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缅怀:北伐遗憾五丈原,鞠躬尽瘁死犹生

武侯祠牌楼

祭拜征西将军马超后,孬张便迫不及待赶到了仰慕甚久的武侯祠。

这里的武侯祠,始建于西蜀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是国内众多武侯祠当中建祠最早、且唯一由蜀国后主刘禅下诏修建的祠庙。现存建筑大都保持着明清时代风格,遗有山门、乐楼、牌楼、琴楼、戟门、拜殿、大殿、崇圣祠、观江楼等。

牌楼

漫步祠庙,须怀揣虔诚,静心凝神观瞻。

先入拜殿,此乃历代人们叩拜祭祀武侯之所:神龛正中为诸葛亮的坐像,运筹帷幄,凝目沉思,双童侍立左右;龛下,左为关羽之子龙骧将军关兴,右乃张飞之子虎贲将军张苞。祠中遗有诸多文人雅士赞颂之碑和匾额。

正殿门楼

拜殿

拜殿内

殿内匾额

祠庙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20米, 共有7院, 54间房舍,古意盎然,蔚为壮观。祠内古柏数株,直径约1米左右, 高大繁茂。另有一株高约10米形似藕莲之“旱莲”,尤为稀罕珍贵。

“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诸葛亮、死而后已”,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之典范。当蜀国局面趋于稳定后,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之恩,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夙愿,即踏上了漫长的北伐之路,率军北驻汉中,营兵沔北阳平、石马。他在汉中八年,竭诚尽智,呕心沥血,开展军屯、兴修水利,奖励农桑、教兵讲武、推演八阵、修筑汉乐、加强防御、改进兵器、制木牛流马、使蜀北边境得以安定。

崇圣祠

武侯塑像穹顶

武侯塑像

不幸的是:诸葛亮却在第五次伐魏时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现岐山),时年仅54岁。之所以于沔阳(今勉县)立庙,乃传奇故事一一

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传到蜀汉之都,官吏百姓莫不为之恸哭,蜀汉各地多次上书请立诸葛亮庙。蜀汉朝堂,竟以此举违背礼制不纳,于是百姓仍按四时礼节,于道路上私祭诸葛亮。鉴于此,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宠等文臣武将联名向后主刘禅上书,引经据典,陈说利害,强烈要求朝廷为诸葛亮修庙,“以表武侯功德,而千秋祭祀”,上慰英灵,下安百姓。刘禅遂于诸葛亮辞世29年后才下诏“因近其墓”为亮“立庙于沔阳”,同时规定:立庙之后“凡亲属、臣吏、百姓等赐祭、供奉”诸葛亮者,“皆限至庙,断其私祭,以崇正礼”。

偏殿

钟楼

古柏

驻足祠庙,后辈如孬张们今朝来此祭拜“大汉一人”诸葛丞相,莫不心怀崇敬“死而后已”之先贤情义吧?由此方知:诸葛丞相,虽死犹生矣!

(0)

相关推荐