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连市各区第一次模考25题「2」
如果说上文是务虚,现在及其以后陆续的发文,就都是务实的了。
首先声明,发文之前,每一道要讲的数学题,我都是现看现说,绝对的原汁原味。
甘井子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第25题
「1」问如何想?
总题干中的条件,等腰三角形+中点+垂直
【1】条件点E在CD的垂直平分线上,可直接理解为EC=ED。
结论相当于问: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上只是初审,如下是对题目条件初审基础上的深加工,就是进入到对题目条件的深度思考阶段了。
倍长中线,这是因为题目中中点条件,引发的深度思考
这样的深度思考过程,是平时经验积累所促成,它本应该开始于初二刚开始学几何的阶段,由此,到初三上学期末,经历了一年半的积累,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之余,一蹴而就的事情。
就这一个问而言,难度只在于倍长AM还是EM而已,不过,这个难度的解决,只要我们分别试一试就可以做好。
倍长EM优于AM,除了上面的试一试之外,还有整体图形比较和谐美观这样的原因,更有证明简洁明了之妙。
这样的深度思考,由于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其难度是呈现下降趋势的。可是,在得到两组全等三角形之后,需要太多的角相等,才能得出结论需要的两个角的关系。不过,这需要设一些相等的角,就可以把探索难度,降低为简单的代数运算了。
将上面的一段话,图示如下,结论是一目了然的,所用知识,初一就足够。
而另一种倍长中线的做法,见下图
却是让人非常费解,大家不妨按图索骥,给予类似的说明吧!
「2」问如何作?
首先,「2」问D点位置更特殊,当然条件EC=ED没有了,改变为DE与BC互相垂直。其他条件均保留,于是,大家很容易怀疑「1」中的结论也就不成立了,其实不然。
相对于「1」中的条件EC=ED,「2」变为点D在直线AC上,以及DE⊥BC。
其实,当点D在直线AC上时,EC=ED与DE⊥BC是一组等价条件。
数学里有个等价符号,它是这个样子的<=>,我用语言描述一下,就是中间一个等号,等号左边是个不等式里面的小于号,等号右边是个大于号。
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我们刚刚说,EC=ED与DE⊥BC是一组等价条件,可以记为EC=ED <=> DE⊥BC,说的是,左边EC=ED成立,可以得到右边DE⊥BC也成立,反之亦然。
扯了半天等价符号,你好像觉得,怎么跟本题越来越远了,实则不然,大家应该觉得是越来越近才对。
为什么呢?你如果真真正正的理解我上面所说,我劝你最好停下你的双眼往下扫描,按我刚刚说的意思,自己重新琢磨这个题应该怎么作,你应该能得到和我下面一样的解答,然后你会很开心的,就跟大冬天吃根雪糕似的
如果你还是不明白,就请一个字不差的看我下面的解答。
先在ME上取点F,使得FD=FC,并且设∠ABC=m
于是,所有条件都满足「1」中需要的条件,于是就由「1」中结论∠DFC=180-∠BAC=2m,得到DF⊥BC,如果「2」条件DE⊥BC,那不就是点E点F重合吗?
既然重合,我们就有两个新的、对解决问题有用的条件:EC=ED,∠DEC=2∠ABC
再用上又增加的条件tan∠ABC=k,我们就只要过点E作CD垂线EG就行了。
此时有:
∠DEG=∠CEG=∠ABC,其正切值都是k
只要再设EG=x,则CG=DG=kx,用一次勾股定理算出CE就可以解决问题。
当然了,增加的条件tan∠ABC=k,却是很有新意的,一改之前所有几何题,都给两个线段k倍关系那样,有点革命的火药味。
不过,给的条件tan∠ABC=k,也还是可以转化等腰三角形底边高与底一半之比为k。这样的过往的经验理解,对此题而言,可以不客气的说:害死人!
最后,我想简单总结一下这道题。
在我发上文的留言里,家长们都说这个压轴题太难了,有点怀疑自己孩子平时的复习是否有效,担忧之态是急切的,我觉得也是正常的。
因为,就本题而言,倍长中线倒是经常练习,孩子掌握的也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可是,压轴题的压轴问用的同一法,以及等价条件的理解,是被初中三年大部分情况下所忽视的。
如果大家要说,不用本人说的这样非正常思考,用上平时常见套路也能解决的话,那么我就要问了,为什么实际并非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