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案按】汗​

【古今医案按】汗

(清·俞震)

东垣治一人,二月天气,阴雨寒湿,又因饮食失节,劳役所伤。病解之后,汗出不止。沾濡数日,恶寒,重添厚衣。心胸间时烦热,头目昏愦,上壅,食少减。此胃中阴火炽盛,与天雨之湿气相合,湿热太甚,则汗出不休。兼见风化也。以助东方甲乙之风药以去其湿,甘寒以泻其热。生芩、酒芩、人参、炙草、羌、独、藁、防、细辛、川芎、蔓荆子各三分,黄芪、生甘草、升、柴各五分,薄荷—分,煎服即愈。
震按:汗出不止,尚用诸般风药,非东垣不能,故录之以见病情之变化无穷,不专以敛涩为止汗定法也。
慎斋治—人,自汗,足冷不能行动,尺脉沉大。此脾气下陷也,故肺失养而汗出。足乃脾肾经行之地。脾阳不舒,肾气亦郁,所以冷也。以启脾养肺为本,温肾为标。用参、芪、山药,补脾阴固表扶肺,稍加桂温之而愈。
震按:自汗而足冷不能行动,显系下焦虚寒矣。尺脉当沉细,何反沉大?粗工舍脉凭证,必将温补肝肾,而用熟地、枸杞、苁蓉、鹿茸、桂、附等药;缪工凭脉论证,或认下焦湿热,而用二妙散防己黄芪等方,俱与脾气下陷膈一层也。慎斋善用温补,此案只稍加肉桂,亦以尺脉之沉大也。
张景岳:余尝治一衰翁,年逾七旬,陡患伤寒,初起即用温补调理,至十日之外,正气将复,忽尔作战,自旦至晨,不能得汗,寒栗危甚,告急于余。余用六味回阳饮,入人参一两,姜、附各三钱,使之煎服。下咽少顷,即大汗如浴。时将及午,而浸汗不收,身冷如脱,鼻息几无,复以告余。余令以前药复煎与之,告者曰:先服此药,已大汗不堪,今又服此,尚堪再汗乎?余笑谓曰:此中有神,非尔所知也。急令再进,遂汗收神复,不旬日而起矣。呜呼!发汗用此,而收汗复用此,无怪乎人之疑之也。而不知汗之出,与汗之收,皆元气为之枢机耳。人能知阖闢之权,其放与收,有所以主之者,则无惑矣。
震按:景岳之言,的系医宗三昧,诚能悟此,则线索在手,操纵咸宜矣。但所选三案,皆取高超者以示模范,非全法也。如阳虚自汗,用参附、芪附、黄芪建中;阴虚盗汗,用当归六黄汤地黄汤,加白芍、牡蛎、浮小麦、糯稻根须;表虚,用玉屏风散;心虚,用归脾汤;肝火,用左金、白芍、龙、牡;胃火,用凉膈散白虎汤;风胜,用桂枝汤;湿胜,用羌活胜湿汤;痰用导痰温胆;暑用清暑益气,以及麻黄根、败蒲扇、封脐药、外扑法,法宜遍求。他如头汗、阴汗、心窝汗、饮食汗,方各另采。总宜多阅诸书,固难备述是编。
拓展阅读:
【黄仕沛】经验教训:汗出透彻,方能邪从汗解 ——皮疹高热身肿痛案

作者:俞震,编辑/刘继芳

(0)

相关推荐

  • 十四、固涩剂

    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以治疗气.血.津.精散失滑脱之证的方剂. 凡外邪未去者,不能使用固涩剂.由实邪所致的热病多汗.火扰精室.热痢初起.食滞泄泻.实热 崩带等,亦均非本剂所宜 固涩剂分为 ...

  • 古今医案研读:今天来看下赵冠英治疗肝热脾虚型克罗恩病的医案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 今天来讲讲301总院赵冠英治疗克罗恩病的医案.至于什么是克罗恩病,前面一篇文章我单独介绍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现在开始. 李某,男,42岁,军人. ...

  • 古今医案研读:这也是赵冠英治疗湿热型克罗恩病的医案,但主不同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 这一个医案也是301总院赵冠英治疗克罗恩病的.也是湿热,但这个有点不一样的,这个湿热更重,还有瘀. 具体往下看. 白某,男,67岁. 病史:1979 ...

  • 古今医案研读:李国栋治慢性结肠炎案(健脾化痰,清热除湿)

    #寻找真知派# #了不起的医生#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 [医者简介] 李国栋,男,1982年7月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主任.擅长结肠炎. ...

  • 《古今医案按》腰痛

    东垣治一人.露宿寒湿之地.腰痛不能转侧.胁搐急.作痛月余.腰痛论云.皆足太阳足少阴.血络有凝血作痛.间有一二证属少阳胆经.外络脉病.皆去血络之凝.乃愈.经云.冬三月禁针.只宜服药通其经络.破血络中败血 ...

  • 【古今医案按】诈病

    [古今医案按]诈病 (清·俞震) 张景岳曰:予向同数友,游寓榆关客邸.内一友素耽风月,忽于仲冬一日,夜叩予户,张皇求救,云所狎之妓,忽得急证,势在垂危,倘遭其厄,祸不可解.予往视之,见其口吐白沫,僵仆 ...

  • 【古今医案按】痰

    [古今医案按]痰 (清·俞震) 丹溪治一室女,素强健,六月发烦闷,困惫不食,时欲入井,脉沉细数弱,口渐渴.医作暑病治不效,又加呕而瘦,手心热,喜在暗处,脉渐伏,而妄语.朱制<局方>妙香丸, ...

  • 古今医案研读:考虑寒热错杂,董廷瑶用乌梅丸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腹泻|慢性结肠炎

    今天来学习下董廷瑶治慢性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的医案,他这个医案用药和大部分人有一点不一样,大部分人其实都是润肠.活血化瘀.清热化湿来治疗,他是用乌梅丸来治疗的. 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朱某,男,成人 病史 ...

  • 【古今医案按】溺血

    (清·俞震) 薛立斋治一妇人,小便血,因怒气寒热,或头痛,或胁胀.用加味逍遥散,诸证稍愈.惟头痛,此阳气虚,用补中益气加蔓荆子而痊.后郁怒,小腹内㽲痛,次日尿痛热甚,仍用加味逍遥散加龙胆草,并归脾汤. ...

  • 【古今医案按】恶寒​

    [古今医案按]恶寒 (清·俞震) 丹溪治一壮年,恶寒,多服附子,病甚,脉弦而似缓.以红茶入姜汁.香油些少,吐痰一升,减绵衣大半.又与防风通圣散,去麻黄.硝.黄,加地黄,百帖而安.知其燥热已多,血伤亦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