  • 胡跃高:有机农业建设,抓好3件事

    推文第1288天 本文整理自胡老师在灵丘县有机农业调查与讨论会上的发言 [作者简介]胡跃高,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历时22年写成<农业原理>一书,为人质朴勤奋可爱,治学严谨,在学风浮躁的当下 ...

  • 胡跃高:以生态文明方式,诊断城乡系统,有这8个理由

    推文第1327天 本文整理自胡老师在"第三十五期城市化研讨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意义与影响"会议上的发言 [作者简介]胡跃高,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历时22年写成<农业原 ...

  • 胡跃高:全域有机旱作农业,建设示范县的7点认识

    推文第1354天 原题<石楼县创建全域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方法的认识 --在石楼县创建全域有机农业示范县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9年7月21日 作者胡跃高,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耕读大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