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大树还是鲜花?—“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一百八十九
你做大树还是鲜花?
刘秀得到上谷和渔阳的精兵铁骑援助后,军威大振,收复邯郸,诛死王郎。当即下令,所有郡县吏民与王郎的往来书信,一律焚烧(三国时期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焚烧部下与袁绍的书信,也是跟刘秀学的),而且一面烧一面对诸将说,“好让反侧的人心安。”
同时,刘秀下令将将军和步卒统一部署,分配到各营。众将都说愿意隶属“大树将军”。“大树将军”是谁呢?就是当时的偏将军冯异。
冯异为人谦退不骄,与诸将相遇,常常引车避退,井然有序。每当休息的时候,诸将会坐在一起论功争功,只有冯异会一个人坐在大树下,毫不表述自己的战功。因此军中威望很高,人称“大树将军”。
后来,刘秀称帝后,任命冯异为征西大将军,总督各军,为刘秀平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
我们探讨一下,冯异这种谦退有礼的性格有大作为。但现在公司里面就需要说出你的功劳,要不然老板和同事都不知道你做了什么,而且功劳往往都被别人抢了去,好处一点捞不到。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个人很欣赏冯异的谦退有礼,居功不傲,这样的人往往会有大作为。因此,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不适合在一席之地去争功,而适合万里之地去施展才能。
中国文化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同样注重人自身的修为,因为自身修为提升了,才有可能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自身的影响力才能逐步扩大,也就会有更多人去追随。
在某个地方的一席之地,其实更多靠的是个人才能,个人才能的大小对于表功、争功,因功绩而升官发财是有用的。而如果在更大舞台上施展,你就不能仅仅靠个人能力,而需要聚拢人心,让更多的人的才能得到发挥。而这也正是专家与管理者的核心区别。
所以,需要看你目前的角色是什么?你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如果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将才,就需要时时表功、争夺资源,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专业力,保有组织的一席之地。
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帅才,就需要向冯异学习,谦退有礼,居功不傲,这样会有很多将才会来追随你,你就会成为聚合众人才能的连接点。作为管理者,个人建议都要向“大树将军”学习,成为一棵“大树”,让更多的花草在你的树荫下争芳斗艳。
请思考:你认为组织当中的人才“大树”和“花草”的比例多少合适?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