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汝官窑瓷款鉴别
宋汝官窑瓷款鉴别
北宋官窑瓷器款识多达数种,因专烧宫廷用瓷,产量很少,故传品也极少。
我国于1986年年底在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发现了官汝窑的遗址,次年又进行局部发掘,从而揭开了官汝窑的神秘面纱。原来宝丰县宋时属汝州。应该说,汝州地区的窑瓷包括临汝县和宝丰县等都可统称为“汝窑”。汝窑系接受宫廷下达的任务而烧造,故产品十分精美,可统称为“官汝窑”。
官汝窑为北宋宫廷烧造,年代很短,约在宋徽宗赵佶在位时(公元1100年至1125年)的20多年间。汝窑器极为珍贵,仅见铭文,一为“奉华”,凡带“奉华”字铭的宫廷用瓷都是当时“奉华堂”的专用品。还有一种铭文刻一“蔡”字,是用黑釉写的。“蔡”字铭文物主的姓氏无疑,宋代蔡家能收藏汝窑瓷器的可能是当时的太师蔡京。再一种铭文是用金色写成的诗词:“雅怀素,态向间中天,与风流标格……”。由此可见,汝窑和修内司窑专烧宫廷用瓷,可统称为北宋官窑。北宋官窑除上述款识外,还有“官”字款,亦有三种形式:刻“官”字款、凸“官”字款,这两种都是楷书款,还有一种凸官“官”篆字款。总之,北宋官窑是专指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官窑,宫廷用瓷器物的款识,有“修内司窑”、“官窑内造”、“奉华”、“蔡”、“官”等字款,都可统称为北宋官窑瓷字款。
从传世款识的瓷品实物来看,其共同特点是:
1、从造型来看,瓷器的品种和造型有宫廷的陈设瓷和日用瓷,如弦纹三足炉、贯耳瓶、葫芦瓶、玉壶春瓶以及花式的洗、盘、碗、碟等。官窑器造型素雅端正,仿似古玉器;日用品非常讲究,制作精巧,气度不凡。
2、官窑的胎泥淘得精细,胎质细润,由于泥中含有一种铁质成分,使胎色有多种,釉色有浅灰色、灰色、粉青色、天青色、淡黄色等,釉面因传世已久,不很光亮,一般都有细密开片,无纹片极少见。宫廷官窑器十分讲究,官窑釉以玛瑙屑作为原料,民间一般不会使用这种昂贵的原料。官窑器以美丽的釉色、精湛的制瓷工艺和特殊的支烧方法而称誉于世。
3、官窑中的汝窑烧和吉祥主法有两种,一种是支钉烧造;一种以垫圈、垫饼垫烧。采用支钉烧造的器物通体满釉,器底留有细小的支钉痕;支钉烧大多为3个、5个或6个。可以认为凡传世的北宋汝窑瓷器物的器底都有支钉痕迹,无一例外。
知识链接:
新旧汝窑辩识
汝窑传世品极少。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英国、美国、日本及中国台北工收藏的汝窑制品仅65件。 近年在河南宝丰清凉寺官汝窑遗址则出土了汝窑瓷器御用品达70件之多。这不仅仅是考古史上的丰收,而且为传世官汝窑器的辨伪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及标准器。汝瓷是在原有的青瓷基础上发展成为宫廷御用佳品的,由于汝窑名声卓著,各地瓷窑竞相仿制。据考古调查,仅河南周围地区,就发现仿汝窑遗址近百处,其仿品虽与汝窑相近,但差异仍然无法弥和。
汝窑瓷器的主要特征可谓集众家之所长,又有自己的独创,它采用了南方越窑的釉色,继承了定窑的印花技术,创造了印花青瓷的独特风格。据载,汝窑瓷釉因掺入了玛瑙末原料,使其釉面莹润。汝窑釉色有卵白、天青、虫卜青等色。近些年来,仿官汝窑之势正在兴起,所仿之品,虽基本相似,但仍然有区别。真品刻、划技法娴熟,风格随意不拘谨,仿品则以临摹为主,画意呆板,真品釉色厚若堆脂,不甚透明,柔和蕴润,仿品清澈透明,光亮如镜,刺目耀眼。
另外,官汝窑以玛瑙做釉料,形成特殊的色泽,使表面呈现出鱼鳞状的细小开片,而仿品的表面虽利用胎釉收缩比的差异,出现了一些开片,但大多裂纹呈直道网状,布满表面,缺乏自然的韵味。
宋汝官窑瓷片的识别要领
目前市场上不少宋汝窑、官窑瓷片鱼龙混杂,有的是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有的是宋龙泉仿官的,有宋临汝、民汝窑出的,也有是新仿打残的假瓷片。怎样看待这些标本,它与传世器有何区别?
1.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标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窑器成品,与传世的官窑器有明显差异。因为在当时,它们就因不合格才打碎下埋的。几年前,我见到杭州的瓷友拿了两大箱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标本,可以说,能看上眼的只有几片。其他真可以说是瓷片垃圾,当然也有好的标本,但很少。故这些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标本,只能作个参照。
2.龙泉仿官不能作为官窑器来看。做得再好,也只是“仿官”。至少目前学术界没将它作为官窑器。浙江金村窑、大窑等,有的就是黑胎,为龙泉仿官。目前有不少龙泉仿官片被作为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标本。是当地人将其故意混在一起,蒙外地人。实际上当地人心里是清楚的,也有人故意误导,缘由大家心知肚明自然是与经济利益挂钩。
3.汝窑址出的标本,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汝窑器,与传世的汝窑器有明显差异。在当时,它们是不合格产品,打碎下埋的。同样宋临汝、民汝窑出的瓷片更不能作为汝窑器来看。
4.宋汝官窑器是亚光的,是仿玉的效果。宋官窑器与汝窑器亚光的是一脉相承的。龙泉仿官有玻化程度高的,也有少部分是亚光的。汝窑器址也出过玻化程度高的标本,但正因为它不是亚光的,才打碎没传世。我们不能因为有这种玻化程度高的汝窑址标本,就说它是汝窑器(传世器中没有)。宋汝官窑器乳浊釉是亚光还是玻璃质,主要与窑温高低有关,当时的工匠在烧汝窑、官窑器时,有意识地控制窑温,汝窑器约为1225度,过了就呈玻璃质,被视为不合格产品,砸碎就地掩埋。不到就有生烧的感觉,不像现在可用电脑控制,完全凭经验,故成品很少。这也是宋汝官窑器传世品绝大部分呈亚光状态的原因。
宋代汝窑青瓷辨识要点
汝窑被誉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典型器有三足樽式炉、鹅颈瓶、铜锣形瓷碟和盘、盏托、四曲倭角台式套盒、花口深腹注碗等。古人把汝瓷的鉴识要点总结有四,即天青釉、蟹爪纹、香灰胎、芝麻钉,结合实物标本可作如下理解:
天青釉指汝窑青瓷多呈淡天青色,釉层均匀较薄,釉质滋润,呈现玉质的半乳浊状。在30-40倍的放大镜下观察,可见到寥若晨星般稀疏明亮的大气泡。汝瓷的色泽,呈现出一种天青和淡天青色,经实验可知,汝瓷的这种釉色要在比较低的温度下烧造而成,青瓷色调呈现一种平和、淡雅的气韵,符合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意识。这种淡天青釉对以后朝鲜半岛高丽青瓷的发展影响很大。近年的仿品釉层较真品厚,色泽多发天蓝色,原因是在釉料中配入另外的呈色剂,与真品的淡雅天青色有一定距离,在放大镜下观看,仿品气泡多如鱼子般细密并纠集成片。
蟹爪纹指釉面上多有细碎开片纹,开片往往呈鱼鳞状,形象地讲,这种开片很像照相时对焦不准产生的重影现象。
香灰胎胎色类似香灰的色泽,说明当地胎泥的含铁量比较大。有机会上手残片标本,会发现其烧制火候普遍不高,胎骨瓷化程度较低,质地比较纯净,但断面手感比较粗糙。
芝麻钉在装烧工艺上,汝窑多采用满釉裹足和支钉烧的方法。支钉痕细小如芝麻粒,近年的仿制品支钉痕普遍较真品大,大如绿豆且多做成圆点状,清代景德镇御窑场的仿烧汝瓷也是如此。汝瓷真品支钉痕小而稍扁,一头有尖,酷似芝麻形状,其数量多为三至五个,少见六个。另外,鉴定中还需注意一个细部特征,真品钉痕为白色,与汝瓷的香灰胎色并不一样,说明宋人制作支钉采用了质地纯净的瓷土原料,这种硬质白瓷土含氧化铝较高,从而使汝瓷细小支钉的耐火强度得以保证。
1999年以来,汝州市区主干道东边的张公巷发掘出一处产品风格与汝瓷相近的窑址,并发现了宋元时期的青瓷器和窑址,在一个灰坑内出土了能复原的青釉瓷器44件。张公巷窑出土器物不多,这些器物与汝窑的区别之一是胎色灰白,比汝窑(宝丰)浅、白;二是釉比宝丰釉要淡,个别略深;三是宝丰绝大多数为裹足支钉烧,张公巷窑绝大多数是足底无釉,为垫烧而成;四是宝丰瓷器为芝麻钉痕,张公巷瓷器绝大多数为小米钉,圆形、白色。现在学术界认为先有宝丰清凉寺汝瓷,后有汝州张公巷浅天青瓷。2004年5月,来自国内外的50多名陶瓷、考古界专家对张公巷窑址及实物标本进行了考查论证,多数专家倾向于张公巷出土的瓷器不同于一般的民窑产品,它很可能就是人们寻找多年的“北宋官窑”。
另外,在河南临汝严和店窑及宝丰窑、新安城关窑、宜阳窑、内乡大窑店窑等处,都曾烧造带有耀州窑风格的刻印花青瓷,以印花和素面青釉瓷为主,这些以临汝窑为代表的宋金青瓷也被民间俗称作“民汝瓷”,带有浓厚的模仿耀州窑产品风格。民汝青瓷的胎体较厚,口唇部位尤其明显,挖足和印花多数粗糙,但也有较精细者。这类印花青瓷的纹样凹凸感较强,装饰题材多见缠枝、折技的菊花、团菊、牡丹花,还有水波纹等,人物题材装饰较少,圈足成型比较粗略,且多有底足粘砂现象。
【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