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记忆:野岭缘何葬“雏凤”?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清明那天,去南安采风,上午去了丰州镇桃源村(即丰州古城所在地),本想下午上九日山看看,结果因疫情影响,九日山没有开放,同行的文友无意间提及不远处的葵山有座古墓,墓里葬着一位唐末诗人。

古墓位于同为丰州镇的环山村杏田村。于是,车一路向北径直向环山村前行,渐渐进入山地。好不容易找到山路入口,停车改步行,不断摸索,屡遭迷途,最终找到了古墓之地。

古墓不算大,大约几百平。墓前的石将军、石虎、石羊等,样式古老,确实有可能是千年之物。两对石将军皆身着“明光甲”,手驻长剑,这是唐代将军的标准打扮。石将军们体型矮胖,憨态可掬,其中一位竟斜着脑袋,作嗔怒状。此外,石虎一对,石羊两对。石虎之形象酷似小朋友爱看的机器猫。最让人称奇的是墓前的砚形石案,似乎在暗示着这座墓主的文人身份。

走近一看,墓碑上的文字很简约,直书“唐学士韩偓墓”!

韩偓!

原来,墓主竟是韩偓!

南安的荒山野岭之上,竟然会有晚唐著名诗人,一代名宦韩偓的安息墓园?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珍贵的墓园居然这样的寂寥?

韩偓可不是凡器,他是李商隐的姨侄,反过来说,韩偓得称李商隐为姨丈。李商隐远赴四川任职时,十岁的韩偓为此草就一首诗送别姨丈,结果满座震惊,李商隐亦赞不绝口,五年后,李商隐回来时,回了二首,诗名叫《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这韩冬郎就是墓主韩偓,畏之是韩偓父亲韩瞻的字。

赠冬郎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呈畏之

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赠冬郎》诗中有句非常有名的“雏凤清于老凤声”,这“雏凤”指的就是韩偓。后来“雏凤”两字成为固定的词语,用来称誉有才华的子弟。

李商隐没有看错,韩偓长大后,果然成为“凤凰”一般的人中俊杰。

据悉,1933年,弘一法师路过泉州西门外时,发现路旁竟有一块“唐学士韩偓墓道”碑,大为惊奇,约朋友多次寻访韩偓墓,未果,只好与墓道碑合影,以示敬意。

后来,在当地乡贤的努力下,韩偓墓终于被找到。为了重修古墓,泉州进士吴增向南安籍的鼓浪屿富豪黄仲训寻求帮助。黄仲训听说后,慨然解囊,捐资八百金。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墓,正是黄仲训修缮后的样子。黄仲训在厦门,似乎并没有特别好的名望,但在故乡,他展现出了担当的一面。

我不知道韩偓为何会在那唐末的乱世中避居于兹又葬于兹!

但我可以理解当年弘一法师急于寻访韩偓墓的心情,在这人迹鲜至的葵山深处,竟然静静安息着一位能写出地道唐诗的唐代大诗人。

他的诗作流传到现在的至少有几百首吧!

在韩偓的墓前,我站立良久,一直到暮色渐起,才匆匆离去。

也许,此次无意间的邂逅,也是一次冥冥之中的相遇。

时距千年、人天相隔又有什么关系,那弥漫着墨香的诗集里,一个鲜活的灵魂从来不曾寂灭。

首稿写于2020年4月

弘一法师与“唐学士韩偓墓道”碑合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