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先生-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来自三星堆?百度一下很难么

我刚上大学那会,也就是2013年,看到网上在火热讨论三星堆是不是外星文明。
当时有一篇挺火的文章,取了一个同样高级的标题:中国历史学家为什么隐瞒三星堆研究?
作者不详,没有找到他的任何资料,但内容核心我记得很清楚。
他先是指出,三星堆的青铜器制造水平,要远高于同时代的中原地区,所以「反向证明」三星堆文明远高于商周文明,是文明的传播者,「也许中国文明的正源就在三星堆」。
然后强调,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和黄金面罩的面部特征,一看就不像华夏民族,更像埃及总统穆巴拉克。
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
文章继续表述:非洲智人沿着中亚进入印度后,从印度到缅甸,最后再到中国,于是他断定「三星堆文明来自西亚」,而中华文明不是发源于黄河文化。
「因此中国考古界不敢正视这个问题,因为会挑战中国文明的原发性,因此一直支支吾吾,隐瞒研究,不讨论,不发表论文,但盖子是捂不住的。」
这就是全文的核心精华。
至于文章配图,全是三星堆的假玉器,形状扭曲怪异……
我们认为的商铜神树,和这位作者眼里的商铜神树:
左图源:百度百科博物馆    右图源:网络
今天如果你看回这篇文章,当然会嗤之以鼻,可就是这么一篇漏洞百出、臆测瞎扯的文章,却能在网上火起来,而且从2011年一直讨论到2019年,我只能说好家伙,社会很单纯。
这背后不是没有原因,持相同动机的人数可不少。
1986年,三星堆遗址首次挖出一批青铜器后,就因为古怪造型而被人质疑是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南亚或者中亚,之后的争论长达几十年;
我认识的一个某学院老教授,致力于论证「中华文明来源于西方」,而三星堆是他的其中一个论据;
还有某个被称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学者之一」的教授,绝不相信出土文物和史实记载,非要自己深度揣测,力证三星堆文明和埃及文明的高度关联性。
比如商铜太阳形器,这个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它长这样:
它是古蜀国专门祭日、被当成「太阳神崇拜」的实物例证,同为古蜀文明的金沙遗址,也有「太阳神鸟金饰」,它们一同代表着古蜀宗教文化。
图源:百度百科博物馆
但这位学者说,中国的考古人员都错了,这不是太阳标志,是五芒星盘,最早出现在古代埃及上,所以三星堆背后是古埃及的影子:
再配合前面的中华文明=三星堆文明,三星堆文明=古埃及古印度苏美尔文明,那中华文明=外来文明的逻辑,也就自成一体了。
这是什么?这是从根本上否定中华文明的传承历史。
接下来我会逐一反驳,简明扼要破除三星堆的这些诡论。
首先是青铜技术,当时的三星堆文明,是否比中原文明更厉害。
并不是。
产生这种误解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些人搞混了三星堆遗址具体的青铜年代。
三星堆文明始于公元前28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结束,也就是有1800年的文明历史。
在这1800年里,三星堆的青铜器集中出现在公元前1200-1000年之间,那么这200年对应当时的哪个朝代?
商朝,而且是晚商时期。
晚商时期的青铜器在当时已经处于巅峰水平,有重达800公斤的后母戊鼎:
图源:百度百科博物馆
也有高超铸造水平的四羊方尊,它甚至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图源:百度百科博物馆
无论从铸造工艺还是器形美学,同时期的商朝青铜技术都要远超三星堆,这是学界公认的事实,无可辩驳。
中原地区最早使用青铜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700年的二里头时期,也就是夏朝晚期,比三星堆文明早了500年。
这个时期,三星堆文明可没有任何使用青铜的迹象,还是落后的石器文明,只有粗糙的陶器和石器。
图源:百度百科博物馆
但现在有人选择忽略这些历史,拿三星堆晚期(公元前1200年)的青铜器,当成三星堆早期(公元前2800年)的实力佐证,证明三星堆文明比商朝先进一千年,甚至代表着中华文明发源地,就属于颠倒黑白了。
要用恰当的形容,就好比我们现在有修建航母的实力,然后说我们早在71年前建国的时候,就掌握了航母的研发技术,吊打当时的西方一众国家,显然逻辑不通。
外星文明什么的同样无稽之谈。
平时大家乐呵说几句就差不多了,一些媒体非要添油加醋,配上各种诡异音效来强行解读为外星文化,就挺过分,这是不尊重史实。
确实,以我们今天审美来看,三星堆早期出土的各种文物,比如青铜面具、青铜树、铜立人像、黄金面具等等,都和中原文化迥然不同,具备当地特色,可这些都和史记逐一对应,有来源根据。
比如青铜神树,九枝九鸟的形状,和《山海经》里记载的扶桑树一模一样;
纵目面具,和《华阳国志》记载的蜀侯蚕丛一样,双眼突出(我怀疑是甲亢),也就是古蜀国的第一个王:
图源:百度百科博物馆
高260厘米的青铜立人像,具体身份未知,但从它身上勾勒的纹饰,也是古籍可查的帝王身上独有的龙纹鸟纹:
图源:百度百科博物馆
这些看上去虽然奇特,可确实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和外星人没有多少关系。
其它的陶豆、海贝、金杖和牙璋等古物,亚洲不少地区也有相似物品,这能证明什么?
证明了三星堆文明对外交流频繁,开放程度深,以至于吸纳了多元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古蜀文化。
我们研究历史可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但这个假设,请一定要基于客观事实展开,这是基本学术道德。
这一次三星堆遗址的古物出土,更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和中原文化的联系很深,进一步打消大众质疑。
比如青铜尊和青铜罍,和中原殷商时代的风格极为相似,规整对称,尤其尊身上的云雷纹,是正宗的商朝文化代表:
图源:百度百科博物馆
比如这个玉琮,和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器物极为相似:
图源:百度百科博物馆
还有许多文物我就不逐一展开。
古蜀文明看上去是神秘兮兮,但和中原地区的交流仍然很频繁,三星堆文明也绝不是孤芳独立。
古蜀文明一共有四个,分别是史前城址群、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和战国船棺墓葬。
其中金沙遗址是古蜀王国的都邑,也就是京城,它的文物和三星堆很像,比如像下面这些:
图源:百度百科博物馆
三星堆遗址现场负责人冉宏林这样说:
「无论是两地出土的铜器、玉器、金器,还是两个遗存的位置选择,房屋、墓葬的方向,都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延续性,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同属于古蜀文明,是同一支人群所创造的两个不同时期的中心遗址。」
所以这四个文明遗址,证明了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文明起源的中心。
它们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可比远在万里之外的埃及更亲近。
三星堆的意义在于,补全了古蜀的其中一个断层历史,让人们知道,在4000年前,也有一个发达的青铜古蜀文明存在过,它是属于中华文化的一个支脉。
而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化,包括红山文化、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和三星堆文化。
彼此相互传承,相互影响。
目前大众还有一个疑问,三星堆既然是一个地方文明,为什么至今没有文字?
没有太多胡思乱想,我认为最直接的一个原因是,现在三星堆遗址才发掘了一小部分,还有更庞大的遗址群被尘封,只是碍于过往的技术水平,导致开发进展缓慢。
仅仅三星堆古城遗址的面积,就达到12平方公里,所以任重而道远,考古就是一个科学探索的缓慢过程,我们急不来。
辟谣部分已经结束,但远远比不上谣言的传播威力。
为什么我一定要讲清楚这些事,因为这些都属于我们的历史,一个五千多年主根脉没有中断的民族历史。
可在当下互联网,长期充斥着各种扰乱人心的话术,普通人碍于自身了解程度低,无法第一时间分辨真相。
比如有人说,当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是为了拯救中国;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是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
还有的说,如果当年不抵抗,老实被日本侵略,那亡国后的今天,我们就都是富裕的日本人了。
……
这些思想传播的目的,就是为了纂改我们的文化历史,所谓欲亡其国,先乱其史,后乱人心。
今天的印度是一个种姓制国家,来自高加索地区的雅利安人,在入侵印度后,直接摧毁当地的文明史,在文化上进行断根。
没有历史的民族,就没有归属感和向心力。
最终,无数达罗毗荼人沦为贱民,被控制在最底层,十分可悲。
手段更厉害的是对美洲印地安人的成系统屠杀,是直接亡国灭种,毫不手软。
所以我们要警惕这种摧毁历史的手段,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大力宣传三星堆遗址的原因。
只有真正了解我们过往的历史,才能培养出文化归属感、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提升民族精神。
在这方面,其实我们国家做了很多努力。
比如以前在电视上播放各种纪录片,我印象深刻的是马王堆汉墓,它出土的不止有女尸和丝衣,还有竹席和大量餐具,因此证明了汉代人吃饭采用了「分餐制」:
战国古墓出土的水晶杯,它造型与精美程度,让我一度怀疑是现代产物:
我们对曾侯乙编钟都很熟悉,但和它同批出土的还有曾侯乙青铜尊盘,雕花工艺十分精密,浑然天然:
然后是近几年,更多文物通过《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综艺节目进入大众视野。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让古物有了全新的呈现形式,吸引年轻人的视线。
比如百度百科博物馆,用9年时间布局,截至今年3月,已上线了335家线上博物馆:
它做得很认真,也很细致。
比如对馆内藏品进行分门别类,每一件藏品的细节都能放大,同时有语音进行讲解:
收录的博物馆五花八门,不仅有近期讨论度很高的三星堆博物馆:
还有远古时代的自贡恐龙博物馆:
以及勿忘国耻的鸦片战争博物馆:
非常用心的是,百度还运用了AR技术,通过对博物馆实地拍摄,可以身临其境地直观展示,而且不用排队:
世界上的文物古画非常多,如果我们碰到不懂的,直接打开百度App的「拍照识万物」功能,就能节省大量搜索时间。
我之前去卢浮宫,就拍下了一张很有意思的画,事后我想了解这幅画背后的故事,直接用识图功能扫描:
查出来是《莎乐美与圣施洗约翰的头颅》的资料,以及各种尺寸的高清原图。
什么物品都能通过「拍照识万物」来扫描出来,如果你要寻找图片的高清出处,这个功能也能快速帮你找到,搜图效率极高。
最后想说,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在时代技术面前,应该懂得如何提高自身的知识摄入;
而在各种谣言中,更应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多了解自己国家文化,提升自身知识修养。
毕竟,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犹如无根浮萍。
既然我们已经立足了五千年历史,那就一直立足下去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